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閱讀教學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的質量。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探討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就成了初中語文教學的當務之急。
閱讀教學閱讀興趣閱讀技巧多媒體資源閱讀教學,歷來都是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同時是學生最覺頭疼的問題之一,對于農村學校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閱讀教學,著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高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呢?
一、激發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閱讀興趣的培養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所在。只有學生喜歡閱讀,多閱讀,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終身學習,終生受益。而受多種因素的制約,農村初中學生缺少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在閱讀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具體做法是:
1.保證閱讀的時間和數量。要求學生每周進行課外閱讀不少于3個小時,閱讀量不少于10000字。
2.培養閱讀時勤動筆的良好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時要做好摘記,可以摘錄書中的名言警句,也可以是精彩片段。
3.以寫促讀。要求學生每周至少寫一篇讀書筆記(心得或評析),每篇不少于300字。
4.定期進行交流與互查。每周專門安排一節閱讀課,用來組織對閱讀摘記和讀書筆記的交流和互查,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二、教給閱讀技巧,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
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門路和途徑。具體到閱讀教學中,本人認為教師要善于從課文中抽象出具體的閱讀方法,要教給學生舉一反三的本領。讓學生在閱讀中實踐,在實踐中閱讀。學生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閱讀方法,才能充分地獲取閱讀信息,也才能在課外自由而有效地閱讀。
1.教給學生閱讀文章的一般方法
(1)根據文章的不同文體特征,抓住閱讀重點。閱讀小說時,要通過人物、環境、情節的分析,把握作品的主題和思想。如教學《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菲利普夫婦對待于勒不同態度的變化,來理解資本主義社會金錢至上,人情比紙薄的人際關系。
(2)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詞語或關鍵句子。培養學生從細微處入手,感受文章思想和感情的能力。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分析某個細節,某種心理或者某個貼切傳神的用詞,理解文章的某種思想或某種感情。如教學《背影》一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文中四次對“背影”的描寫。重點分析父親穿鐵道,爬月臺,為“我”買橘子時的外貌、語言以及動作描寫,來理解父親對兒子的關心、體貼以及愛護之情。
(3)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把握文章的能力。閱讀文章時,只有將作者與歷史、時代相結合,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深層內涵。如教學《范進中舉》一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查閱資料,了解封建科舉制度的有關情況及其對個人地位、生活等各方面的影響,這樣就不難理解范進喜極而瘋的丑態了,從而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到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以及作者對此的批判之情了。
2.要教給學生多種讀書方式、方法的靈活運用。讀書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朗讀、默讀、精讀;分組讀、分角色讀,等等。因此,在教學中要制定以閱讀為主線的閱讀教學常規,讓學生對這些方法有一個具體的認識。而這些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研讀,即讓學生邊讀邊思邊寫,完成預設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反復閱讀,深入扎實的理解課文。
指導學生研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明確目標,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
(2)指導學生運用工具書,查閱參考資料,以便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
(3)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步驟和方法。
(4)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相互合作。教師還可以設疑,讓學生通過閱讀自行解疑。
(5)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的基本技巧,如圈點、批注、摘要、制作卡片、寫讀書筆記等。
三、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運用多媒體資源
多媒體的介入,為閱讀教學打開了新的空間,計算機網絡更是一個開放的知識寶庫,再加上多媒體設施進入課堂,充分發揮了聲、色、光、圖、影的綜合效力,為閱讀教學創設了更為直觀形象的學習情景,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興趣,從而使我們的語文教學可以跳出黑板、粉筆的約束。如教學《說“屏”》一文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各種各樣的屏,從而使學生對屏的概念、特征以及功用有一個具體、直觀的認識。
四、在閱讀教學中要做到啟而能發,發而能收
與過去語文教學不同,新課標強調理解要尊重學生獨特的個性化體驗,而不強調統一的標準答案。這種上課方式已經被老師和學生普遍接受。一個問題,多種闡釋,也不再讓大家感到難以接受,難以理解。但也應注意到,理解不能天馬行空,放任馳騁。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只是扮演主持人的角色,讓每個學生都暢所欲言,而不加以引導,我們的教學同樣將難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也勢必停留在一個低層面上。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既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又要適當引導,讓學生說的有理,從而做到啟而能發,發而能收。
五、擴大閱讀范圍,拓展學生視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也非一日之功。語文老師第一要解決的就是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增加閱讀量。只有大量的閱讀書籍,才有可能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并學會在文章中收取有效信息。大量閱讀,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知識,更能增強學生的語感,而語感正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必要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要及時推薦一些適合青少年閱讀的中外名著、美文佳作,以免學生不擇而食。
六、制定閱讀教學計劃,推進閱讀教學
任何無計劃的教學都將是失敗的教學。如果沒有閱讀教學制定一個完整的教學計劃,就會導致閱讀教學的盲目性,就根本無法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很多教師都是在給學生講解練習中,臨時給學生增加一點閱讀方面的知識,更沒有專門的閱讀教學課。其實,這是語文要教學的重大失誤。
總之,要提高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就必須從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出發,不斷培養學生興趣,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銳意進取,大膽創新,不斷挖掘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新亮點,探求新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