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剛
那些交往的日子
——聚焦師生關系
立剛
高三的學習生活很特別,學生之間會發生很多有趣的事兒,學生與老師之間也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故事,有尷尬、有輕松、有合作、有對抗、有愛有恨……走過高三,這些都將成為美好的回憶。
老師,我不敢看你
小梅是一個非常內向的女生。“不知道為什么,自從上了高中,上課時,我總是害怕看黑板,特別害怕看老師。我不敢看他們的眼睛,總覺得好像自己會給他們一種不好的感覺。即使看黑板,也會時不時地抬一下頭。這種顧慮,導致我的上課效率非常低。”小梅膽怯地說,“更糟糕的是,到了高三,有很多煩惱,老師說可以去找他們談一談,但我發現每個老師都是男的,自己本來就膽小,更不敢去找他們談話。有時想去找一些同學談談,卻發現他們都是為高考而惜時如金,我就不好意思打擾他們了,只好把煩惱藏在心里。時間久了,我發現自己好像有點受不住了。”
小勤也有和小梅相似的煩惱。她說:“我的地理老師,很年輕,很漂亮,和我們相差五六歲。我第一次在課后同她說話,告訴她我的地理成績特別差,不知道該怎么辦。她叫我多看地圖。這件事過后,每次上地理課,她總是盯著我,我感到很不自在,害怕她把我叫起來回答問題。每次上地理課,我都沒有認真聽課,上其他課也心不在焉。”

小梅和小勤都是善良的孩子,怕麻煩別人,很自律,因為成績不理想,還有些自卑。從現象上來看,她們的問題是無法專心聽講,小梅在上課的時候不敢看黑板,不敢與老師對視,小勤總覺得老師盯著自己,其實這都是自卑心理在作怪。
小梅和小勤之所以會這樣,有性格方面的原因。一般來說,內向的同學更容易受到這些困擾,特別是抑郁質的人表現得更為明顯。抑郁質的人一般比較孤僻,不太合群,非常敏感,多愁善感,優柔寡斷……這些人情緒體驗深刻,不易外露;對事物有較高的敏感性,能體察到一般人所覺察不到的東西;易于消沉,學習時經常顯得信心不足,缺乏果斷性。研究發現,氣質類型并沒有好壞之分,抑郁質也不是抑郁癥。不同氣質類型的人,都要試著了解自己的特點,并在成長中做到揚長避短。
人與人交往,除了語言的交流,目光也會傳遞很多信息,比如肯定、接納、支持、膽怯、恐懼等。上課時,老師會用目光不斷地“掃視”學生,從學生的目光中“讀”出是否聽懂,是否還有困惑,并根據這些信息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方法。課堂上,師生的目光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關于目光接觸,同學們要學會給老師正確的信號。當老師提問,你不想回答時,自然地將目光移到別的地方,老師就不會再讓你回答問題了。另外,與別人的目光接觸,也不能一直“盯”著,在幾秒鐘后,把目光移到別的地方。當然,我們看別人的時候,也不一定要盯別人的眼睛,看著對方的臉就行了。上課時,多看黑板,盯著老師講的內容,偶爾與老師有一次目光接觸就行。認真聽講重點在于老師講的內容和板書,而不是他們的眼睛!如果你有疑問,你就瞪大眼睛;如果想告訴老師你都懂了,就給他一個笑臉……
另外,小梅和小勤還要樹立信心,要學會從“排斥自己、看低自己”到“接受自己、肯定自己”的轉變。一個自信的人,要有勇氣直面現實,接受現實,要正確地評價自己。內向而敏感的同學,往往因為自己某一方面的不足,就對自己全面否定,有時還會做出“掩耳盜鈴”的事兒。因為害怕弱點暴露出來,或是回避,或是掩蓋,試圖“裝”得很強大。結果越是不想被別人發現,就越緊張,越緊張越容易出錯,學習效率也會越降低。我建議:放下一切顧慮,在班里“真實地生活”。誰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做幾件丟丑的事呢,現在出丑是為了以后少出丑。最后,小梅和小勤要像一個“自信”的人一樣行動,比如與別人講話時試著大聲一些,走路時抬起頭,挺起胸膛。
老師,我喜歡你

