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抗日根據地生產展覽會的興起及其運作模式

2014-05-04 07:37:16萬立明
江蘇社會科學 2014年2期
關鍵詞:生產

萬立明

抗日根據地生產展覽會的興起及其運作模式

萬立明

舉辦生產展覽會是中共在抗日根據地創造出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促進生產建設的辦法。陜甘寧邊區最早舉辦且次數最多,進而推廣到其他抗日根據地,并逐步常態化、制度化。黨和邊區政府逐漸摸索出一套卓有成效的運作模式,包括舉辦生產展覽會的前提條件、組織和制度保障、重要保證、重要策略和核心目的等。這五個方面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也是生產展覽會有效運作的基礎。這是中共領導新民主主義經濟、文化建設的重要實踐,對今天仍有諸多啟示和借鑒。

抗日根據地 生產展覽會 運作模式

舉辦生產展覽會是促進經濟發展、技術推廣和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為發展經濟、保障供給,抗日根據地政府積極舉辦了各類生產展覽會。近年來,關于陜甘寧等抗日根據地的生產展覽會,已經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大多局限于展覽會對邊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就抗日根據地生產展覽會本身系統、全面的研究卻并不多見。實際上,抗日根據地在不斷實踐中逐漸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產展覽會的運作模式,對今天仍然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抗日根據地生產展覽會的興起

舉辦生產展覽會是一個教育和動員群眾且群眾樂于接受的好辦法。1938-1939年,生產展覽會率先在陜甘寧邊區產生并得到初步發展。1938年1月舉辦的延安工人制造品競賽展覽會便首開先河。這次展覽會由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陳云、李富春等43人親自倡導和贊助,他們簽署的《緣起》中闡明辦展的宗旨是:“為更廣泛地動員和鼓勵戰時生產,提高工人的熱忱和紀律性,獎勵改良生產技求和生產工具,促進國防經濟建設,完成工人階級在國防經濟建設中,在民族自衛戰爭中的任務。”[1]正義:《延安工人制造品競賽展覽會志》,《新中華報》1938年1月10日。

1938年8月30日,陜甘寧邊區政府主席團決定“由建設廳組織一次生產展覽會”,并宣布“為了辦好這次展覽會,主席團捐款1800元作為展覽和獎勵之用”。同年9月15日,正式公布《籌備陜甘寧邊區農產競賽展覽會計劃綱要》和展覽會宣傳大綱,并指出舉辦農展會是“為了獎勵邊區農村生產,改善人民生活,保證戰時糧食自給,以爭取持久抗戰的最后勝利”[1]方悴農:《情系三農七十年:方悴農文集》,〔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頁。。經過近半年的精心籌備,農產競賽展覽會于1939年1月正式舉行,但此時的群眾并不十分認可和接受,“竟把農展會當作怪物展覽會來看待。所以在征集展覽品時,發生了許多不應有的困難”。最終,群眾“知道農展會誠然不是什么‘怪物’農展會”,“倒是最普遍的生活必需品”[2]武衡主編:《抗日戰爭時期解放區科學技術發展史資料》第2輯,〔北京〕中國學術出版社1984年版,第137頁。。

1939年4月,中共中央為提倡邊區工業生產,確立抗戰經濟建設,決定在延安舉行邊區工業展覽會,“使薈萃一堂,作有計劃有系統有教育意義的陳列,希望它能提高邊區工業志趣,完成國防經濟建設,使物質落后的邊區,可以加速進步,成為更有力的抗日根據地”[3]康白:《邊區工業展覽會》,《新中華報》1939年4月28日。。同年8月,陜甘寧邊區政府為了檢討與總結一年的成績,并用以策動將來起見,決定舉辦大規模的邊區第二屆農工業展覽會。因此,1938至1939年間,在中共中央和陜甘寧邊區政府的推動下,舉辦生產展覽會已成為邊區經濟建設的一個重大措施,并逐步走向常態化、制度化。

