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債券和CDS的信用利差對比分析及相關投資策略

2014-05-04 17:34:47周大勝張海云戴曉淵
債券 2014年4期

周大勝+張海云+戴曉淵

摘要:債券和信用違約互換(CDS)是國際信用市場中的基礎性產品,債券信用利差和CDS息差在信用產品的投資分析和風險管理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本文系統地比較了國際市場上常用的六種信用利差計算方法在標桿、計算和應用上的異同,分析了這些債券信用利差與CDS息差的關系,總結了影響CDS-債券基差的因素,并就當前國內信用衍生品交易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債券息差 信用違約互換息差 基差交易

2010年11月,中國銀行間市場正式開始交易信用風險緩釋合約(Credit Risk Mitigation Agreement,CRMA)和信用風險緩釋憑證(Credit Risk Mitigation Warrant,CRMW)兩類產品,標志著中國信用衍生品的誕生。通過對國際市場中信用違約互換(Credit Default Swap,CDS)進行本土化設計,CRMA和CRMW成為中國版的信用風險緩釋產品。

中國版CDS的誕生借鑒了發達市場的先進經驗。CDS近似合成了其標的債務的信用風險特征,這在價格層面反映為CDS與信用債券在信用利差上具有對應關系,在風險層面提供了CDS與債券相互對沖的理論依據。然而,CDS與債券的差異性使其信用利差的分析相當復雜。一方面,CDS與債券在產品結構、市場機制、供需因素等方面的差異,會影響二者信用利差間的關系。另一方面,債券的信用利差有多種衡量尺度,其中有些基于國債市場,有些基于利率互換市場,這些尺度與信用債券的市場報價、利率對沖、風險監控等多個方面聯系緊密,而CDS的出現也為債券的信用利差帶來新的衡量尺度。債券的多種信用利差和CDS息差在投資分析和交易管理的實踐中極為重要,本文將對CDS息差和各種債券息差的度量、聯系、應用進行梳理,并分析其對于中國信用市場的借鑒作用。

CDS息差

從現金流的角度,CDS合約類似于保險合同:信用保護買方(Protection Buyer)向信用保護賣方(Protection Seller)支付保費(Premium),以購買關于某個債務人(或稱參考實體)或其債務的違約保護,當違約發生時,信用保護賣方向信用保護買方提供違約賠付,同時信用保護買方終止向信用保護賣方支付保費。

保費(Premium)包括CDS交易初始交付的即期保費或頭款(Upfront Premium),和隨后定期交付的票息(Coupon)。在2009年國際信用衍生品市場進行重大改革之前,大多數CDS沒有頭款,票息在CDS交易時商定,因而這些CDS在交易初始點是平價的。平價CDS的年化票息率稱為CDS息差(CDS Spread),該值隨市場而變動。當CDS息差很大(接近或超過1000基點)時,常用的保費結構是:CDS交易初始交付商定的頭款,隨后按年化500基點的票息率定期交付保費。CDS在存續期內票息不變,而市價隨市場上的CDS息差而變。

債券的信用利差

固定票息債券在債券市場中占主導地位,其信用利差有多種度量尺度,主要包括國債息差(Spread-to-Treasury)、插值國債息差(Interpolated Spread-to-Treasury)、I-息差(I-Spread)、資產互換息差(Asset Swap Spread,ASW)、Z-息差(Z-Spread)、債券隱含CDS息差(Bond Implied CDS Spread)等。對于具有嵌入期權的債券,如可回購債券(Callable Bond)、可回售債券(Puttable Bond)、可轉債(Convertible Bond)等,還有期權調整息差(Option-Adjusted Spread),以反映期權的影響。鑒于篇幅,本文暫不討論帶有期權性質的債券息差。

