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區實施“高校課堂”教學改革的全面展開和信息技術在農村中學的深入應用,催化了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學科的整合作為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倍受人們的廣泛關注。
關鍵詞: 信息技術;數學教學;整合
一、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整合的必要性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為了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數學課堂教學必須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自覺地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機的整合。
二、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整合的優勢
1、利用信息媒體強大的信息承載功能,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新《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而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可實現對初中數學教學最有效的組織與管理。它們管理的信息不僅是文字,而且還包含圖形、圖像、聲音、視頻等媒體信息。通過這些載體,可以在極大程度上增大課堂信息容量和提高教師控制教學信息的靈活性。多媒體以及網絡技術,給學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觀教學提供了可能,可有效改善學習方式,加快學生的理解進程,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
2、利用多媒體呈現形式的活潑新穎,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欲望。新《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學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換言之,數學新課程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索學習。應用“幾何畫板”,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進行自主探索,親自去體驗,更強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更全面、更方便地揭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3、利用信息媒體強大的交互功能,完成自我建構過程。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都是教師事先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我們可以利用信息媒體強大的交互功能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倡導我區實施的“高校課堂”教學模式。現代教育技術中多媒體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產生出一種新的圖文并茂的、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饋。讓學生在現代教育技術提供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中,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讓學生在積極思維的參與下,經歷認知結構的調整和重新組合,最終把新知同化后納入原認知結構中,使學生構建合理、清晰的認知結構。
三、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整合的定位
1、要與數學的學科特點相結合,突出數學的思維特點。數學具有邏輯的嚴密性、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論,并大量使用形式化、符號化的語言。學習數學、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思維活動的過程。提示思維過程、促進學生思考領悟成為數學教學的特殊要求。因此,整合必須與數學的學科特點相結合。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運用一定要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特點去選擇、運用不同的作息技術,充分發揮其在教學上的優勢。
2、應以服務學生的學習為中心,變輔教為輔學。整合應清晰地認識到,信息技術是學生更有效地獲取知識、發展智能的一種工具。強調信息技術要服務于數學學習,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不要為技術而技術,要以服務學生的學習為中心,變輔教為輔學。我們經常看到有的教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做一個課件,一節課熱鬧下來,學生什么收獲都沒有。教師的教學活動應以建構一個學生勤學的情境為原則,因而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發展智能。在所開展的整合研究中,我們反對一節課一個課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課堂教學。
3、應與傳統教學優勢互補。整合既要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要將“高校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優勢互補。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要求廣大教師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并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
4、應不過多加重教師的負擔為原則。整合能否成功,關鍵是看教師在教學中能否自覺運用信息技術為教學服務。不可否認,運用信息技術加重了教師的許多負擔,但如果付出與收獲的比值不能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那么就會嚴重挫傷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積極性,使得整合成為一句空話,這就是有些地方整合熱鬧了一陳之后又沉寂下來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們在開展整合時,充分意識到這一點。我們的主要策略是:盡量不做大型的、整節課播放的課件;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豐富多彩,拿來、修改、整理供大家選用,當然同組老師可以配合搜集、整理課件,然后共享到校園網。
總之,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新課程改革工作的全面推開,信息技術在學生愉悅學習、創新學習中將發揮著日益巨大的作用。因此,作為一個初中數學教育工作者,必須合理地看待信息技術給數學學科課程帶來的前景,使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加符合“高校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輕松、愉快地獲取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北京
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2] 李克東.《數字化學習——信息技術與課
程整合的核心》.電化教育研究,2001.8
[3] 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
理論基礎》.電化教育研究,1997:3~4
[4] 王鵬遠.《對計算機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
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