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王曉慧,安麗婭,2
(唐山市人民醫院婦產科1、汽化藥科2,河北唐山 063000)
中藥熏蒸聯合抗生素治療盆腔炎性包塊70例療效觀察
王玲玲1,王曉慧1,安麗婭1,2
(唐山市人民醫院婦產科1、汽化藥科2,河北唐山 063000)
目的觀察中藥熏蒸療法聯合抗生素治療盆腔炎性包塊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間收治的已確診為盆腔炎性包塊患者7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對照組給予青霉素類、頭孢類或喹諾酮類抗生素加甲硝唑或替硝唑靜脈滴注,7 d為一個療程,治療1~2個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中藥熏蒸治療。方劑為地丁、連翹、黃連、牛膝、杜仲、桃仁、土蟲、川烏、紅花、申姜等各20 g秘制而成,每天一次,每次50 min,治療10次為一個療程,治療1~2個療程。結果觀察組治療1個療程后治愈率為48.57%,總有效率為94.29%;而對照組治愈率為11.43%,總有效率為74.30%。觀察組治療2個療程后,治愈率為65.71%,總有效率為97.16%;而對照組治愈率為14.29%,總有效率為77.10%。兩組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藥熏蒸療法聯合抗生素盆腔炎性包塊療效顯著,是治療盆腔炎性包塊較為理想的方法。
盆腔炎性包塊;中藥熏蒸療法;臨床療效
盆腔炎性包塊是婦科較為常見的一種生殖器感染性疾病,多由于慢性盆腔炎癥患者經口服或靜點抗生素等治療不徹底,遷延而成。本研究通過對70例盆腔炎性包塊患者實施中藥熏蒸療法聯合抗生素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間收治的盆腔炎性包塊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通過一系列的化驗及檢查排除了其他疾病,確診為盆腔炎性包塊。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青霉素類、頭孢類或喹諾酮類抗生素加甲硝唑或替硝唑靜脈滴注,7 d為一個療程,治療1~2個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一個療程基礎上給予中藥熏蒸治療。方劑為地丁、連翹、黃連、牛膝、杜仲、桃仁、土蟲、川烏、紅花、申姜等各20 g秘制而成,每天一次,每次50 min,治療10次為一個療程。治療1~2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治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B超檢查盆腔包塊消失;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婦檢及B超檢查盆腔包塊縮小1/2以上;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減輕,婦檢及B超檢查盆腔包塊縮小但未過半;無效:癥狀改善不明顯,包塊無明顯縮小。
1.4 統計學方法本組患者各項臨床數據均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一個療程,治愈率及總有效率分別為17例(48.57%)、33例(94.29%);對照組治愈率及總有效率分別為4例(11.43%)、26例(74.30%);治療兩個療程后觀察組治愈率及總有效率分別為23例(65.71%)、34例(97.16%);對照組治愈率及總有效率分別為5例(14.29%)、27例(77.10%);觀察組治愈率及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例(%)]
慢性盆腔炎為婦科常見病、多發病。其發病誘因大多與經期同房、性生活混亂不節制、多次流產、產后感染、手術消毒不嚴格等因素相關。盆腔炎性包塊是由于慢性盆腔炎癥治療不徹底,反復發作,長期刺激造成局部組織炎性滲出,炎細胞浸潤而導致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局部組織增厚,器官周圍粘連、包裹而成。中醫學認為盆腔炎性包塊屬于中醫婦科徵瘕范疇,多因經期、產后胞宮胞脈空虛,氣血陰陽失調,氣滯血瘀,濕熱毒邪趁機進入體內,與氣血相搏結,瘀血痰濕積聚日久而成[1-2]。因此氣虛、血瘀、濕熱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治療應以益氣活血、清熱解毒、除濕化瘀、增強機體免疫力為主。
中藥熏蒸治療的方劑中地丁、連翹、杜仲有廣譜抗菌、抗病毒、保護免疫功能之功效。黃連是重要的傳統中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牛膝應用歷史悠久,具有補益肝腎、活血祛淤、引血下行等功效。桃仁與紅花皆為活血祛瘀之藥,往往配合應用。申姜有補腎,活血功效。此方劑中諸藥合用,運用高壓藥汽熏蒸患部,通過濕熱作用,透皮吸收,將藥滲透到局部,可大幅度地增加局部血液灌注量,激活免疫系統,調節神經體液,增加細胞通透性,促進新陳代謝,從而改善并優化病變部位的生態狀態,以達到活血消炎、止痛等作用。
本文中觀察組35例患者應用抗生素治療7 d后應用中藥熏蒸一個療程后痊愈率為48.57%,總有效率為94.29%,應用中藥熏蒸兩個療程后痊愈率為65.71%,總有效率為97.16%。而對照組35例患者中抗生素治療一個療程,痊愈率為11.43%,總有效率為74.30%。治療兩個療程后痊愈率為14.29%,總有效率為77.10%。治療一個療程觀察組痊愈率及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兩個療程觀察組痊愈率及總有效率仍然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單純應用抗生素治療效果較差,是由于長期炎癥刺激盆腔易引發周圍組織粘連,抗炎藥物不易進入,因此療效不夠理想[3]。本研究在應用抗生素基礎上加用中藥熏蒸療法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提高盆腔的血藥濃度,使增生纖維組織軟化,促進炎癥吸收,粘連松解,有利于盆腔病灶的消除[4-5]。其副作用小,并發癥少,明顯縮短了治療時間,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可見,中藥熏蒸療法聯合抗生素是治療盆腔炎性包塊較為理想的方法。
[1]牛國英.清熱利濕化瘀湯口服加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63例[J].陜西中醫,2010,31(3):276.
[2]樸永華.122例婦科盆腔炎的臨床診治體會[J].亞太傳統醫藥, 2011,7(10):142-143.
[3]李剛強,武高陽.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臨床觀察[J].山西中醫,2010,26(8):33-38.
[4]孫愛華,張明明,商玉華.中藥盆腔炎合劑的制備及臨床療效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04,10(9):720.
[5]張曉婭.盆腔炎性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與護理[J].臨床醫學, 2011,24(6):3806-3807.
R711.33
B
1003—6350(2014)05—0732—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05.0284
2013-11-19)
王玲玲。E-mail:29240735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