陜甘寧邊區生產展覽會的成功舉辦產生了巨大的示范效應,因而不斷向其他抗日根據地擴散。例如,晉冀豫邊區于1940年“九一八”紀念日舉了行生產展覽會。晉察冀邊區最早的生產展覽會是1941年5月3日舉行的冀中土貨展覽會,目的是要發展土著工業,以土貨代替仇貨[4]《冀中各界舉行抵制仇貨擴干會并舉行土貨展覽會》,《晉察冀日報》1941年6月22日。。晉綏地區舉辦的第一個生產展覽會是1941年7月1日舉辦的紀念“七七”展覽會,其中包括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生產建設方面和工業方面的成績[5]中國革命博物館編:《解放區展覽會資料》,〔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201頁,第1頁。。華中地區于1944年開始才有生產展覽會的舉辦,而且都是戰斗與生產的內容同時展覽。例如,1944年的新四軍三師七旅“八一”戰利品及生產品展覽會、新四軍“優”字部隊舉行的戰斗學習生產展覽會、淮南蘇皖邊區戰斗生產展覽會等。

據不完全統計,各個解放區總共舉辦有193個展覽會,其中數量最多的首推工農業生產建設展覽,共有68個。陜甘寧邊區舉辦的展覽會多于其他地區,計有74個,占整個解放區展覽會的三分之一強[6]中國革命博物館編:《解放區展覽會資料》,〔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201頁,第1頁。。抗日根據地舉辦生產展覽會的基本情況詳見如下三表:

表1 抗日根據地舉辦生產展覽會數量統計

表2 抗日根據地各年度舉辦生產展覽會數量統計

從表1來看,陜甘寧邊區舉辦的次數最多,其次為晉冀魯豫邊區。陜甘寧邊區舉辦的數量占總數的42.6%,從而說明中共中央所在地的陜甘寧邊區經濟建設卓有成效。從表2來看,各年度舉辦次數起伏較大。1938-1941年,生產展覽會興起后數量穩步上升,而1942年因遭遇嚴重經濟困難僅有兩次。隨著大生產運動的開展,此后數量又開始迅速增加,至1944年舉辦次數達到最高。表3(見下一頁)統計的是抗日根據地舉辦的較為重要的生產展覽會。從地區來看,陜甘寧邊區舉辦的大型展覽次數最多,時間也較早,但處于敵偽夾擊且戰斗又十分頻繁的華中地區,一般多為中小型展覽會。從內容上看,絕大多數展覽會直接以“生產展覽會”為名,有些則工農業展覽會分開舉辦,還有些把戰斗和生產展覽融合在一起。另外,許多邊區都是第一屆、第二屆甚至是第三屆生產展覽會連續舉辦,明顯已經趨于常態化和制度化。

二、抗日根據地生產展覽會的運作模式

綜觀抗日根據地舉辦的各類生產展覽會,不難發現,黨和政府在不斷的實踐摸索中,在生產展覽會的舉辦逐步制度化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運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表3 抗日根據地舉辦的重要生產展覽會一覽

1.黨和邊區政府的推動與層層動員是抗日根據地舉辦生產展覽會的重要前提

中共各級領導人和邊區政府極為重視,倡導、發起舉辦生產展覽會,并給予必要的指導。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農業競賽展覽會開幕典禮上指出“我們一面戰斗,一面生產,一定能夠戰勝敵人”[1]武衡主編:《抗日戰爭時期解放區科學技術發展史資料》第2輯,第138頁。。對于陜甘寧邊區第二屆農工業展覽會,毛澤東認為“只有熱心還不行,還有力求進步,今年的展覽會就有進步”。林伯渠則認為“這次展覽會是測量邊區在經濟建設上的成績的尺度”[2]《毛澤東同志講演詞林伯渠同志講演詞》,《新中華報》1940年2月3日。。1943年7月17日,陜甘寧邊區政府發出“關于籌備展覽會的指示信”,決定本年秋收后舉行全邊區的公私生產展覽會,并對展覽時間、內容及籌備辦法等作了具體說明[3]陜西省檔案館、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編:《陜甘寧邊區政府文件選編》第七輯,〔北京〕檔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279-286頁,第356頁。。毛澤東還親自參觀了這一屆的農工業生產展覽會,并與勞動英雄親切交談。1944年9月17日,陜甘寧邊區政府又制訂關于今冬展覽會籌備辦法,對具體辦法、分區展覽會、展覽品征集等進行了詳細說明[4]陜西省檔案館、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編:《陜甘寧邊區政府文件選編》第七輯,〔北京〕檔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279-286頁,第356頁。。