在上述信用利差中,國債息差和資產互換息差直接對應于對沖利率風險的交易組合;插值國債息差和I-息差簡單易行地度量相對于無風險收益率曲線的信用風險溢價;Z-息差則細化度量這一溢價;債券隱含CDS息差針對利用CDS對沖信用風險的交易組合,估算與債券價格對應的CDS息差。表1對這些信用利差進行了簡要總結。

表1 幾種常見的債券信用利差

名稱 含義 無風險利率標桿 無風險利率類別

國債息差 信用債券收益率

減標桿國債收益率 標桿國債的收益率 國債

插值國債息差 信用債券收益率

減國債收益率曲線內插值 國債收益率曲線在期限匹配點的內插值 國債

I-息差 信用債券收益率

減利率互換曲線內插值 利率互換曲線在期限匹配點的內插值 Libor

資產互換息差 借助利率互換將信用債券固息現金流置換為浮息現金流(Libor+息差)時, 浮息現金流相對于Libor的息差 利率互換曲線 Libor

Z-息差 相對于Libor即期收益率曲線的收益率溢價 利率互換曲線 Libor

債券隱含CDS息差 在違約回收框架下與債券價格對應的CDS息差 利率互換曲線 Libor

(一)國債息差

國債息差是信用債券到期收益率與標桿國債到期收益率之差,標桿國債常選為期限與信用債券最相近的新券(on-the-Run)。國債息差是投資級債券常用的報價方式,這說明投資級債券與國債的密切聯動,市場參與者常做空標桿國債以對沖信用債券的利率風險。

(二)插值國債息差和I-息差

在國債息差中,標桿國債的期限常不精確等于信用債券的期限。為克服期限不匹配的缺陷,可以計算國債收益率曲線在信用債券期限點的線性插值,插值國債息差就等于信用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減去這一線性插值。如果用利率互換曲線取代國債收益率曲線,可以類似地計算出I-息差。

插值國債息差和I-息差都基于特定期限點的收益率,信用債券中不同時點的現金流都用相同的利率折現,這就忽略了信用債券現金流具體時間分布(如票息與本金的比例等)與無風險利率曲線具體形狀(如陡度等)的相互作用。資產互換息差、Z-息差和債券隱含CDS息差都克服了這一缺陷。

(三)資產互換息差

對于許多投資級債券的投資者而言,資金成本是基于Libor的浮動利息,為了匹配資產與負債的現金流,需要將所投債券的固定票息置換為浮動利息。為滿足這一需要,可以將固定票息債券與固定—浮動利率互換(Fixed-for-Floating Rate Swap)疊加為浮動票息的合成債券,這種交易組合稱為資產互換(Asset Swap)。

最常用的資產互換結構稱為平價資產互換(Par Asset Swap),這種結構采用與債券等面值的利率互換,債券和利率互換的總價格等于債券的面值(或稱平價)。當債券價格P偏離平價時,利率互換應向相反方向偏離平價,使組合的總價格處于平價。假設債券的固定票息為C,利率互換將固定利率C置換為浮動利率(Libor+ASW),其中ASW即為資產互換息差,其計算基于資產互換初始時買賣雙方折現現金流相等這一關系,即:

其中,固定票息債券的面值假定為100,和分別表示固定附息債券和浮動遠期Libor互換利率的日算函數(Day-count Functions),表示Libor折現因子,表示Libor的遠期利率 (通常為3個月或者6個月)。

從資產互換息差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不同于I-息差,資產互換息差對于票息的折現是基于利率互換曲線在相應時點的利率,因而依賴于利率互換曲線的形狀。資產互換中的利率互換獨立于債券,如果在債券到期日之前出現違約,利率互換不會隨之自動終止。與此相應,在資產互換息差的計算中,債券價格對于平價的偏離所對應(互換)現金流的折現率是無風險利率,這是資產互換息差區別于I-息差和Z-息差之處,其結果是債券價格偏離平價時資產互換息差的變化較為緩慢。

