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不僅優化了課堂教學過程,拓寬了學生學習空間,而且還順暢了師生之間的交往,增進著師生之間情感的發展。信息技術輔助學科教學大背景下,探討信息技術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同樣顯得尤為重要。
信息技術語文教學整合途徑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所提供的大量形象、生動的場面刺激著學生的感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學生語文學習熱情不言而喻,這樣的情形挑戰著傳統語文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促使教師有效分析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優勢基礎上不斷變革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能。本文筆者擬從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對學生和教師的影響談談個人的淺見。
一、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實現了學生的持續發展
1.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
中職學校語文學情調研情況表明,學生由于受到語文基礎欠缺、學習目標模糊、學習意志薄弱等因素的影響,得過且過的心理明顯。因此,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學習觀顯得格外重要。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其自身資源的豐富性、表現形式的多樣性、輔助課堂時的交互性等特征為語文教學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效能提供了契機。反思傳統語文課堂,教師擁有的教學資源相對單一,呈現在學生面前的學習資料更是捉襟見肘,此背景下,教師一味采用注入式教學方式,學生必然會感到語文學習機械、乏味,從而消極參與,被動學習,學習熱情遭受嚴重打擊。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為課堂發展打開了一扇窗,首先,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充足的元素,包括與時俱進的教學思想、不拘一格的教學設計、精彩紛呈的教學素材以及層次鮮明的練習資源等等。其次,吸引了學生課堂注意力。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諸如文本、視頻以及音頻的相互融合使學生完全置身于美輪美奐的教學情境而流連忘返,優美的畫面,悅耳的音樂,飽含情感的朗誦無不打動著學生、撥動著學生心弦,語文教學實現了內涵與外延的有效統一,培養了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2.提高了學生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還改變了學生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能力。在傳統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一般只會通過從教師講解所獲得的確定信息解釋存在的學習問題。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則要求學生從教師課堂呈現的與文本教學相關的各類豐富信息中先自主獲取有用信息,然后利用這些信息解釋學習困惑。毫無疑問,這個過程不僅豐富了學生學習過程,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能力,尤其提高了學生信息處理及加工能力。學生對信息加工與處理的過程少了教師的干預,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都得到了發展,學生學習主動性愈發明顯。同時,面對海量信息,單憑個體的力量有時很難做到合理取舍,學生需要通過與同伴之間的合作探究一起確定有用信息,因此,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還培養了學生合作能力。學生通過與他人共同探討、整體互動不僅實現了信息獲取、信息篩選的目的,而且還實現了個別學習與協作學習的有機結合。誠然,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對信息的收集與加工以及與他人的合作,逐漸養成了勇于探究、信息分享的良好習慣,從而使自己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實現了“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二、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1.認清了教師應有作用
語文教學中,教師由于對中職生的偏見客觀存在著“目中無人”的情形,從頭至尾包辦課堂的情形相當普遍。例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只唱獨角戲,不厭其煩地肢解文章進行分析,教師一味介紹作家、詮釋文體、闡述背景的教學方式遠離了學生生活實際,對于語文基礎薄弱的中職生而言可謂苦不堪言,他們不配合,甚至產生厭學的情形就不足為奇了。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調動了學生不同感官參與教學過程,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度,面對豐富多彩的學習樣式,學生想不思、想不說、想不問都已經很難,學生躍躍欲試的學習狀態使得教師也不得不退避三舍,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打破了教師“一言堂”教學情形。信息技術輔助下,教師在課堂上回答學生提問,學生與學生之間就相關信息進行探討,以及學生針對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使得他們與教師的爭執都促成了全新教學模式的生成,這些情形無不表明著這么一個事實——學生自主弄清知識來龍去脈遠比教師費盡口舌講解更直接、有效。誠然,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學生少不了與教師、與同伴之間進行多層交往、立體溝通,面對如此循環,教師不得不思考如何科學確立教師課堂角色,主動為學生自主發展讓路。
2.推動著教師不斷學習
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拓寬教師視野的同時,也使教師清楚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各種盲區,從而推動教師不斷學習與進步,首先,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所帶來的實效使得教師教學理念更加完備。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教師有效反思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參照,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深刻認識到教師并非學生信息獲取的唯一來源,從而自覺擯棄教師知識權威的錯誤認識,明白了教師的主要任務在于完善自己作為激勵者、調控者的角色,自覺確立符合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實際的課堂教學理念。其次,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的發展調動了教師的鉆研熱情。教師從傳統課堂教學弊端中走出來,通過信息技術強大的交互性、信息提供的充裕性,豐富課堂教學過程不是一廂情愿的事情,需要教師在認識信息技術對語文教學發展的重要性基礎上研判自身存在的不足。對于已經習慣于傳統教學方法的教師而言,加強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既要學習語文教學中怎樣有效使用信息技術,又要學習信息技術對語文教學目標達成的不同方法,教師只有通過不斷進修與學習,才能真正發揮信息技術對語文教學的推動作用,提高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能力。
總之,在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不斷成熟的今天,廣大教師必須結合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實際,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加強學習與反思,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為傳統語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樊慧.淺談中職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
[2]杜娟娟.信息技術課程中的理論課教學研究[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1.
[3]力志,顧云峰.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起源、發展及消亡[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