另外,根據地的各級黨政軍機關是展覽會的重要的發起和主辦機構(見表3),它們積極推動,并層層動員,向下級組織發出參展通知和征集陳列品綱要。籌備陜甘寧邊區農業競賽展覽會時,就要求“各機關團體總動員,召開各種會議從政治上組織上去動員廣大的群眾熱烈的參加這個競賽會”[5]《陜甘寧邊區農產競賽展覽會宣傳大綱》,《新中華報》1938年9月15日。。舉辦陜甘寧邊區農產競賽展覽會的指示到安塞后,該縣在助理員聯席會上布置了工作,不僅收集農作物,也收集農家一年中所用的農具一套送會展覽[1]吳力永:《安塞準備農產競展會》,《新中華報》1938年10月5日。。由此可見,中共領導人的重視,邊區政府的推動和指導、基層組織的積極動員,這是抗日根據地生產展覽會舉辦的首要條件。

2.設立籌備機構和擬定辦展規劃是舉辦生產展覽會的組織和制度保障

為保證展覽會能順利舉行,主辦方設立籌備機構專司其職。延安工人制造品競賽展覽會籌備委員會分設主任、征集、保管、布置、招待五個委員。陜甘寧邊區農業競賽展覽會的籌備機構則分工具體,職責明確,對以后及其他抗日根據地籌辦展會起到示范作用。首先,在邊區一級組織農展籌備委員會,擔負各項工作。在縣市一級則組織“征集參加競賽物品委員會”。籌委會總攬、領導全籌委會事宜。下設三股,總務股、設計布置股和宣傳動員股,各股又分設若干組[2]《籌備陜甘寧邊區農產競賽展覽會進行計劃綱要》,《新中華報》1938年9月15日。。山東省戰工會要求各縣成立生產展覽會管理委員會,由縣長、科長和熱心生產的人士(11人至17人)組織之,下設搜集保管組、評判組、宣傳組、會場布置及招待組[3]《戰工會號召各縣舉行生產展覽會》,《大眾日報》1941年9月13日。。因此,籌備機構分工明確,承擔起展前及展中的各項工作,包括征集、保管、布置和宣傳等,從而保證展覽會的順利進行。

此外,主辦方還會同籌委會擬定詳盡的辦展規劃,其中展品征集是籌備工作的重點,規劃中對此尤為重視。1938年9月15日,陜甘寧邊區建設廳發布《籌備邊區陜甘寧農產競賽展覽會進行計劃綱要》和《宣傳大綱》,對舉行全邊區農產競賽展覽會的意義與作用及籌備的組織、宣傳、動員工作等進行了詳細說明。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為籌備1941年8月舉行的工礦生產品展覽,特發布展品征集辦法,對征集單位、展覽品之標準、展覽品之種類及裝置與標簽規定、展覽品之征運及送還等進行了詳細規定。1944年6月17日,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公布《晉察冀邊區生產展覽會展覽品征集辦法》,規定了展覽品征集種類及數量、展覽品需附具說明書、難以久存之農產品征集辦法以及展品,應由各級生產委員會負責搜集,并按市價購買。征集到之展覽品,由縣實業科負責整理、保管、展覽、運輸等[4]中國革命博物館編:《解放區展覽會資料》,第245-246頁,第280頁。。同年9月17日,陜甘寧邊區政府發布“關于今冬展覽會籌備辦法的決定”,該辦法分為總則、邊區展覽會籌備辦法、分區展覽會展覽品征集等四大部分[5]《陜甘寧邊區政府文件選編》第八輯,第356-360頁。。可見,主辦機構發布辦展的具體方案,對于展覽會的成功舉辦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3.會址選擇的靈活性、展覽形式的多樣性、直觀性是成功舉辦生產展覽會的重要保證