(四)Z-息差

Z-息差是相對于Libor即期收益率曲線的收益率溢價,或者說,假如以(即期收益率+Z)為折現率折現債券各期現金流,折現值之和等于債券的市場價格P,則Z便是Z-息差。Z-息差滿足等式:

其中,債券的面值和票息分別假定為100 和C,表示付息的頻率,是第j個付息時間點,為時間點的Libor即期收益率。

與資產互換息差一樣,Z-息差考慮了債券現金流時間分布與無風險利率曲線形狀(如陡度等)的共同作用。與資產互換息差不同的是,在Z-息差的計算中,所有現金流都按有風險利率折現,因而Z-息差比資產互換息差能更精確地反映信用風險。

(五)債券隱含CDS息差

以上討論的各種債券信用利差從不同角度反映了信用債券在收益率上的風險溢價,計算框架局限了它們與CDS息差的可比性,精確比較債券和CDS,需要在統一的違約與回收框架下折現債券和CDS在幾率權重下的所有現金流,這與收益率風險溢價框架的一個關鍵不同之處在于對回收現金流的顯性處理。在違約與回收的統一分析框架下,從債券價格推導出的對等CDS息差被稱為債券隱含CDS息差。

債券隱含CDS息差的計算過程分為兩步:首先,假定回收率(Recovery Rate)為,從債券的現價P得到債券隱含的風險中性生存概率(Risk Neutral Survival Probability)隨時間的變化函數;然后,利用得到的生存概率函數和假定的回收率計算隱含CDS息差。

生存概率函數與違約強度(Default Intensity) 有如下關系:

債券價格與生存概率函數的關系為:

其中,是時間的無風險折現因子,是債券的第i個付息時間點,是債券第i個付息時間點的日算函數。如果對于違約強度的時間曲線形狀作一定的假設(如常數違約強度),就可以從單個債券價格推導出違約強度和生存概率函數。在債券的到期日為T的假設下,債券隱含CDS息差ICDS的公式為:

(六)債券息差比較

以上債券六種息差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債券的信用風險溢價,并與市場報價、對沖等環節聯系在一起。表2從與CDS息差的可比性角度比較了這些債券息差。

表2 幾種常見的債券信用利差比較

名稱 是否精確匹配基準利率期限 是否計入利率曲線形狀影響 現金流折現利率是否一致 是否對接CDS息差分析框架 可比性 復雜度

國債息差 否 否 是 否

插值國債息差 是 否 是 否

I-息差 是 否 是 否

資產互換息差 是 是 否 否

Z-息差 是 是 是 否

債券隱含

CDS息差 是 是 是 是

從無風險利率標桿類別看,國債息差和插值國債息差基于國債,其它息差都基于與Libor對應的利率互換曲線。CDS和其他衍生品的估價也基于Libor,所以在比較債券和CDS時,較多應用基于Libor的債券息差,包括I-息差、資產互換息差、Z-息差、債券隱含CDS息差。

下面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I-息差、資產互換息差、Z-息差、債券隱含CDS息差的大小關系。假設利率曲線是水平的,年化Libor利率為5%,有一只5年期簡單債券的年化票息為12.5%。首先,由于利率曲線是水平的,即短期、中期和長期利率相同,因此I-息差和Z-息差相同。這樣,只需要比較資產互換息差、Z-息差、債券隱含CDS息差即可,它們隨債券價格變化的曲線見圖1。圖1顯示,這三種息差在債券處于平價(面值)時是相等的。當債券偏離平價時,這三種息差出現分化:當債券處于折價(低于面值)時,債券隱含CDS息差高于Z-息差和資產互換息差;當債券處于溢價(高于面值)時,債券隱含CDS息差低于Z-息差和資產互換息差。

圖 1 資產互換息差、Z-息差、債券隱含CDS息差隨債券價格的變化

(編者注:去掉縱軸數據中的千分符)

