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是一種高明的繪畫技法,也是一種機智的教學策略。從導入新課、質疑問難、策略探究、課堂小節等方面探討了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留白藝術。
留白課堂教學教學策略“留白”本是一種高明的繪畫技法,原本指國畫中的一種手法,即在整幅畫中留下空白,給人以想象的余地。它是創作者在創作中為了更充分地表現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正所謂“無物勝有物”“無聲勝有聲”,無疑具有極高的藝術魅力和審美價值。課堂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美術教學就是一門藝術,留白即是一種機智的教學策略。留白是授人以漁,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精心的教學設計。美術教學也需要留白,學生的許多智慧火花是在教學留白中迸發出來的,是教育中美的升華,為每個高中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是新一輪高中美術課程改革的基本目的。留白的運用,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藝術大師往往都是留白的高手,方寸之地亦顯天地之寬。對于我們從事教學的老師而言,留白也是課堂教學的藝術手法,給人很深的啟發。應用到美術課堂中的“留白”,則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留白”藝術構成教學的“陰晴圓缺”,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能動地去探索、去思考、去發現、去創造。那么,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留白藝術”呢?
一、導入新課要留白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要重視導入時的留白藝術。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過多的去“導演”,而不是去“說白”,進一步點燃他們探索的熱情,以利于新課的學習。因為當一個人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與目前面臨的情境發生沖突時,人們往往會產生許多空白,從而引起人們的驚奇,引起他們的注意、關心和探索,因而在心理上產生了填補這些空白的強烈欲望。在教學中要善于抓住和把握學生的這種心理因素,適當留點空白,會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如將《韓熙載夜宴圖》一課時,我首先向學生提了一個問題:“你們知道李煜嗎?”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全都集中過來。學生心存疑惑:美術課中老師為何問這個問題?緊接著我又問:他在文學上的成就如何?他有哪幾首著名的詞?他的政績如何?當時社會環境如何?然后從他的政績來引入《韓熙載夜宴圖》背景,向當地自然、順暢。通過這些相關文化情境的介紹,學生表現出非常迫切地想看到這張作品,提升了學生對學習中國古代人物畫的興趣和欲望,為整節課起了個很好的開端。
二、質疑問難時要留白
美術教學是一種綜合性、多樣性、藝術性很強的活動。教師在質疑問難時,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的時空。學生有了充分的時空自由,才有可能針對問題積極思維,主動探討,他們的思維過程才能夠在課堂上展現。課堂上教師的語言留白,真正能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如在講《戰爭與和平》這一課時,先導入主題,本課包涵的三個主要內容,其中第一個內容最適合學生思考:戰爭在美術作品中留下的痕跡。學生很感興趣,積極發言。我在一旁聽著,我聽到有學生說出長城、兵馬俑,就停止了議論,接著打出視頻圖像,一下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很容易掌握新課內容。
三、留白教學的策略探究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是師生交往、互動,課程體驗,追尋生共同成長的過程。課堂教學中的留白,能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自由時空,進行供自主的思考、探究、創造的活動,達到教與學的完美融合,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生命活力,擁有更多生成的東西,讓課堂教學能與時俱進。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嘗試,在實踐中摸索,在摸索中前進,不斷積累和完善留白教學的方法策略。
(一)時間上的留白
留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真正把學生當作課堂的主人。比如,課堂中的問題設置,應該讓學生主動回答,不急于公布答案,留些時間讓他們思考、討論,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在課堂問題回答中,不急于糾正他們的錯誤,而是把問題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質疑中提高自身的探討能力,在簡單的問題設置中,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處理,讓他們在自學的過程中成長進步。《美術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不急于用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情和認識,而應當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趣味。
(二)空間上的留白
新課程的價值追求,使得課堂不在局限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而是要求在知識活動場所、情感態度方面尋找更開闊的空間,容納更多師生互動生成的東西。實現課堂教學更豐富的內涵和更廣闊的外延,在師生體驗課程的同時,又能促成課程的創生和開發。
1.留出知識學習的空間,適時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探究交流的機會。在一年級下冊《中國書法》中,我就完全自己去學,當然并不是讓他們盲目地去學,而是讓學生課下在網上查閱中國書法的演變過程,以及欣賞一些大家的作品,這樣使學生了解了很多關于書法的知識,開闊了眼界。另外,讓學生互相交流,講解書法的格式、落款、過程等,并對學生進行指導。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學習氛圍濃厚,使得本是一堂枯燥乏味的課變得生機勃勃。
2.留出活動的空間,讓學生走入生活,把世界當作學生的教科書
如上《校園環境標識》一課,我讓學生走出教室,到校園里尋找需要設置的標識和需要更換的標識,學生的情緒高漲,在熟悉的校園里非常認真仔細地觀察每一個角落,并且熱烈討論在何處設計何種風格的標識,選什么顏色,用什么材料來制作,才符合周圍的環境。在整個活動中,參與的積極性都比較高。
3.留出情感體驗的空間,把最甜的果子讓學生品嘗
美術欣賞課中,要把作品還給學生,還給視覺,給學生一個感受品味思索的機會,使學生賞畫入情,由情入境,學生的情感認知在活動中獲得自然而真切的感悟,這樣學生才能與作品表現出來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繼而從美術作品的內涵和藝術特色中獲得一種精神滿足和思想收獲。
四、課堂小結要留白
小結是一堂課的“終曲”,教師課尾也可以設置留白,讓學生有回顧與生華所學知識的時間,還可以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渴望心里,使整個課堂教學結構嚴謹,渾然一體,顯示出課堂教學的和諧和完美。
總之,“留白”也就是留給學生以自由馳騁的空間,讓他們充分調動自己思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去填補空白內容,使其體會到自我的參與感與創造感,從而得到心理的滿足。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運用留白藝術,能有效激活其思維的主動性、積極性,使教學富有成效,讓學生的思維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常言道:“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通過留白藝術,為學生營造一片魚躍的海洋、鳥飛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