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手、眼、腦并用,引導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會學習。我就針對怎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談幾點體會:
關鍵詞: 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興趣培養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唱獨角戲,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尤其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是數學學習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手、眼、腦并用,引導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會學習。我就針對怎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談幾點體會:
一、以教師高尚的人格魅力激發學生產生學好數學的欲望
《學記》云:“親其師,信其道”。這句教育名言說的就是:學生往往會因為喜歡一個老師,而喜歡老師所授的學科,并且努力把它學好。有人格魅力魅力的教師,會以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給學生以無限真愛,給學生帶來無窮的愉悅和享受。在生活中老師既像長者,又像朋友,能讓學生說自己想說的話,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讓學生感到是幸福的;在課堂上以飽滿的熱情和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個學生,給學生多一點尊重,多一點理解,多一點鼓勵,多一點贊美,努力創設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這里沒有思想的桎梏,沒有傳統的約束,有的是自由,有的是坦誠,有的是爭論,有的交流與和諧,讓學生感到是快樂的;他們時時為自己學習的點滴進步而高興,他們處處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欣賞和贊美。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會以過硬的知識素養和嫻熟的教學技巧,引領著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學生的智慧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像這樣有著高尚人格魅力和過硬素質的老師,自然會成為學生的楷模,會讓學生產生學好數學的欲望。
二、利用數學本身的特征,激發主動學習興趣
1、實用性。善用實用性,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生活,在生活中使用數學。學習終究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發現知識的重要性,讓他們自己進行知識的學習、理解、鞏固。比如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要善用生活素材,將生活中的一些常見問題、難題引入到課堂中來,帶領學生一起去解決,比如,學了圓錐面的展開圖的內容后,讓學生練習制作形狀為圓臺式的燈罩,圓錐形狀的煙囪帽等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感覺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進而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2、規律性。數學本身存在著一些規律和誘人的奧秘,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總結規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中位線時,設計這樣一組題:連接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個邊中點所得到的四邊形分別是怎樣的四邊形?連接任意四邊形各邊中點只與原四邊形什么有關?有怎樣的關系?從而由書上的一道例題總結出規律,連接任意四邊形各邊中點只與原四邊形的對角線有關,當對角線相等時所得的四邊形為矩形,當對角線垂直時所得的四邊形為菱形,當對角線垂直且相等時所得的四邊形為正方形,通過上述教學方法,學生既學習三角形中位線的有關知識,又掌握了它們之間的內在規律。
三、優化教學過程,培養主動學習興趣
1、挖掘教材興趣因素,鼓勵學生動手體驗。初中數學新教材中有許多興趣因素可以挖掘,尤其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既適合初中學生心理特征,又具可操作性的動手實踐內容,增強了教材的人文性。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易于學生動手操作的內容,指導學生利用硬紙、木條、鐵絲等材料,制作一些簡易的幾何模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并因此產生由此及彼地教學效果。
2、引導學生積極質疑,維持學生興奮狀態。質疑即提出疑難問題,初中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質疑不僅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啟發學生思維、發展學生智力,反饋教學評價,調控教師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維方向,擴大思維廣度,提高思維層次,還可以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如何思考。所以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主動質疑。教學中我們要求學生質疑,教師得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設疑,應在數學教學中強化學生的提問意識,教學中要教給學生發現問題的方法,應引導學生特別注意對具有挑戰性習題的理解。
四、充分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教師還需在課堂教學中充分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引導學生找到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在積極探索問題及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充分激活自身的創新思維,進而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我認為教師要從學生的具體實際出發,留給學生足夠的思索空間,通過讓學生自主預習、勇于質疑等方面來激發其創新思維,進而促進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及提高。首先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自主預習。這里所謂的自主預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獨立自主的預習,獲得相關的基礎知識。當然,這個獨立自主還需要教師一定的引導,并非師生的完全脫離,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學生自主預習需要一個培養的過程,也就是教師先為學生設計一系列的問題進行導學,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這一問題,教師就可以通過設計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預習,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逐步進入自主預習階段,也就是不再需要教師幫忙擬定問題來進行導學。長期堅持后,學生的自主預習能力就能得到有效提升,從而其自主學習能力也便隨之越來越強。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質疑。學生的質疑,無疑是建立在獨自思考的基礎之上的。因而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來向學生提出一些具有探索意義的問題,鼓勵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大膽質疑,在釋疑的同時創新思維得到激活,從而創新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自然也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