根據地的物質條件極其艱難,舉辦展覽會時無法再另外新建會場,因而靈活選擇會址,如政府的禮堂、學校的課堂、機關的窯洞或臨時搭起的布篷等。延安工人制造品競賽展覽會是在抗日軍政大學內舉辦的,邊區農展會會場一部分設在山坡上的石窯洞里。留守兵團直屬隊舉行的生產展覽會設在八路軍大禮堂。陜甘寧邊區舉辦第三屆農工業生產展覽會時,新建了一個22孔石窯作為會址,并借用一座大禮堂,另外再動工搭筑相當于20孔窯洞的布篷數座[6]《邊區生產展覽會月內開幕》,《解放日報》1943年11月19日。。綏德分區生產展覽會地點設在綏德師范學校內。還有利用廟會、騾馬大會的時機,組織流動展覽。如,1945年3月15日,晉冀魯豫地區黎城縣在西頂山農具廟會上舉行紡織展覽,以推動全縣的紡織運動[7]中國革命博物館編:《解放區展覽會資料》,第245-246頁,第280頁。。因此,會址選擇靈活多變,因地制宜,從而克服了根據地條件不利的限制。

抗日根據地生產展覽會的舉辦形式多樣。許多根據地舉辦的生產展覽會既有全區性或綜合性的,也有地方性或專題性的。例如,陜甘寧邊區舉辦過第二屆農工業展覽會、第三屆農工業生產展覽會和建設展覽會等全區性、綜合性的生產展覽會,也辦過光華農產展覽會、紡織品展覽會和婦紡展覽會等地方性或專題性的生產展覽會。許多展覽會還采用總展與分展相結合。例如,陜甘寧邊區第三屆農工業生產展覽會分總展和分展兩大部門陳列,總展陳列邊區各種生產事業總的情景,分展有中直、軍直、留直、邊區系統之機關生產展覽部,綏德分區展覽部,延屬分區展覽部,關中、隴東、三邊等分區展覽部[1]《邊區生產展覽會盛況空前》,《解放日報》1943年12月4日。。

另外,展覽會上用具體實物并配以圖表同時進行展示,并有專業人員進行講解,大大增強了展覽的直觀性。如陜甘寧邊區首屆工業展覽會“滿置掛了很多的各種比較統計和其他說明的圖表,從這些圖表上面我們可以詳細的看到更加明了于邊區工業一般的概況”[2]葉瀾:《邊區工業展覽會參觀記》,《新中華報》1939年5月16日。。第三屆農工業生產展覽會有開荒面積統計表、耕地面積統計表、植棉統計表、集體勞動與個體勞動成績比較統計表等近百幅,這些統計表格為了便于群眾觀覽,數字均以實物標明,注解悉用中國字碼[3]《邊區生產展覽會盛況空前》,《解放日報》1943年12月4日。。中直軍直生產展覽會的展覽室四壁張貼各種圖表,如農業生產之總數字,如紙廠質量增高之繪圖,如各機關豐衣足食比較圖,如各機關糧食節省之比較表格等,圖表設計、色彩,均別出心裁,頗得觀眾稱道,總計各種圖表有118種之多。各色照片共達138幅。各種連環畫共8套[4]《中直軍直生產展覽會閉幕》,《解放日報》1943年11月20日。。陜甘寧隴東分區首屆生產展覽會專門“聘請7個畫家,突擊了34天,獲得美麗而又嚴整的統計圖表70余張,連環畫四大套50余件,大畫4幅,物產分布圖、首長像等10余幅,連軍隊系統和抗大的,總在200幅左右”[5]中國革命博物館編:《解放區展覽會資料》,第80頁,第256頁。。因此,實物配圖表的方式直觀生動,提高了參觀者觀展的興趣,吸引了大批群眾前來觀摩、觀展。