影響CDS息差與債券信用利差偏離的因素

及相關投資策略

(一)CDS息差與信用利差偏離因素分析

由于CDS近似合成了其標的債券的信用風險特征,因此理論上,CDS息差應與其標的債券的年化信用風險溢價(亦即債券信用利差)相當。但從市場來看,CDS息差與債券信用利差時常會出現短暫的偏離,甚至某些時候偏離會持續很長的時間。

CDS息差與債券信用利差發生偏離的成因是極其復雜的。接下來,本文主要從CDS與債券在產品結構、市場機制、供需因素等方面來梳理一下可能影響偏離的一些因素。表3簡要地列出了一些主要因素。

表3 影響CDS-債券基差的一些主要因素

影響基差方向 源于CDS 源于債券

正向 “最廉價交割”

可轉債發行 債券折價

債券賣空障礙

負向 對手違約風險

結構化信用衍生品市場

違約事件排除債務重組

“軋空”

債券溢價

資金成本

1.CDS包含“DS包含 資料

由于在現實中CDS通常對應一攬子可交割債券,買家傾向于選擇市場價格最低的券種來進行交割,這種“最廉價交割”原則有利于信用保護買方,因而傾向于推高CDS息差。

2.違約事件排除債務重組

2009年的后危機CDS改革在北美市場將債務重組排除于違約事件之外,違約事件定義范圍的縮小降低了違約概率,這有利于信用保護賣方,因而傾向于壓低CDS息差。

3.債券賣空障礙

正基差套利的投資策略是借助在回購市場賣空債券來實施的,然而債券常難以借到,短期回購的延續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賣空債券有時成本很高,這些困難會妨礙正基差交易的實施,因而會維持正基差的延續。

4.對手違約風險

當出現違約時,CDS保護買方面臨著CDS保護賣方無法賠付的風險,即對手違約風險,因而CDS保護買方傾向于壓低CDS息差。2009年的后危機CDS改革試圖通過完善信用衍生品清算機制和其他的一些措施來降低對手違約風險。

5.結構化信用衍生品市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結構化信用衍生品發行量的膨脹增加了單體CDS保護的供給,因而傾向于壓低CDS息差。危機發生后,結構化信用衍生品市場的大幅萎縮使這一效應明顯減弱。

6.資金成本

做多信用市場的兩大途徑是購買債券和出售CDS保護。購買債券占用的資金一般遠高于提供CDS保護占用的資金。當資金成本升高時,金融機構在做多信用市場時會更傾向于選擇出售CDS保護這一方式,這種選擇會壓低CDS-債券基差。

7.可轉債發行

在信用環境惡化時,進行可轉債套利的投資者傾向于購買CDS保護來對沖可轉債的信用風險,因而新可轉債發行的消息有時會推高CDS息差。

8.“軋空”(Short Squeeze)

許多CDS保護買方并不持有可交割債務,違約發生后,需要購買現貨以完成CDS實物交割,從而推高現貨市場價格,給CDS保護買方帶來損失,這種在CDS市場中的“軋空”風險傾向于壓低CDS息差。“軋空”風險隨著CDS市場規模的增大而上升,2005年以來形成的新交割程序將實物交割和現金交割的過程進行合理統籌,在一些超大型企業倒閉的嚴峻考驗中,有效地防范了“軋空”風險,保證了市場的相對平穩和交割的順利進行。

9.債券對于平價的偏離

在計算CDS-債券基差時,最常用的債券息差是資產互換息差、Z-息差、債券隱含CDS息差。債券隱含CDS息差的計算框架與CDS分析框架吻合,所以CDS息差與債券隱含CDS息差之間的基差不會因債券偏離平價產生誤差,但資產互換息差和Z-息差這些收益率息差則不同。本文關于債券隱含CDS息差與收益率息差間大小關系的分析表明,當債券處于折價時,收益率息差低于債券隱含CDS息差;當債券處于溢價時,收益率息差高于CDS息差。可見,CDS息差與資產互換息差或Z-息差之間的基差在債券處于折價時存在正向偏差,在債券處于溢價時存在負向偏差。

