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子
多情總被無情惱揭秘你的心理防御機制
文/梅子
德國著名詩人歌德青年時應聘到魏瑪共和國做官,在一次舞會上結識了美麗的少女綠蒂并愛上了她。但是綠蒂早已同他人訂婚,她給予歌德的只是友誼。最終,歌德只有選擇離開。
之后,歌德又遭遇過兩段情愛,卻都未得善果。后來,他在四周內寫出了《少年維特之煩惱》這部書信體小說,以排解愛情的痛苦,擺脫自殺的念頭。這部小說讓歌德一夜成名,由此而來的成功給歌德帶來一生的名譽和財富。
歌德對失敗的愛情所采取的措施和行為策略,在心理防御機制中稱之為“升華”。
當個體遭遇挫折與沖突,從而產生緊張情緒時,他的內心活動就會自發地產生適應性反應,以期擺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恢復個體的情緒平衡與穩定。簡單地說,所謂心理防御機制就是人們為了應付各種心理壓力或挫折,適應環境而使用的一種策略。
心理防御機制具有這樣一些特點:
任何與個人的愿望相沖突的刺激,都可能自發地喚起防御機制;
防御機制并不改變事實,而只是改變了個人對這些問題的理解和處理方式;
防御機制總是不同程度與歪曲現實、自我欺騙相聯系,防御機制主要是無意識的;
防御機制既可以單一使用,也可以疊加使用;大多數防御機制雖可暫時地免除或減輕痛苦和沖突,但現實問題并沒有真正解決,只能起到一種回避現實的作用,有時反而會使現實問題復雜化,甚至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沖突的情境中。
1. 壓抑
你曾悄悄對女同學安琪示愛,不過她告訴你她喜歡的人不是你,是另一位男同學陳子陽,而你內心也承認陳子陽確實比你更受異性青睞。某次,老同學有意組織一次聚會,組織者安排你通知一部分人,其中就有陳子陽。等聚會那一天大家紛紛趕到時,你聽到有人問:“陳子陽怎么沒來?”才突然發現,你忘了通知他——這是“壓抑”。
壓抑——各種防衛機制中最基本的方法。它是指個體將一些不能接受的或具有威脅性、痛苦的經驗及沖動,在不知不覺中從意識中排除,抑制到潛意識里去悄悄地作用。壓抑是“動機性的遺忘”,是個體在面對不愉快的情堵時,不知不覺有目的地遺忘,與因時間久而自然忘卻的情形有所不同。
2. 合理化
對陳子陽未能到場,你感覺非常過意不去,你懇切地向大家解釋,說你通知時漏掉了他,還以為已經通知到了,并當眾拿著手機,即刻撥打陳子陽的號碼。撥通后陳子陽表示正在外省進修,無法及時趕回。聽到這個消息你覺得安心了許多,你想:“他在外地往返相當不便,就算我通知到了,他也未必能來,這么說來他來不了也不是我的錯”——這是“合理化”中的“推諉”。
合理化——當個體的動機未能實現或行為不能符合社會規范時,盡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內心需要的理由,給自己的行為一個合理的解釋。
推諉——將個人的缺點、錯誤或失敗,用其他理由來開脫,以此來回避自己的過失,達到內心平靜。
合理化還有其他表現形式,如“酸葡萄和甜檸檬”,因故事發展的需要,我們將在下文中講述。
3. 抵消
雖然陳子陽在外地進修的事實讓你覺得寬慰,但看到安琪落寞的表情你仍然多多少少覺得內疚,于是,聚會過程中你總是時不時地關照她,及時給她的茶杯續水,替她代酒等等——這是抵消。
抵消——以象征性的事情和行動來嘗試抵消已經發生的不愉快事情。人們常用此法以解除或減輕心理上的罪惡感、內疚感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4. 否定
同學甲見你對安琪如此細心關照,便私下里悄悄向你進言:“你不是還沒女朋友嗎?剛才其他同學和安琪聊天時好像聽她說她也沒有男朋友呢,要是你喜歡她的話呢,趁今天同學聚會,大家借酒蓋臉,起個哄,把你倆撮合一下吧?”