高中生正值青春年少,情竇初開。高中生會喜歡身邊的同學,也會傾慕那些知識淵博的老師。老師不僅傳道、授業,還常常以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由于老師的博學,再加上熱情、耐心、包容,這很容易博得學生的好感。在異性老師身上優點更為突出。人們常常把這種對年長異性產生的愛戀之情,稱為“牛犢戀”。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有這種情況的同學也不要羞愧。如果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必然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甚至還可能擾亂學校的教學秩序。
對老師的傾慕、愛戀,常常是因為同學們的年輕與單純。大家一定要意識到,戀愛中的人會“美化”對方,把對方的優點放大,而忽視一些缺點和錯誤。與其追逐一段不成熟的戀愛,不如等自己有時間和能力的時候再去開始。
這里,我介紹一個女孩的經歷。小芹進入高三后突然喜歡起生物老師,喜歡跟他說話,喜歡他關注自己,這些只是她心底的秘密,沒有告訴任何人。除了認真聽老師講課,小芹在課后做了很多生物練習題,一有不會的題便會找到生物老師,要求其解答。最后的高考,小芹取得了近乎滿分的成績。但這段對生物的癡迷也成了她心底永久的秘密。我想,這也是一種面對那段朦朧情感的正確辦法。
有人說,青春萌動時那些羞澀的感情,只是年少時短暫的迷戀。那樣純潔的愛戀,怎么可以禁得住歲月風塵的侵蝕。對于人生來說,那真的只是一段,而非一生。當回首遙望那些美好的感情,它會因為沒有雜質而特別珍貴!

老師,我恨你
從高一起,洋洋就喜歡地理老師。她說:“每當看到他,我的心就跳個不停,上課又不怎么敢抬頭看他,有時會無緣無故地想他。”洋洋很擔心,這樣下去肯定會影響到學習。而高考一天天地靠近,她多次努力想忘記地理老師,可總是以失敗而告終。洋洋很茫然,不知該如何是好,不敢跟父母說,更不敢和同學、班主任說。
如果洋洋的喜歡還埋藏在心里,男生小琪則沖動得多。小琪的英語不好,一上英語課,他不是做其他科的作業,就是跟同學講話。高三時,洋洋班換了一位英語老師。新來的英語老師年輕美麗,英語課也變得生動起來,小琪開始喜歡上英語課。小琪對同學說:“英語老師就是可愛,我喜歡!”也許是年少輕狂,也許是為了向同學們證明,小琪開始“追”英語老師,寫信、跟蹤……弄得英語老師很尷尬,小琪的學習也受到了影響。
在樂樂看來,班主任時時針對他,“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我的理綜考得不好,他居然要請家長;別人遲到他不管,我只遲到了一會,他居然在放學后留我談了半個小時;更令我生氣的是,班上那么多同學沒交作業,他卻把我叫到辦公室罵了一頓,還當著那么多老師的面……”樂樂討厭班主任,并處處與他作對。
在父母眼里,樂樂是一個聽話的孩子,幾乎不讓父母操心。但是,樂樂學習的壓力很大。有一次,樂樂做作業到凌晨兩點,還沒有做完,想打電話問同學,又覺得不合適,就沒問。第二天,樂樂沒交作業。還有一次,樂樂睡得太晚,第二天沒起來,上學就遲到了……最近,樂樂總是莫名其妙地發火,得罪不少人。
人在壓力狀態下,心理更容易疲勞,情緒也更容易失控。在學習不順的時候,同學們會恐懼、憤怒。而這些情緒往往會發向身邊“最安全”的人身上,比如老師、父母。這時,老師就成了替罪羊!
樂樂可能是因為憤怒而失去理智,沒有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以為老師討厭他,嫌棄他。小薇在高三也有過這樣的遭遇。當小薇和班主任吵架后,她被帶到了心理咨詢室。小薇與心理咨詢老師的一段對話,可能會給大家一些啟示。“這個老師是你親戚?”“非親非故!”“你父母給了他紅包?”“怎么會?”“那班主任咋那樣關照你?”小薇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不妨想想,班主任在她身上花那么多心思,難道不是對她的關愛嗎?
我們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去解釋自己所經歷的一切。我們總是固執地認為“眼見為實”,其實誤解常常發生。也許我們只要換一個角度,站到別人的位置上想問題,這個世界就會少許多誤會。師生之間沒有解不開的結,而是缺少必要的溝通。
高三,那些本該親密、友好的師生關系,因高考的壓力而“怪異”,因個人的一些錯誤視線而“扭曲”。那么,請把這些糾正過來,以平常之心對待高考、對待老師,更對待自己!
編輯/黃書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