除此之外,市場的其他供需因素、信用衍生品市場和現貨市場的交易成本差異、流動性溢價、日算函數與付息頻率、累計利息等因素都可能會影響CDS-債券基差,具體影響應視情況而定。

(二)基于CDS息差與信用利差偏離的投資策略

由于以上諸多因素,CDS息差與債券信用利差會出現偏離,兩者的差額被稱為CDS-債券基差(CDS-Bond Basis)。信用交易的一種常見策略便是基差交易(Basis Trade):當CDS息差顯著低于債券息差時,可以通過同時購買債券和CDS保護來獲取息差收益(假設對手風險很小),這種策略稱為CDS-債券的負基差交易(Negative Basis Trade);當CDS息差顯著高于債券息差時,可以做空債券同時賣出CDS保護來獲取收益,這種投資策略被稱為正基差交易(Positive Basis Trade)。

結論與啟示

債券和CDS是國際信用市場中的基石性產品,是許多投資策略和風險管理手段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債券和CDS之間實施的基差交易就是一種常用的投資策略,而資產互換、國債對沖信用債等手段在交易風險管理中已被廣泛應用。雖然與結構化信用衍生品等復雜產品相比,債券和CDS相對簡單,但在國際信用市場上基于這兩種產品的交易和管理已形成豐富而精細的知識和經驗體系,本文論及的債券和CDS的信用利差,在信用產品的投資、交易、風險管理、業務管理領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探討的分析方法和理念,對于我國信用市場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例如,CDS-債券基差交易就可以在我國應用,在實施中對基差的分析可以借鑒本文的一些思路。本文論及的一些金融技術應用,如資產互換、可轉債套利、結構化信用衍生品等,在我國信用市場尚未出現,但從發展的眼光來看,仍值得我國金融機構學習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張海云,景興宇,潘慧峰.CDS:中國式創新[J].新財富,2010(10): 118-121.

[2]Wit, J.D.. Exploring the CDS-Bond Basis[R], National Bank of Belgium, 2006.

作者單位:周大勝 興業銀行投資銀行部

張海云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戴曉淵 興業銀行投資銀行部

責任編輯:牛玉銳 羅邦敏

及相關投資策略

(一)CDS息差與信用利差偏離因素分析

由于CDS近似合成了其標的債券的信用風險特征,因此理論上,CDS息差應與其標的債券的年化信用風險溢價(亦即債券信用利差)相當。但從市場來看,CDS息差與債券信用利差時常會出現短暫的偏離,甚至某些時候偏離會持續很長的時間。

CDS息差與債券信用利差發生偏離的成因是極其復雜的。接下來,本文主要從CDS與債券在產品結構、市場機制、供需因素等方面來梳理一下可能影響偏離的一些因素。表3簡要地列出了一些主要因素。

表3 影響CDS-債券基差的一些主要因素

影響基差方向 源于CDS 源于債券

正向 “最廉價交割”

可轉債發行 債券折價

債券賣空障礙

負向 對手違約風險

結構化信用衍生品市場

違約事件排除債務重組

“軋空”

債券溢價

資金成本

1.CDS包含“DS包含 資料

由于在現實中CDS通常對應一攬子可交割債券,買家傾向于選擇市場價格最低的券種來進行交割,這種“最廉價交割”原則有利于信用保護買方,因而傾向于推高CDS息差。

2.違約事件排除債務重組

2009年的后危機CDS改革在北美市場將債務重組排除于違約事件之外,違約事件定義范圍的縮小降低了違約概率,這有利于信用保護賣方,因而傾向于壓低CDS息差。

3.債券賣空障礙

正基差套利的投資策略是借助在回購市場賣空債券來實施的,然而債券常難以借到,短期回購的延續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賣空債券有時成本很高,這些困難會妨礙正基差交易的實施,因而會維持正基差的延續。

