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有效”是當前課程改革的中心思想,也是教學活動的本質特征,更是教育內涵發展實現的必然要求。本文針對教學中存在的某些“無效”現象,分析和探討了如何實現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 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
一、無效或低效教學的表現
1.教學內容拘泥陳舊。現代教育理念提出“開放式”教育,這里所說的開放式是指跳出課本之外,而現在很多老師仍然在教教材,即教學內容沒有外延和引伸,使用教材的策略缺乏創造性,學生的動態學習和靜態的教材在學習過程中結合不和諧,老師的習慣仍停留在統一的課堂體制,拘泥于教材,教學活動實踐中無法脫離“以教材為教材”的漩渦。
2.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創造性。老師在促進學生學習的時候,無法擺脫傳統教學方法中“灌輸式”、“提問式”的觀念,無法更好的選擇合適的教學材料和方法,教學過程的組織也差強人意,無法達到平等交流、自主探究、合作互動的學習效果; 而在促進發展方面,教學方法落后于學生的學習潛力和發展水平,對于學生最近發展區的高層次教學缺乏針對性,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心理特點把握不到位,教學側重點方向錯誤,無法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情感。
3.忽視學生個性培養。課堂中沒有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理念,教學活動不僅要講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情感意志、健全人格和人文科學等各方面的素質,學生才能得到全面方展,而很多老師沒有意識到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存在差異,學生的程度不同,教學方法也要相應的有針對性,但往往很多老師都忽視了學生的個性。
4.對學習方法的認識不足。學習方法跟好的學習習慣有關,而學習習慣有賴于老師的正確引導,很多學生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不高。而由于接受慣了老師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養成了思維惰性,思考問題只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的意識,思維方法依賴他人,學習主動性不強,動手能力、自主探索能力相對較差。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一個好的情境,能吸引學生的身心,讓學生主動關注學習的內容,能喚起學生學習經驗,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思考。例如,在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教學中,利用一塊大鏡子讓兩個學生上臺表演照鏡子。同學們很好奇,想照鏡子還用表演嗎?他們都睜大眼睛看著。讓一個同學扮演另一個同學在鏡子中的像,再叫一個同學給他們喊口令,讓他們跟著口令做,結果全班同學說反了。于是提出反在哪里,并讓一個同學對著鏡子重做剛才的口令,讓全班同學仔細觀察鏡子里的像和照鏡子的同學與剛才有什么不同。然后提出問題:照鏡子的同學與他在鏡子里的像比較有什么特點呢?通過這樣的情景作為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導入,提高了學生學習平面鏡知識的興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優化師生關系,構建和諧課堂
學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自尊的不同個性的人。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惟有用彼此的信任打破師生間的壁壘,用朋友間的友誼化解師道尊嚴的冰霜,師生之間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學生才會產生與教師對話的意識,課堂對話才能實現智能的撞擊、經驗的共享、心靈的契合和理性的升華。在課堂上,教師應注意觀察、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性格特點,把激勵的語言、贊賞的眼神、欣賞的動作毫不吝嗇地奉獻給每一個學生,激發他們內在的熱情和潛能。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心相通、手拉手、肩并肩,在學生心中,教師不再是法官,不再是“上帝”,而是導師、是益友。課堂的人際關系和諧了,空氣自由了,情感釋放了,思維活躍了,心靈放飛了,學生們敢說、愿意說、會說、能說、個性充分得到張揚。
四、客觀對待學生提出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課堂教學中,善于提出問題的學生,往往是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善于思考的學生,盡管有些時候學生提出的問題會大大超出教師的預料,問題會千奇百怪,但這些看起來千奇百怪的問題背后往往反映了學生對相關問題的掌握程度,體現了學生的思想盲點所在,在千奇百怪的問題后面不乏閃光的思想。對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或所謂的“怪問題”教師都應一視同仁,客觀對待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有責任引導學生刻苦攻堅,積極尋求問題的解決方式和問題的答案。如有的學生學過電流表和電壓表的使用方法后就問:“電流表為什么不能并聯到被測電路的兩端?電壓表為什么不能串聯到被測電路中,電流表并聯在被測電路兩端有什么現象?能不能達到測量的目的?”等問題。教師要客觀地對待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尤其是那些看上去不符常理的問題,應多給予鼓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從無疑處質疑,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五、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其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方法的指導。教師應指導學生從觀察的現象中發現問題,尋找現象背后的本質,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學會歸納總結,并能運用物理的概念、公式、原理去解決實際問題。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可分層次組織學習,進行輔導,組織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自讀、探究、深入剖析;要培養學生自學的良好習慣,自學是學生自己獲得知識的重要方法,教師要正確估計學生的學習能力,注意發展其智力,鼓勵他們自己發現與發明,從引路、創造條件入手,讓學生盡量作好預習自學、復習自學,養成自學的習慣,由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自由地索取知識。
總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靈活多樣的,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必須把解決物理問題巧妙地寓于各種符合學生實際知識基礎的事物之中,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達到掌握本質,領悟方法,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黃新等.初中物理有效教學實用課堂教學藝術[M].華北出版社,2008(9):36-37
[2] 朱素云.初中物理有效教學初探[J].學生之 友,2010(7):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