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芳 郭 兵 阮懷雨
大型公立醫院開展節水的實踐探討
●袁 芳 郭 兵 阮懷雨
為全面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社會,醫院以創建節約型示范單位為契機,分析用水現狀,從建立組織、健全制度、提高節約意識、加強日常維護和管理以及專業技術查漏等多項措施開展節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探討了管理和技術在節水工作中的重要性。
醫院 節水型社會 節水措施
水,是萬物之源,生存之本。我國水資源總量約2800億立方,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水資源量占有量的1/4,位列世界第121位,屬于水資源短缺國家。2002年國家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提出了節水型社會的理念。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節約用水,是我國各級政府當前所面臨的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安徽省立醫院建于1898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急救為一體的省級大型綜合性醫院。集團現有總院、南區和西區,總院編制床位1465張,建筑面積13.52平方米,在職職工2916人,有34個臨床科室和15個醫技科室。
醫院總部地處市區的繁華地段,現有的門診樓、急診樓、醫技樓和住院部等10多幢樓宇是在原址拆舊翻蓋而成,地下管網復雜,走向不清,節水工作仍停留在粗放式的管理;醫院往來人員多,管理難度大,浪費現象時有發生,消耗量有波動和反彈趨勢。
自“十一五”以來,醫院按照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要求,認真部署節約型醫院的建設,特別是自2012年8月以來,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國管局在全國共同組織開展公共機構節約型示范單位創建活動,積極申報被評為安徽省“第一批省級節約型示范單位”,我院以此為契機,挖掘潛力,大力開展節約和節水工作。
(一)設立水電管理崗位,明確職責
成立了以總務處為牽頭部門的節水領導小組,其所屬的行政科設置專人負責水電管理,上報年用水計劃,查抄水表,核對月消耗水量和費用,巡檢用水設備設施。
(二)建立統計制度,合理控制水使用
每月三次(5日、15日、22日)定時讀取院區一級水表的讀數,加強統計和分析,確保水消耗在正常的年度計劃范圍內,若發現異常,及時查找。
(三)開展節水宣傳教育,提高節水意識
在衛生間、洗手池等張貼節水標識;利用宣傳畫、網站等宣傳節水小知識,舉辦節水培訓和知識競賽,提高職工和患者的節水意識;組織研討會,有效杜絕用水浪費,形成“節約用水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
表1 安徽省立醫院總部醫療區2011年10月-2012年9月的水資源消耗一覽表
表2 安徽省立醫院總部醫療區2012年10月-2013年9月的水資源消耗一覽表
表3 2013年度四塊漏點水表月度消耗量統計表
圖1 2013年度四塊漏點水表月度消耗量折線圖
(四)加強用水設施設備的日常維護
堅持日查房和周查房,及時更換損壞的水龍頭和維修用水設施;對消防泵、太陽能等用水設施增加巡視的頻次;合理調控面盆和沖便器的出水壓力,既能節水又可以防止濺水;根據季節合理開啟冷卻塔電機數量和關閉進水閥。
(五)將節水納入外包物業公司的質量考核,有獎有懲
將“長流水、未合理用水”等列入物業外包服務的考核標準中,每位保潔工賦有節水員的義務,發現病區用水設施損壞,立即報修,嚴防“滴漏跑冒”。
(六)加大對集體宿舍和宿舍區外戶用水管理力度
對集體宿舍安裝水表,按實際用水量收費;通過張貼通知、電話催繳與上門通知等多種方式,催繳宿舍區外單位住戶的水電費,近三年收繳的外戶水電費逐年增加。
(七)夯實基礎,加大投入,適時進行技術改造
為便于科學管理,理清醫院的8塊一級水表對應區域;建立用水設備設施的檔案;對重點用水科室和設備增裝9塊二級水表;根據現況,將公共區域的普通水龍頭更換為陶瓷芯片或自動延時關閉式,抽水馬桶逐步更換為節水式;為保證臨床用水,減少浪費,對上世紀60年代建設的8號樓頻繁發生漏損的老舊水管進行了管道改造。
(八)開展水平衡測試和查漏工作
在完善水表計量裝置的基礎上,2013年9月底外請專業節水公司開展水平衡測試,對全院9.2千米的給水和消防管線利用萬向相關儀和雷達技術進行探漏,對不明的管線進行定位并繪制地下管網圖,共計發現漏點12處,主要漏點集中于綜合樓、急救中心、宿舍區和知名專家門診廣場,泄漏原因主要表現為水管腐蝕、接頭松動脫落和外力作用破損斷裂等。
我院自2012年10月申報節約型示范醫院以來,至2013年9月份,醫療區用水共計消耗量為70.97萬立方米,金額為1845312元;與上年同期消耗77.71萬立方米,金額1915964元相比,節約6.74萬噸水,下降8.6%,共計節約人民幣7萬余元。
漏水點經搶修后,四處水表的消耗量明顯呈下降的趨勢,2013年12月合計水消耗4.33萬噸,比2013年1-9月水消耗平均量7.38萬噸減少3.05萬噸,月節水率達到了41.3%,以水價2.75元每立方計算,月節約人民幣8.38萬元。
2014年1-9月全院的用水量為38.34萬噸,比2013年同期用水量58.50萬噸相比減少使用20.16萬噸自來水,減少人民幣支出58萬元,節水工作取得突破性實績。
醫院通過開展節約型醫院的創建,加強組織建設,完善制度,開展日常用水設備設施管理,使年節約用水6.74萬噸,用水量下降了8.6%,我們可以深信“管理出效益”,只要樹立節約意識,加強基礎管理,善于總結和思考并及時把出現的問題解決,效益會從管理中顯現。
經增加計量表,進行水平衡測試和技術查漏,2013年當年12月用水量下降30%以上,節水取得明顯收益,我們不得不感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可以推動社會的進步,我們需要不斷的學習,了解新技術新方法,讓科學服務人類。信息時代需要加強學習,需要及時培養有知識、有技術的后勤專業人才。
數據統計是開展節水工作的基礎與有效手段。醫院通過統計各樓宇水表的使用量和變化,對比人均消耗水量和每戶消耗水量,發現用水量的異常,并去想辦法查找問題和解決問題。統計工作為節水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未來的醫院應當建立智能化的計量平臺,實時監控,用更科學的手段支持節水節能工作。 同時未來醫院的發展需要住戶的個人消費與單位剝離,宿舍區的用電用水還要靠醫院的后勤管理部門或物業去收取,給醫院的管理帶來難度,宿舍區的水電出戶也是大勢所趨和現代化醫院管理的需要。
節約用水,建設節水型社會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作為公共機構的行政衛生事業單位,節水工作不僅可以帶來經濟效益,降低醫院運營成本,而且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我們牢牢抓住“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這兩股繩,節水工作會做得更好。
[1]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2515/12025/1082229.html
[2]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3]于冬.醫院管理學-醫院建筑分冊(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
(作者單位:安徽省立醫院 安徽合肥 230001)
(責編:賈偉)
F062.1
A
1004-4914(2014)12-2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