4.對手違約風險

當出現違約時,CDS保護買方面臨著CDS保護賣方無法賠付的風險,即對手違約風險,因而CDS保護買方傾向于壓低CDS息差。2009年的后危機CDS改革試圖通過完善信用衍生品清算機制和其他的一些措施來降低對手違約風險。

5.結構化信用衍生品市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結構化信用衍生品發行量的膨脹增加了單體CDS保護的供給,因而傾向于壓低CDS息差。危機發生后,結構化信用衍生品市場的大幅萎縮使這一效應明顯減弱。

6.資金成本

做多信用市場的兩大途徑是購買債券和出售CDS保護。購買債券占用的資金一般遠高于提供CDS保護占用的資金。當資金成本升高時,金融機構在做多信用市場時會更傾向于選擇出售CDS保護這一方式,這種選擇會壓低CDS-債券基差。

7.可轉債發行

在信用環境惡化時,進行可轉債套利的投資者傾向于購買CDS保護來對沖可轉債的信用風險,因而新可轉債發行的消息有時會推高CDS息差。

8.“軋空”(Short Squeeze)

許多CDS保護買方并不持有可交割債務,違約發生后,需要購買現貨以完成CDS實物交割,從而推高現貨市場價格,給CDS保護買方帶來損失,這種在CDS市場中的“軋空”風險傾向于壓低CDS息差。“軋空”風險隨著CDS市場規模的增大而上升,2005年以來形成的新交割程序將實物交割和現金交割的過程進行合理統籌,在一些超大型企業倒閉的嚴峻考驗中,有效地防范了“軋空”風險,保證了市場的相對平穩和交割的順利進行。

9.債券對于平價的偏離

在計算CDS-債券基差時,最常用的債券息差是資產互換息差、Z-息差、債券隱含CDS息差。債券隱含CDS息差的計算框架與CDS分析框架吻合,所以CDS息差與債券隱含CDS息差之間的基差不會因債券偏離平價產生誤差,但資產互換息差和Z-息差這些收益率息差則不同。本文關于債券隱含CDS息差與收益率息差間大小關系的分析表明,當債券處于折價時,收益率息差低于債券隱含CDS息差;當債券處于溢價時,收益率息差高于CDS息差。可見,CDS息差與資產互換息差或Z-息差之間的基差在債券處于折價時存在正向偏差,在債券處于溢價時存在負向偏差。

除此之外,市場的其他供需因素、信用衍生品市場和現貨市場的交易成本差異、流動性溢價、日算函數與付息頻率、累計利息等因素都可能會影響CDS-債券基差,具體影響應視情況而定。

(二)基于CDS息差與信用利差偏離的投資策略

由于以上諸多因素,CDS息差與債券信用利差會出現偏離,兩者的差額被稱為CDS-債券基差(CDS-Bond Basis)。信用交易的一種常見策略便是基差交易(Basis Trade):當CDS息差顯著低于債券息差時,可以通過同時購買債券和CDS保護來獲取息差收益(假設對手風險很小),這種策略稱為CDS-債券的負基差交易(Negative Basis Trade);當CDS息差顯著高于債券息差時,可以做空債券同時賣出CDS保護來獲取收益,這種投資策略被稱為正基差交易(Positive Basis Trade)。

結論與啟示

債券和CDS是國際信用市場中的基石性產品,是許多投資策略和風險管理手段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債券和CDS之間實施的基差交易就是一種常用的投資策略,而資產互換、國債對沖信用債等手段在交易風險管理中已被廣泛應用。雖然與結構化信用衍生品等復雜產品相比,債券和CDS相對簡單,但在國際信用市場上基于這兩種產品的交易和管理已形成豐富而精細的知識和經驗體系,本文論及的債券和CDS的信用利差,在信用產品的投資、交易、風險管理、業務管理領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探討的分析方法和理念,對于我國信用市場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例如,CDS-債券基差交易就可以在我國應用,在實施中對基差的分析可以借鑒本文的一些思路。本文論及的一些金融技術應用,如資產互換、可轉債套利、結構化信用衍生品等,在我國信用市場尚未出現,但從發展的眼光來看,仍值得我國金融機構學習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張海云,景興宇,潘慧峰.CDS:中國式創新[J].新財富,2010(10): 118-121.

