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屬基礎學科文化課范疇,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科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科作用為專業課服務,體現較強的實踐性,是當今中職學校教學改革的關鍵。職業學校教師應學會處理教材、根據教學實際需要編寫校本教材,使教學內容與學生擇業方向和就業崗位相對接,體現語文學科的應用性、服務性特征。
中職語文特色教學教材編寫從小學到中學,語文課作為基礎學科文化課,因其在升學考試中是必不可少的學科,而始終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重視。那么,在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又是以什么樣的教學形式出現的呢?在專業課教學中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十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們探索出了一條在“三化一本位”教學理念指導下的語文課實踐教學的特色。所謂“三化”,是指“文化課專業化,專業課技能化,技能課崗位化”,一“本位”是“以培養學生就業能力為本位”。作為語文課,如何發揮文化課為專業課服務的作用,是中職學校課程改革的主要內容。
語文是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中職教師不能局限于語文課中的字詞講解、段落大意、文章結構分析等,更重要的是運用語文課“聽說讀寫”的實踐功能,起到為專業課教學服務、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的作用。
一、提煉教材內容,為學生擇業所用
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范文,都是我們學習寫作的典范之作。中職學生學習寫作的意義不在于應考之用,而是如何將所學應用到未來的擇業和就業過程中。因此,對于教材中編排的單元內容,要根據應用范圍進行取舍和提煉。例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單元,可不作為重點內容講授,現代文閱讀也要從欣賞角度進行教學,而對于應用文寫作部分則應作為重點教學內容,加大課時和實踐教學的力度,反復講練、應用實踐,因為這部分內容與學生的崗位實際最為接近。
學生一入校,語文課教學要結合實際講授如何學會“自我介紹”??此谱詈唵蔚摹男〉酱蠖既菀缀鲆暤淖顬榛镜淖魑?,也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結構完整的在實踐中熟練應用。因此,新生報到第一節語文課,應將應用文“自我介紹”教學內容調整到最先位置。也許課本中本無該內容,但是作為教師應加上這一精講多練部分教學內容。
在校學習的三年中,要將申請書、自薦信的寫作方法,計劃、總結、調查報告等應用文的寫作格式,列入中職語文課教學的重要內容進行教學。學生就業面試,不但要學會寫“自薦信”,還要學會推銷自己,精彩的“自我介紹”,會讓企業通過第一印象了解自己,印象深刻,再通過工作過程中的實踐應用得到企業的認可。
二、發揮基礎作用,為專業課學習服務
語文是學好各科的基礎,這是語文課特有的功能。我們從牙牙學語開始,就已經開始了語文課的學習,從識字到作文,是一個人循序漸進學習語文課的過程。語文課是學生學習各科知識的基礎和前提。同時,語言是一門藝術,它能真實地描寫我們的生活,讓人們從中感受著生活的豐富多彩,真實地描繪著自然界每一道絢麗的風景,讓人們陶醉其中。人們可以通過語言這門藝術了解自然和社會,學習和感悟所處環境帶給人在課本中所學不到的東西。中職的專業課,同樣需要具備一定的語文基本知識,去理解和應用所學專業的各個學科內涵。試想:如果一個人連識字、閱讀都困難,如何更好地學習專業課知識?因此,我們提出“文化課為專業課服務”這一教學觀念。
語文課“課前三分鐘演講”是中職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教學環節,也是語文課為專業課服務的一種模式。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所教專業的實際,確定“課前演講”內容,如“課前三分鐘話專業”“我愛××專業”“我的未來不是夢”等。演講可以是先采取“命題演講”,然后“自選題演講”,最后到“即興演講”;采取先指定學生提前準備、逐漸過渡到現場抽簽即興演講等形式,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在一個學生演講完畢,其他學生要根據演講內容進行講評,教師最后點評,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將來擇業就業奠定基礎。
三、編寫校本教材,突出職業學校特點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范本,也是學生學習的依托。針對中職教學,統編教材內容尚不能完全滿足教學應用這一實際,我們提倡教師要有科學處理教材的能力,根據教學實際編寫“校本教材”的能力??茖W處理教材是教師最基本的備課能力,所說“備課”,包括備教材、備教法、備教學內容、教學程序,還要備學生,要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去備課,科學合理設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在中職學校,“任務驅動”下的“情景教學法”更能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結合實際編寫“校本教材”是中職語文教師必備的科研和課改能力。通過多年的實踐教學,我們組織編寫了《課前三分鐘話專業》《航海日記》《學做弟子規》《擇業必備應用手冊》等多本應用性較強的校本教材,適合所有專業使用,有的已經批準公開印制發行并推廣使用。
四、學科相互滲透,體現語文教學的實用性
在中草藥種植和農業機械化專業教學中,結合該專業實訓基地教學實際和學生特點,語文課教學完全使用校本教材,采用上大課講座方式,注重學生德與行的培養,重點培養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并結合德育課“法律常識”的講解,指導學生學習寫作“答辯狀”“合同”“協議書”等應用文;結合營銷課教學,使學生學會正確使用推銷產品的語言技巧,培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型人才——農業經紀人。
五、課內課外互動,增強語文教學的實踐性
1.學以致用,親近生活
生活是學生的第二課堂,教師應鼓勵并引導學生參與到生活這一實踐活動中來,并在生活實踐中抓住語文的特色,把課堂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從而達到學語文、用語文的目的。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觀察和思考,自然而然地發展語文的能力,強化語文知識的應用,學??梢越柚趯W生中開展社團建設活動,組建“小記者團”“文學社”“準職業人團隊”等各類團體。組織學生開展與專業相關的實踐活動,給學生營造各種寬松愉悅的學習實踐的氛圍,讓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展示。教師也可以通過課外與學生的互動,進一步了解學生對課內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開放課堂,體驗生活
“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他告訴我們教育教學的廣闊天地是何其大,對我們的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他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不能局限于教室里,要利用教材因地制宜地向學生的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延伸、擴展。生活是學生學習語文最鮮活、最生動的課堂,教師只有加強實踐,引領學生體驗生活、深入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快樂地學習語文知識,應用語文知識,才能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就是要學生在積極的知識運用實踐過程中提高素養,正如陶行知所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有別于基礎教育的語文教學,它更關注于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即時應用。“以修身為基礎,以技能為核心,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是中職學校的培養理念。無論是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還是聽說讀寫應用能力的培養,都要圍繞中職學生的就業能力這個核心,開展形式多樣的特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