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寫作文,學生總會產生一種畏難心理——寫什么東西呢?我們有的同學撓著后腦勺怎么也想不出可寫的內容來。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積淀。那么,如何做好積淀呢?其實,生活就是一個永遠寫不完的題材,關鍵就看你是否做生活的有心人。
作文生活快樂作文體驗寫作感悟成功一、什么是快樂作文
快樂作文就是要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習作興趣。培養學生善于聯系生活實際、所見所聞來自由表達思想,平等參與訓練,減少束縛,寬松習作氛圍,使每個學生都快樂地投入到寫作中去。
二、為什么要提出快樂作文
縱觀小學作文教學現狀,出現了一些總是不得不令人憂慮的現象,說假話,寫假事;小孩子說大人話,毫無童心童趣;內容不實在,不具體;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寫別人的作文;沒有個性和特點,幾乎是從一個模式里走出來的。究其原因,學生習作的關鍵問題所在:首先,沒有習作素材,或有習作素料但是不能寫詳細,作文與學生的生活、學習嚴重脫離,學生無內容可寫,形成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局面,逐漸失去對作文的興趣。其次,是小學作文教學的“應試化”“文學化”“命題化”,學生的習作普遍缺乏新意、個性和特色,作文教學陷入了令學生人格分裂、思維萎縮、語言貧乏的費時低效、惡性循環的“怪圈”,擺脫這一尷尬境地已刻不容緩。
三、如何快樂作文
怎樣才能幫助學生擺脫困境,愛上作文呢?根據小學生喜歡玩的天性,我想到了生活,提出以“生活”為載體,以“體驗”為突破口,以“快樂寫作”為主渠道的方法,嘗試改進小學作文教學。讓學生在不斷地寫作中尋找發現的快樂,感受生活的快樂,體驗寫作的快樂,感悟成功的快樂。
(一)感悟生活,體驗積累的快樂
《新課程標準》指出:“在寫作教學中,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要使作文成為學生自主的活動,首先要讓作文融入學生的生活,生活是文章的基礎,好的文章無一不是作者從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中提取出來的。學生在個人生活里所接觸到的,必然都對學生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潛移默化的作用。沒有一定的生活經歷做基礎,就很難獲得真正屬于自己的心得。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他們的思維才能產生飛躍,獲得的思想情感能刻骨銘心,生活是寫作的唯一的源泉。生活是五彩繽紛的,生活是生動具體的、它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形象化、情感化、個性化的習作素材。生活是開放的動態的,它為學生的習作提供了廣闊的時空背景。如何做個有心人,并把生活中自己演繹的點點滴滴、喜怒哀樂記載下來,這就成為學生作文的關鍵。文章是生活的反映,也是情感的載體,習作的過程就是體驗生活的過程。只有把生活的情趣和樂趣在作文課堂中展示出來,撥動學生情感的心弦,才能激發學生情感的共鳴;只有讓學生在習作的過程中積極體驗到生活的樂趣和情趣,學生才能愛作文,有話想說,有話會說。我認為只有認真觀察、體驗生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寫作的材料來源問題,寫出內容充實、生動活潑的好文章來。語文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觀察人,培養學生對生活美的發現,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去發現別人沒發現的獨特之處,從而形成自己作文的活水源頭。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只有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描繪生活、創新生活,用五官去觀察,用大腦去綜合,用心去體驗,用筆去描繪,才能通過作文教學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人的人格品質,積淀人的文化修養,抒發人的真情實感。生活就是寫作的源頭活水,它不斷地為寫作注入生機和活力,讓寫作常青,讓寫作常新。離開了生活,寫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讓寫作走進生活,在生活中汲取營養,學生才能體驗到積累的快樂,為寫作夯實基礎。如一次寫作前,我就帶領學生分組到學校附近桃園去參觀欣賞,讓學生充分與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去接觸,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然環境中,他們時而摸摸,時而聞聞,時而嘀咕,與花草樹木融為一體。事后再請學生回到教室交流討論,個個眉飛色舞,有談色彩的,有談姿態的,有說給人以視覺效果的,有說給人以觸覺效果的,有些難以捉摸的自然景物,經過學生的你一言我一語,竟生動形象的表達出來了。因而我又抓住機會,因勢利導:社會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作文素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精彩的一幅畫,動人的一首歌。從此以后,學生都能有意無意地去觀察大自然及身邊的點點滴滴的事情,從而,一篇篇優秀作文出現在我眼前。
讓豐富的生活成為他們寫作的大背景,他們就會發現,寫作就是在寫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受。
(二)創設情景,體驗創作的快樂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學生可以自由地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來抒發自己的喜怒哀樂。學生只要有了需要、有了材料、有了寫作動機,就可以提起筆來自由寫作。