[2]Wit, J.D.. Exploring the CDS-Bond Basis[R], National Bank of Belgium, 2006.

作者單位:周大勝 興業銀行投資銀行部

張海云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戴曉淵 興業銀行投資銀行部

責任編輯:牛玉銳 羅邦敏

及相關投資策略

(一)CDS息差與信用利差偏離因素分析

由于CDS近似合成了其標的債券的信用風險特征,因此理論上,CDS息差應與其標的債券的年化信用風險溢價(亦即債券信用利差)相當。但從市場來看,CDS息差與債券信用利差時常會出現短暫的偏離,甚至某些時候偏離會持續很長的時間。

CDS息差與債券信用利差發生偏離的成因是極其復雜的。接下來,本文主要從CDS與債券在產品結構、市場機制、供需因素等方面來梳理一下可能影響偏離的一些因素。表3簡要地列出了一些主要因素。

表3 影響CDS-債券基差的一些主要因素

影響基差方向 源于CDS 源于債券

正向 “最廉價交割”

可轉債發行 債券折價

債券賣空障礙

負向 對手違約風險

結構化信用衍生品市場

違約事件排除債務重組

“軋空”

債券溢價

資金成本

1.CDS包含“DS包含 資料

由于在現實中CDS通常對應一攬子可交割債券,買家傾向于選擇市場價格最低的券種來進行交割,這種“最廉價交割”原則有利于信用保護買方,因而傾向于推高CDS息差。

2.違約事件排除債務重組

2009年的后危機CDS改革在北美市場將債務重組排除于違約事件之外,違約事件定義范圍的縮小降低了違約概率,這有利于信用保護賣方,因而傾向于壓低CDS息差。

3.債券賣空障礙

正基差套利的投資策略是借助在回購市場賣空債券來實施的,然而債券常難以借到,短期回購的延續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賣空債券有時成本很高,這些困難會妨礙正基差交易的實施,因而會維持正基差的延續。

4.對手違約風險

當出現違約時,CDS保護買方面臨著CDS保護賣方無法賠付的風險,即對手違約風險,因而CDS保護買方傾向于壓低CDS息差。2009年的后危機CDS改革試圖通過完善信用衍生品清算機制和其他的一些措施來降低對手違約風險。

5.結構化信用衍生品市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結構化信用衍生品發行量的膨脹增加了單體CDS保護的供給,因而傾向于壓低CDS息差。危機發生后,結構化信用衍生品市場的大幅萎縮使這一效應明顯減弱。

6.資金成本

做多信用市場的兩大途徑是購買債券和出售CDS保護。購買債券占用的資金一般遠高于提供CDS保護占用的資金。當資金成本升高時,金融機構在做多信用市場時會更傾向于選擇出售CDS保護這一方式,這種選擇會壓低CDS-債券基差。

7.可轉債發行

在信用環境惡化時,進行可轉債套利的投資者傾向于購買CDS保護來對沖可轉債的信用風險,因而新可轉債發行的消息有時會推高CDS息差。

8.“軋空”(Short Squeeze)

許多CDS保護買方并不持有可交割債務,違約發生后,需要購買現貨以完成CDS實物交割,從而推高現貨市場價格,給CDS保護買方帶來損失,這種在CDS市場中的“軋空”風險傾向于壓低CDS息差。“軋空”風險隨著CDS市場規模的增大而上升,2005年以來形成的新交割程序將實物交割和現金交割的過程進行合理統籌,在一些超大型企業倒閉的嚴峻考驗中,有效地防范了“軋空”風險,保證了市場的相對平穩和交割的順利進行。

