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隊伍的建設關系著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論述了教育系統隊伍的現狀,提出了四點教師專業化隊伍建設的問題,并針對所提問題,從四個方面就如何加強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進行了探討。
教師專業化隊伍建設隨著科學技術發展的不斷加速,知識經濟迅猛發展,人才資源已成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點。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推進離不開優秀人才的積極參與,學校的進步更是需要專業的教師隊伍支撐。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筆者根據自己工作經驗,對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進行探討,淺談如何促進我市教育事業健康均衡發展。
一、教育系統教師隊伍分析
近年來,四平市在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的過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績,人才隊伍建設得到一定的發展,但欠開發、欠開放仍然是本市的基本情況。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還存在一些困難與問題:
1.教師隊伍體制尚需完善。由于四平市處地較偏,開放程序低,對外交流較少,競爭意識不強,一些學校對教師這一戰略資源認識不到位,對日趨激烈的人才爭奪戰尚未感受到切膚之痛,對優秀教師的去留漫不經心,以人才為本觀念相對薄弱,沒有認識到教師隊伍關系到學校整體發展和學生素質提高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沒有完善諸如教師隊伍考評機制、使用機制、激勵機制等制度,導致許多有能力的教師不愿留在本市發展,造成有些重要教師資源流失,有些人才沒有崗位的現象。由于體制、機制的不健全,學校也往往會出現“優秀教師引不進、自己培養的教師留不住”的尷尬局面。
2.優秀教師引進渠道不暢。在學校教師的選拔、招聘、錄用過程中,政策、決策過程漫長,程序繁復冗長,職能部門間相互掣肘現象時有發生,常常因此而錯過了選拔、錄用專業教師的最佳時機,導致部分優秀教師流失外地。
3.教師專業結構不合理。我市受教育人口多,但研究所以上學歷教師比例較低,高、中級職稱人數較少,拔尖的中青年老師和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學科帶頭人匱乏,跨專業、拼專業的現象嚴重,與學校服務半徑的延伸、服務職能的擴大相比,遠遠不能滿足教育發展的需求。
4.教師隊伍管理方式單一。我市絕大部分教師只是安于現狀,缺少主動的自我提升,教師競爭意識薄弱;再加上傳統的管理方式只注重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弱化了崗位管理,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得不到充分調動,導致教學科研氛圍不濃,高質量的科研論文不多,科研成果較少。
二、幾點對策意見
1.加強教師思想道德建設。只有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和業務素質雙優良的教師隊伍,扎實推進素質教育,才能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因此,各中小學校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激勵廣大教師樹立強烈的職業光榮感、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引導教師以培育優秀人才、發展先進文化和推進社會進步為己任,忠于職守,樂于奉獻,自覺地履行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把本職工作、個人理想與事業興旺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要通過學習型組織的創建活動,建立嚴格的學習制度,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采取集中培訓、個人自學、專題輔導、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政治理論、法律法規和時事政策,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的政治素養和思想素質。要不斷加強教師社會公德教育和職業道德修養,引導教師主動遵循新時期學生成長規律,主動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主動適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努力成為社會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2.加強教師專業素質提升。教師素質的提升,對教師專業化隊伍建設至關重要。要建立健全教師繼續教育機制,努力建設教師終身教育體系,全力推進教師繼續教育,逐步建立以校本培訓為基礎、現代遠程教育為依托、課程改革為核心,任教學校、培訓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共同管理,崗位培訓與學歷提高培訓相結合的教師繼續教育模式。要建立教師教育規范化、信息化和終身化運行機制,多渠道籌措教師繼續教育經費,建立鼓勵教師繼續教育的獎勵制度,保證教師繼續教育順利實施。要組織實施以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和師德教育為重點的新一輪教師全員培訓,組織優秀教師高層次研修和骨干教師培訓,堅持開展教學基本功達標活動。要充分發揮信息和遠程教育工作在教師培訓中的作用,逐步建立起以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傳播技術為依托,以遠程教育為主體的開放型教師學習網絡,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3.建設作風嚴謹的教師隊伍。教師隊伍的活力取決于機制,機制活則全局活。要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切實抓好教師隊伍管理工作,建立科學、合理、規范的教師聘用、調配、獎懲等管理制度和考核評價機制。要重點解決好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心不思教、教不認真以及歧視、侮辱學生及其家長,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向學生推銷或攤派學習資料及其它用品,向學生或家長索要錢物,打牌賭博,工作期間穿奇裝異服等影響教師隊伍形象的問題。要帶頭遵守各項管理制度,任何人違反制度都嚴格按章處罰,維護制度的公正公平,保證制度的貫徹實施。每學期對在編不在崗人員都要進行一次全面清理,發現學校擅自批準教職工離崗或不如實上報離崗教職工情況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行政責任。
4.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各中小學校長只有建立健全校長競爭上崗制度和交流制度,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明確學校管理中責、權、利三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強化管理的領導責任,不斷提升學校管理水平。要全面實行學校領導干部競爭上崗制,凡重要職位出現空缺,要堅持競爭上崗,讓那些素質過硬、群眾擁護的優秀中層骨干通過競爭進入學校領導層,以此提高學校決策層的素質和水平。要根據“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要求,在定編定崗的基礎上,采取按需設崗、平等競爭、擇優聘用的辦法,全面推行教師聘任制。對職工通過理論考試和業務考核,對居末位者進行淘汰。同時,實行教師告誡制度,對聘任期內不能履行崗位職責的人員首先進行告誡,限期改正,告誡期滿仍達不到崗位要求的按規定程序予以解聘。
總之,教師是學校發展的生命源泉,是一個地方發展的首要財富,因此只有加強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建設,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才能推動我市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