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課改的不斷推進,新課程下更加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就使得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而如何做好這個設計也是諸多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熱點,鑒于此,本文做一探討,希望為以后相關研究提供依據。
新課程小學數學練習設計隨著“科教興國”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心,教育成為我國發展過程中的重中之重。為了迎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培養出更多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優秀人才,我國開始推行教育課程改革。而課程練習題作為教育課程的一部分,也需要進行重新的設計,以全新的視角和理念為指引,設計出真正實效性強的練習題,使學生通過練習在收獲知識的同時能夠更加靈活的運用知識。
對于小學數學來說,練習題改革需要在設計上更具有趣味性,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練習題要更加具有典型性,通過練習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能夠通過練習舉一反三。練習題在設計上應該更具有應用性,通過練習學生能夠在復習溫故知識的同時將知識靈活的運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去,學有所用。而在新課程下,如何具體設計練習題,是每個教師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教師設計自己的練習題應該遵循以下幾個方面:
一、設計的練習要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任何知識,如果沒有興趣作為指引,學習的積極性就會降低,沒有足夠的熱情學習,學習的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是至關重要的。而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天性都比較好動,對新奇的事物會有很強的好奇心,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斷深入地探究自己所關注的內容。面對單一的練習,教師應該設計出更多生動有趣的練習,讓學生參與其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對所學的東西不反感,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潛移默化中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在完成課程練習后,不僅能夠學到豐富的知識,而且一些生動有趣的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提高學生的團結意識,同時能夠讓學生認識自我,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自控能力比較差,在課堂上比較愛動,注意力比較分散,很難將注意力集中起來學習知識,思考問題,而如果所做的練習又枯燥乏味,就會加深他們對學習的排斥。所以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教師更應該要設計出新穎、有趣的練習,來調動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感受知識的魅力,在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
二、設計的練習要具有典型性,突出學習的重點
每個學生的學習精力是有限的,課堂時間和課后時間也是有限的,如果教師所設計的練習過于分散,又無法突出重點,學生也無法對課堂知識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把握不住學習的重點內容,就會導致本末倒置,忽略學習內容的重點,無法吸收到學習內容的精髓。這就需要教師花更多的時間設計課堂練習,使設計的練習具有典型性,突出學習的重點。只有設計出具有典型性的練習,并引領學生學習這些內容,才能使學生真正把握課程的整體框架,對整個課程的大致內容能夠了然于心,事半功倍地提高學習的成效。教師在設計練習的時候,不僅要突出教學的重點內容,而且要針對教學的不同內容開展練習的設計,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通過靈活差異的設計,避免重復練習,在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優化課程的練習的同時,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循序漸進地吸收所學的知識,最終達到課程要求的學習目的。
三、設計的練習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
在同一年級里,雖然數學知識是面向所有學生的,但是每個學生天生的資質是不同的。有的學生理解能力強一些,而另一些學生的理解能力弱一些。所以教師在設計練習的時候不能只是設計單一的練習,而是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對不同的學生在數學練習的數量和質量上應該靈活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論。同時教師設計的練習要具有層次性,所設計的練習要從簡單到復雜,使學生在練習的時候能夠先易后難的掌握知識,在練習的時候通過對簡單知識的練習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循序漸進的接受復雜的練習,從而在知識的掌握上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同時這樣一個從簡單到復雜的練習過程也是知識的一個掌握吸收的過程,在練習結束后學生能夠輕松地把握知識的重點、側重點以及難點。教師所涉及的練習也要從基本練習到綜合練習,使不同資質的學生都能不同程度地學到知識。
四、設計的練習要具有應用性
知識是源于生活的,從生活中提煉的,又會應用到生活中去。數學知識也是一樣。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教師在練習的設計上要更加貼近生活。貼近生活的設計不僅能夠反映知識的作用而且能夠使學生更加熟悉,更加容易的接受知識。同時通過這樣的練習傳遞給學生一個理念,那就是要將知識和生活聯系起來,將知識和生活融為一體。只有這樣對知識的練習,才能熱愛學習,了解知識的價值,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的能力,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將知識靈活地運用到日常的生活里,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鼓勵學生深入生活,將數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中去。通過教師所涉及的練習,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激發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與數學知識相關的問題的能力,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觀點看問題的能力。
五、設計的練習要更具多樣性
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的時候如果題型過于單一,就會使學生死板地將知識生搬硬套的套進課堂練習中,降低學生對知識主動探索的意識,使學生在思維上懶惰,不愿分析問題,探索知識,久而久之會降低學生學習知識的靈活性以及對學習的積極性。所以這樣設計的練習是不可取的,教師設計的練習應該更加多樣性。通過多樣性的練習,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同時能夠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多樣性的練習,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渴望,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更加發散,更具空間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提高了自身的綜合能力。通過多樣性的練習,使得學生學習起來更加主動,明確自己是學習的主體,認識的主體,從而能夠更加主動地學習知識,更具有對知識的自我探索意識,進而提升對知識的把握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練習應該更加注重對練習的設計。只有更好地進行練習的設計才能在發揮知識價值的同時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何紅梅.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策略[J].廣西教育,2013,(06).
[2]常梅芹.小學數學練習設計有效性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