葉圣陶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寫成什么文字。”可見,寫作是生活的反映,只有熱愛生活、深入生活,才會有深刻的感受、真實的感悟,才會體驗到生活的情趣。有意識地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這不僅關系到作文教學的成功與否,也關系到能否在引導學生認識生活的過程中深化作文主題因此,我盡可能創造機會讓學生親身經歷、觀察、分析周圍的事物,體驗沸騰的現實生活,并積極引導學生開啟思維的大門,組織引導學生參與各種有趣的課外活動,讓每人都能親身體驗感受活動的樂趣。還有時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參與力所能及的學校勞動、家務勞動和公益勞動……實踐證明,學生對活動充滿情趣、積極性高。豐富的活動使他們能得到充實的體驗和真實的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他們心里最清楚不過,寫起文章來,就很容易表達出真情實感。
另外,在教學中教師經常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這些發事件往往能讓學生產生寫作的沖動和靈感。如果教師能及時抓住這些精彩的瞬間,一定會給寫作帶來以外的驚喜。例如,一天上午我正在給孩子們上課忽然一只大黃蜂威風凜凜的飛進教師趴在窗戶上,引起一陣騷動。危險就在眼前怎么辦?我略作思索,對孩子們說:“我們教師居然來歌不速之客,大家覺得奇怪嗎?我們不要驚動它,想想辦法消滅它。”教室里馬上安靜下來,一個膽大的學生要爬上窗臺去捉它,大家認為太危險了被全下來,而我觀察發現可能是早春咋暖還寒的關系吧,這只黃蜂雖然個頭龐大但并沒有多大的殺傷力,于是男孩子拿著掃帚圍追堵截,女孩嚇得往桌子下躲,我呢一旁觀看。大約過了五六分鐘這只黃蜂被打死了。這時我笑著問大家:“剛才教室里上演的精彩一幕你們感覺如何呀?”有的說真有趣,有的說真嚇人,還有的說太刺激了!我說:“要是讓你們把剛才的這一段小插曲寫下來有苦不能難嗎?”沒想到他們很痛快的說“沒問題',一節語文課就這樣變成了作文課。同學們寫的格外興趣盎然,自然也寫出了他們最真實的感受。
(三)合作交流,體驗分享的快樂
習作是一種很個性化的學習活動,也是一種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最佳時機和過程。學生常常會出現合作的天才、辯論的高手,出人意外的妙語連珠。比如,在教學中我們經常開展“尋找最佳的開頭方法”“交流最有趣的精彩細節”“研究某人的特點”“文章門診部小專家會診”等一些生動有趣的合作作文的嘗試,指導小學生互寫評語,互相批改,積極合作。通過這樣的開放式的習作練習,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讓小學生在習作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到合作的快樂。
習作的過程也是一種心靈的交流過程。在習作教學中,我們可以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交流。比如,經常指導學生練習寫一寫“老師(校長、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在教學中,我們經常與同學們交流習作的心得,探討開頭和結尾的方法,交流精彩片段的寫作體會,談論生活中新鮮人和事,共同觀察和體驗某一景物、某一事件,在觀察和體驗的過程中進行多向交流討論。通過民主的開放的交流,使學生體驗到了開心和愉悅,體驗到了情趣和思維,體驗到了心靈與心靈的共振……新課程的習作教學,應該更激揚地呼喚對話,應該更摯著地開拓對話,應該更巧妙地開展對話,將旺盛的生命力融合在親情濃郁的對話里。
(四)展示分享,體驗成功的快樂
語文課程標準專對中年級習作要求提出一點:“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他人聽,愿意于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這樣,就需要教師提供機會,讓學生享受成功的樂趣。其實,每個學生都喜歡成功,都想體驗作文成功的喜悅和無限的情趣。因此,教師應盡可能為每一個學生提供“發表”的機遇。即使是后進生,我們也要善于發現他們作文中一絲一毫的“閃光點”。這樣,全班就會形成一種積極作文、快樂作文、情趣作文的良好氛圍。我曾這樣嘗試過,每期黑板報要以一定版面摘抄學生作文中的精彩片斷或句子,利用班上的墻報,將學生近段時間最好的一篇文章展示出來。另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展示日記、作文集等,還可不斷拓展“發表”陣地,如學校網站,學校校報等,我還有意識給學生提供發表作文、參與大賽、溝通交流的機會,給他們提供獲得情感體驗的機會,使他們參與活動,感受成功,享受與人交流和合作的樂趣,讓他們充分享受到難以言表的喜悅,分享成功的樂趣。如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評選本次習作的最佳開頭人、最佳結尾人、最佳細節人,最佳構思人,最佳情感體驗人等等,最佳越多越好。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定將激發全班學生的寫作情趣,使大家更積極、熱情和充滿信心地投入到創作之中。使他們增強自信,喜歡作文,樂于動筆。
在生活中體驗快樂,在習作中享受快樂,這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標。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積極為學生創設有趣情境,擴展學生生活視野,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既激發其興趣,又激發其感情,學生只有在愉快的過程中體驗習作的生活樂趣,享受精神生活的情趣,學生才能熱愛作文渴望作文,才能體驗到作文的情趣,享受到作文的快樂。
讓學生走進生活,尋找素材;讓生活走進作文,放飛心靈。只有如此,作文方能步入“創新”的境界,學生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生活是作文之本,愿每一位老師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指導學生寫出優秀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