9.債券對于平價的偏離

在計算CDS-債券基差時,最常用的債券息差是資產互換息差、Z-息差、債券隱含CDS息差。債券隱含CDS息差的計算框架與CDS分析框架吻合,所以CDS息差與債券隱含CDS息差之間的基差不會因債券偏離平價產生誤差,但資產互換息差和Z-息差這些收益率息差則不同。本文關于債券隱含CDS息差與收益率息差間大小關系的分析表明,當債券處于折價時,收益率息差低于債券隱含CDS息差;當債券處于溢價時,收益率息差高于CDS息差。可見,CDS息差與資產互換息差或Z-息差之間的基差在債券處于折價時存在正向偏差,在債券處于溢價時存在負向偏差。

除此之外,市場的其他供需因素、信用衍生品市場和現貨市場的交易成本差異、流動性溢價、日算函數與付息頻率、累計利息等因素都可能會影響CDS-債券基差,具體影響應視情況而定。

(二)基于CDS息差與信用利差偏離的投資策略

由于以上諸多因素,CDS息差與債券信用利差會出現偏離,兩者的差額被稱為CDS-債券基差(CDS-Bond Basis)。信用交易的一種常見策略便是基差交易(Basis Trade):當CDS息差顯著低于債券息差時,可以通過同時購買債券和CDS保護來獲取息差收益(假設對手風險很小),這種策略稱為CDS-債券的負基差交易(Negative Basis Trade);當CDS息差顯著高于債券息差時,可以做空債券同時賣出CDS保護來獲取收益,這種投資策略被稱為正基差交易(Positive Basis Trade)。

結論與啟示

債券和CDS是國際信用市場中的基石性產品,是許多投資策略和風險管理手段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債券和CDS之間實施的基差交易就是一種常用的投資策略,而資產互換、國債對沖信用債等手段在交易風險管理中已被廣泛應用。雖然與結構化信用衍生品等復雜產品相比,債券和CDS相對簡單,但在國際信用市場上基于這兩種產品的交易和管理已形成豐富而精細的知識和經驗體系,本文論及的債券和CDS的信用利差,在信用產品的投資、交易、風險管理、業務管理領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探討的分析方法和理念,對于我國信用市場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例如,CDS-債券基差交易就可以在我國應用,在實施中對基差的分析可以借鑒本文的一些思路。本文論及的一些金融技術應用,如資產互換、可轉債套利、結構化信用衍生品等,在我國信用市場尚未出現,但從發展的眼光來看,仍值得我國金融機構學習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張海云,景興宇,潘慧峰.CDS:中國式創新[J].新財富,2010(10): 118-121.

[2]Wit, J.D.. Exploring the CDS-Bond Basis[R], National Bank of Belgium, 2006.

作者單位:周大勝 興業銀行投資銀行部

張海云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戴曉淵 興業銀行投資銀行部

責任編輯:牛玉銳 羅邦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欧美成人日韩|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五月天综合|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99re精彩视频| 日韩精品资源|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91无码国产视频|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69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色婷婷| 成人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香蕉| 亚洲天堂久久久| 久久久久夜色精品波多野结衣| 青青草久久伊人| 亚洲视频二|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91成人免费观看| 久久成人免费|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成人综合网址| 国产91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区|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叼嘿视频免费看|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国产青榴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色亚洲成人| 日本一区高清| 欧美视频在线第一页| 无码aaa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国产精品美乳| 色综合五月婷婷|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天天综合色网|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日韩专区欧美|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AV熟女乱| 亚洲天堂免费|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婷婷色中文|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国产毛片不卡|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99精品国产电影| 五月激情综合网| h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天天爽免费视频| 成人夜夜嗨| 国产精品香蕉|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美女一级毛片无遮挡内谢| 高清码无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