同學的話讓你內心發慌,你急忙撇清自己,說明自己是因為間接造成陳子陽缺席,怕安琪因此失落才格外關注她,并沒有追求她的意思。見同學半信半疑,你進一步說:“安琪不是我的菜,她太傳統了。你知道鄧超吧,就是孫儷老公,我發現我就像他有點賤賤的,如果真找女朋友的話,舒安妮(另一位女同學)那樣的麻辣女友才比較趁我心。”——這是“否定”。
否定——是一種比較原始而簡單的防衛機制,其方法是借著扭曲個體在創傷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及感覺來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將不愉快的事件,當作根本沒有發生,來獲取心理上暫時的安慰。
同學的建議讓你擔心,唯恐會節外生枝,令你追求安琪失敗的往事曝光。于是,接下來的活動中你刻意回避與安琪的接觸:和女同學跳舞時你不請她,KTV唱歌時,原本是你拿著話筒欲唱《知心愛人》,可當安琪拿起另一只話筒要唱女聲時,你故意唱走調,然后表示唱不好把話筒給了其他男同學——這是“反向”。
反向——指個體表現出來的態度或外在行為與原意或內在動機截然相反的心理防御方法,使用反向這一方法的人常表現為用矯枉過正的形式處理一些事情。
【合理化之酸葡萄和甜檸檬:
聚會后不久,單位的一位上級領導做媒,女方是這位領導朋友家的女兒,是小學音樂老師。相親后,女方對你的印象不錯,可你覺得她個子太矮,相貌也很普通,有點猶豫。
姐姐開導你:“我知道你還是放不下安琪,可你想,就算你真的如愿以償娶了她,一個心里裝著別人的女人能一心一意跟著你嗎?何況她裝著的還是你同學,你沒聽人說‘同學會,同學會,拆散一對是一對’,哪天給你戴了綠帽子你還不知道呢。眼下這姑娘不就人矮點相貌普通點嘛,可也正因為如此人家才會看上你,如果對方處處占優勢,人家眼睛就長頭頂上了。再說了,小學老師多好,將來孩子教育就省你事了,還有假期,也有時間做家務,還有,岳父和領導是好友也有利于你將來的發展呀。”
在姐姐的說服下,你和女方相親成功——這是“合理化”中的“酸葡萄”和“甜檸檬”。
酸葡萄——因為自己真正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產生挫折感時,為了解除內心不安,編造一些“理由”貶抑和打擊得不到的東西,使自己從不滿、不安等消極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酸葡萄”心理引申自伊索寓言里的故事,狐貍由于無法吃到葡萄就說那些葡萄是酸的,它不想吃了,其實葡萄是甜的。
統計顯示,近五年來,遵醫附院累計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2項,批準立項數連續7年在貴州省醫療機構中排名第一;2015-2017年,累計開展新技術、新項目426項,各級科技成果獎27項,連續獲得2015年、2016年貴州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先后榮獲“全國優秀全科專業住培基地”“H7N9防控工作先進單位”“2018年度群眾滿意的醫療機構”等榮譽。
甜檸檬——個體在追求預期目標而失敗時,為了沖淡自己內心的不安,就百般提高已經實現的目標價值,從而達到心理平衡。伊索寓言里的那只狐貍,后來走到檸檬樹旁,因肚子餓了,就摘檸檬充饑,而且邊吃邊說檸檬是甜的,其實檸檬味道是酸澀的。】
6. 補償
在你和女友談戀愛期間,她總是穿著特高的高跟鞋,出行時要多留半個小時用來化妝——這是“補償”。
補償——是指個體試圖用種種方法來彌補其生理或心理缺陷而產生的不適感。
補償可分為消極性的補償與積極性的補償。 消極性的補償,是指個體用來彌補缺陷的方法,對個體本身沒有帶來幫助,有時甚或帶來更大的傷害。如感情失敗就瘋狂購物,導致信用卡透支,無法償還。 積極性的補償是指以合宜的方法來彌補其缺陷,如: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通過學體育或學藝術來彌補。
7. 退行
相處一年后,你和她結婚了,婚后磨合期最令你頭痛的是,夫妻倆吵架一激烈,她就回娘家告狀,然后期待你上門賠禮道歉接她回家。她的行為是“退行”。
退行——是指個體在遇到挫折和應激時,心理活動退回到較早年齡階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應付當前情景,是一種反成熟的倒退現象。
8. 轉移
你的下屬已經能夠解讀你婚姻的晴雨表:哪天上班時你會查崗,會給遲到的人上品德課,會下達新的任務,他們就知道:你妻子回娘家了。你的行為是“轉移”。
轉移——是指原先對某些對象的情感、欲望或態度,因某種原因無法向其對象直接表現,而把它轉移到一個較安全的對象身上,以減輕自己心理上的焦慮。
9. 升華
如果有一天,你會在電腦中寫下你和妻子的故事:《婚姻麻辣燙》,那便是“升華”。
升華——是指將各種不為意識和社會接受的本能沖動凈化和提高,使之導向良好的目標。
心理防御機制基本上有16種,除以上九種外,還有潛抑、投射、隔離、理想化、幻想、分裂、認同及幽默。
人類在正常和病態情況下都在不自覺地運用心理防御,運用不當會讓人們表現出焦慮抑郁等病態心理癥狀,而運用得當,可以減輕痛苦,防止精神崩潰,幫助我們渡過心理難關。
組稿:成韻 chengyunpipi@126.com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