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陽
景順長城旗下股基規模位于第6,在賺錢榜上卻勇奪亞軍,體現公司旗下基金整體賺錢能力不俗,基金經理團隊中高手如云
景順長城是基金公司中2013年最大贏家之一,旗下13只股基(主動操作類的股票型、混合型),合計賺錢76.17億元。雖然股基規模在全部基金公司中位列第六,但在《投資者報》“基金公司賺錢榜”中位居賺錢總額亞軍,股票投資實力彰顯無遺。其中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及內需增長貳號基金、景順長城鼎益三只基金賺錢均超過10億,基金經理楊鵬、王鵬輝、張繼榮三人《投資者報》“基金經理賺錢榜”中分列亞軍、第4名、第13名,是當之無愧能賺錢的“金耙子”。
內需雙雄適時減倉更會輪動
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及內需增長貳號基金,由王鵬輝、楊鵬共同管理。景順長城內需增長貳號是景順長城內需增長的復制基金,名副其實的兄弟倆。雙鵬基金經理也合作多年了。這是2013年市場上非常風光的兩只基金,從凈值上看,內需增長在528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7,內需增長貳號排名第8。賺錢效果上看,內需增長貳號在2013年賺得22.57億元,是全市場最賺錢的基金。
兩只基金的特征是,不僅凈值增長快,賺錢多,而且規模也不小,這就更不容易。
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去年初規模是27億元,是一只規模相對適中基金。內需增長貳號38億元,相對于規模兩三億的基金,基金經理就不能只把目光盯在創業板的小股票上了。3億元規模基金,可以配置十幾只小股票,像景順長城內需增長這樣十倍體量的基金,即使按照集中配置原則,也需買入上百只股票,難度自然增加很多。實際情況是,2013年中報時,該基金持股34只,2013年底時,持股增加至83只,可見操作難度遠非小基金可比。
在持股數量增加的同時,內需增長2013年全年股票倉位各季度呈下降態勢,分別是95%、89%、89%、79%,第二季度內首次賣出股票,基金經理的確看對了二季度市場跌幅較大,進行果斷減倉,將前期的利潤變成真金白銀收入囊中。大盤第四季度繼續下跌,這只基金又將倉位由89%減少到79%,下降了10個百分點,又一次成功鎖定利潤。
不僅會適時減倉,內需增長還會在不同市場間交叉尋找機會,通過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市場風格輪換來賺錢,并非全部押注于某一板塊,且選股不流于概念,強調行業景氣度、市場地位、公司基本面等,對本輪行情中雞犬升天類的品種保持距離。這樣的基金,適合于“全天候”生存,應該會走的更遠更穩。
從全部持股來看,2013年二季度末時,該基金減持滬深主板,增持中小板和創業板。持有中小板倉位增加7%達35%、創業板增加6%達27%,減持的滬深兩市主板資金,向中小板、創業板傾斜。其后的第三季度,中小板指數跑贏滬深300指數10個百分點,創業板跑贏25個百分點,說明基金經理是適時而動的。
從各季度重倉股的更迭也可以看出基金經理把“好鋼用在刀刃上”,獲利股票在高點賣出,把資金騰挪到更有潛力的股票上。事實上,賺錢榜上突出的基金經理,大多是靠投資智慧而不是靠投資教條立足于市場。
其中,基金經理楊鵬還管理著景順長城中小盤,2013年賺錢2.87億元,兩者相加,助推他奪得2013年基金經理賺錢榜亞軍。
景順長城鼎益也是一個賺錢大戶,2013年共賺10.8億元,賺錢貢獻值僅次于內需增長。這只基金由張繼榮管理,2013年底時規模48億元,是一只中型基金。張繼榮對重倉股挑選有著同樣不錯的眼光。
基金經理風格多樣化
會賺錢有人愛,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能夠為持有人賺到錢,投資人自然愿意將資金更多地交付其管理,內需增長規模從年初10億份增加到年末21億份,增加了一倍。內需增長貳號從46億份增加到83億份,增加80%。新增加的份額,多數是中小投資者的申購,可視作群眾給賺錢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的投票。
股票投資可謂景順長城的強項,多年來該公司崇尚基金經理風格多樣化。能適應任何市場風格的基金經理鳳毛麟角,但如果一個團隊中基金經理們風格差異化且風格清晰,那么這個團隊中每年都會產生出類拔萃的基金經理及產品。前提是,投資風格的塑造是有效且不漂移的。景順長城基金近年來對投研平臺的打造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工作是培養投資人才并使其形成不同的投資風格。
目前景順長城已經擁有一個強大的基金經理團隊,截至2013年12月31日,這些基金經理平均從業年限近10年,而他們加入景順長城基金的年限平均下來是5.3年,人員結構相對穩定。公司鼓勵這些基金經理形成適合自己的投資風格,并對風格的穩定性做定期的回顧和改進。
每個季度投資部會做回顧,檢驗每位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與之前是否一致,操作是否符合理念。而有潛力的研究員也會被分批送往香港接受培訓,在國際大資產管理集團接受投資流程和研究方法方面的熏陶。
這樣的機制有助于基金經理形成差異化風格,并在實際投資中逐漸穩定自己的風格。在多年的實踐中,景順長城旗下已經形成不同風格、特色鮮明的基金經理團隊。投資總監王鵬輝擅長成長股投資,投資決策富有前瞻性,靈活思變,他認為在經濟轉型中將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成長型公司,為成長股投資提供沃土。2012年的冠軍基金經理余廣的投資風格則偏價值,以實業投資人的眼光自下而上挑選上市公司,追求長期投資回報,淡化行業配置淡化市場波動。基金經理陳嘉平在經濟轉型背景下對行業趨勢的把握很有心得,選股注重估值與成長的平衡。
在業績考核方面,盡管有短、中、長期業績考核,兩年、三年期排名所占的比重更大,強調業績的長期持續性。這樣的考核機制鼓勵基金經理在投資時要有長線眼光和勤勉盡職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