從否認講授法在教學中的意義、探究式教學教條化和形式化、過度追求探究過程,弱化知識教學環節三個方面,分析《政治生活》中探究式教學實施的誤區,并探討了應對之策。
《政治生活》探究式教學誤區對策一、《政治生活》中探究式教學實施的誤區
1.否認講授法在教學中的意義
《政治生活》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被動性、傳統性的特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很多教師認為傳統的講授法已經逐漸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必須進行徹底的摒棄,完全采用探究式教學的方式進行政治學科的相關教學。講授法作為傳統教學方法有著一定的歷史性基礎和優勢,同時并不是所有的教學都可以通過探究式教學進行,很多教學內容的教授完全可以通過教師簡單的講解就能讓學生認識到學習內容和掌握相關的知識,沒有必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探索和研究。
例如,在進行《政治生活》人民民主專政中國家性質的學習時,沒有辦法簡單地依靠探究活動了解我國的國家性質,這時就需要進行教師的講授,通過教師列舉不同國家實行的政治制度,讓學生有效的區分國家制度中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
2.探究式教學教條化和形式化
由于探究式教學還是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極易走進教學方式教條化和形式化的誤區。教師往往嚴格參照探究式教學的要求制定流程,從創設問題情境、作出相應的假設、制定實施方案到驗證假設并進行結論的總結等,每一個環節都照搬不誤。對于學生來言,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相關的探究,概括出教師所期望的結論。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喪失了自主學習與探索的空間,很難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分析和決策,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例如,《政治生活》在進行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都是一手包辦的,親自進行資料的收集,在設置了相應的情境之后,考慮到《政治生活》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擔心學生自己難以發現問題,便在探究活動進行之前就確定了所要探究的問題,學生只是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和問題進行探究,跳過了資料的收集與分析的過程,使得《政治生活》探究式教學陷入尷尬的局面。
3.過度追求探究過程,弱化知識教學環節
在《政治生活》教學的過程中容易陷入這樣的誤區:教師盲目地追求探究式教學中探究活動的展開,讓學生在高度自由的環境下進行自主學習,而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往往很難養成良好的自制力,即便是在進行探究活動時,也經常講一些復雜的問題進行簡單的思考和探究,對于不明白的問題并不做細致的探究。由于許多探究式教學課堂過于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忽視了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弱化了知識教授的環節,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只是享受探究過程所帶來的樂趣和新鮮感。然而隨著探究的進一步深化,學生漸漸對探究內容失去了興趣,開始在課堂中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內容。教師由于過度重視探究式教學的過程,錯誤的以為知識是完全可以讓學生自主的發現和分析的,沒有重視知識的講授環節,在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進行認真的備課,使得教學的質量大打折扣。
例如,在進行《政治生活》中民主決策部分的教學時,許多教師往往過度注重探究的過程,而忽略了探究式教學的實質意義,使得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自主性色彩過于濃重,學生在進行探究活動中的決策時,隨意性大大提高。同時,教師沒有對《政治生活》中民主決策的原則和內涵進行講解,忽視了知識的講授作用,使得探究式教學發展成為一種娛樂式的活動,導致探究失去了意義。
二、《政治生活》中探究式教學誤區的解決對策
1.重視講授教學的作用,將探究式教學與講授教學相結合
盡管探究式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分析的能力,但是并不是完全否定講授教學的價值和意義。而是將探究式教學與講授式教學相結合,使得兩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進行互補。因此,在政治學科的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也要進行講授式教學的深化,將兩種教學方式進行合理的統一,使其演變為“探究-啟發”的教學方式。通常來講,每堂課設定的探究活動基本上要控制到一個或兩個,其余部分的內容可以通過講授教學進行,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探究式教學的真正意義,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比如,《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政治參與一課中,在進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的學習時,依靠單一的教師講授教學難以真正讓學生理解民主選舉、民主決策的意義,而完全依靠探究式教學則會讓學生誤以為民主權利是無限自由的,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中脫離民主參與的實質意義。教師應該通過講授法對我國的公民政治參與的途徑進行講解,讓學生真正理解我國民主的真實性,并通過設置相應的情境,如進行班干部的選舉等活動,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分析和探究,從而有效的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2.避免探究式教學的形式化和教條化
教師應該加強對探究式教學的認識,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積累,通過理論對實踐進行相應的指導,理解探究式教學的內在價值追求,避免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形式而與實際價值相背離。同時,教師在進行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通過合理的問題情境創設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分析和探討,避免教師一手包辦。教師應該圍繞教學主題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由學生自己進行探索和研究,找到相關的問題和解決途徑,教師再根據學生探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恰當的引導。
例如,《政治生活》中政府權力的行使以及依法行政等內容,是理論性較強的政治基礎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講授式教學的引入。但是隨著教學方式的變革,教師往往過于追求探究式教學的形式,生搬硬套探究式教學的流程,費盡心思進行情境的創設,但是政府權力的行使部分依靠探究活動很難真正的貫徹執行,教師沒有辦法實施完善的探究活動,就提出了本來需要通過探究自主發現的問題,讓學生們進行解答,這樣一來使得探究式教學流于形式。
3.完善教學環節,與探究過程完美結合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使講授教學與探究式教學相結合,不能完全依賴探究式教學的過程,將兩種教學方式有效的結合起來。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避免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盲目性,保證學生正確的研究探索方向,教師能夠參與到探究的過程中,及時的發現探究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并對學生的探究活動作出相應的指導。
比如,《政治生活》中權力的行使。需要監督一節主要是介紹了政府應接受監督的內容,在這一章節中,實施探究式教學如果過分注重探究的過程,教師設置相應的情境時容易導致學生隨意性大大加強,在行使權力的監督職能時,學生往往會因為缺乏有效的引導而任意行使,忽視了監督的原則和意義,不利于對教材的理解。因此,需要對探究教學的環節進行完善和分析,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保證探究活動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