4.精英指導與民眾參與、展示成績與獎勵先進相結合是舉辦生產展覽會的重要策略

首先,抗日根據地展覽會的發起、籌備和舉辦都是在精英指導下完成的。生產展覽會籌備委員會即由相關專家所組成,并得到各級黨政領導的關懷和指導。例如,陜甘寧邊區首屆工業展覽會籌備會的主要負責人陳康白是留學德國的有機化工博士,時任延安自然科學院副院長。陜甘寧邊區農展會及第二屆農工業展覽會的主要籌備人李世俊為農學家,時任陜甘寧建設廳技術室主任。陜甘寧邊區建設展覽會的籌備委員會是由陳云、李富春、賈拓夫、周揚、高長久、羅邁等23人組成,羅邁,高自立為正副主任[6]陜西省檔案館:《陜甘寧邊區政府大事記》,〔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211頁。。同時自下而上的展品征集及觀眾的組織都需要根據地廣大民眾的參與。毛澤東就指出“老百姓從幾百里拿來一包兩包面送來展覽,這對打日本有大道理,這是老百姓同志的熱心”[7]《毛澤東同志講演詞林伯渠同志講演詞》,《新中華報》1940年2月3日。。第三屆農工業生產展覽會在籌備時,“各種展覽品現正陸續向延安會址集中,籌備處應接不暇,正式登記者已達數千件”[8]《邊區生產展覽會盛況空前》,《解放日報》1943年12月4日。。更多群眾則是積極去展覽會現場參觀。陜甘寧邊區第二屆工農業展覽會“參觀的人群像無數股洶涌的洪流,從四面八方奔騰的向會場涌進”,“最多的還要算是從附近各地跋涉前來的工農群眾。……他們踴躍的先將一包包一件件的生產品送來展覽,現在又懷著滿腔的熱情,喘喘的趕來會場,要親自參觀一下”[9]郁文:《邊區第二屆農工業展覽會參觀記》,《新中華報》1940年3月8日。。

其次,根據地展覽會在展示邊區生產建設成績的同時,還對展品進行評定,以獎勵先進,并表彰勞動模范。例如,延安工人制造品競賽展覽會結束時,經評判委員會評定,評出團體獎、個人甲等獎、個人乙等獎、個人丙等獎等,共有100多人次獲獎。陜甘寧邊區農業競賽展覽會給予“特將每名發給獎旗、獎狀、獎章及各種農具和衣著用品等”,其他還有頭獎、二等、三等和四等,“受獎農民2000余名”[10]《農展勝利完成,受獎農民二千余名》,《新中華報》1939年2月25日。。陜甘寧邊區第二屆農工業展覽會時,獲獎的勞動英雄達3000千余名。翼太區工農業生產展覽會共計發獎金1022元及彭副總司令所置之榮譽獎狀300張,“聯辦”所制之特種獎狀500張[11]中國革命博物館編:《解放區展覽會資料》,第80頁,第256頁。。有時,生產展覽會與勞模英雄大會同時舉行。如,陜甘寧隴東分區首屆生產展覽會及勞動英雄大會同時開幕,展覽會閉幕時,開了勞動英雄和模范生產工作者的給獎大會,隴東分區勞動英雄84人得獎。陜甘寧邊區第三屆農工業生產展覽會與第一屆勞動英雄及模范工作者代表大會同時開幕閉幕,勞動英雄及模范生產者代表共200余位。1943年12月8日,毛澤東參觀生產展覽會后,還邀請吳滿有、孫萬福、劉玉厚等17位勞動英雄座談[1][5]《毛主席參觀生產展覽會與勞動英雄親切交談》,《解放日報》1943年12月13日。。晉西北第二次生產展覽會與勞動英雄大會同時開幕。此次錄取之勞動英雄為105名。行署撥款五萬元購置獎品[2]吳力永:《安塞準備農產競展會》,《新中華報》1938年10月5日。。展品的評獎和勞模表彰,為群眾樹立了學習榜樣,對邊區群眾產生極大激勵作用,紛紛展開勞動競賽。

5.技術傳播與社會動員是舉辦生產展覽會的核心目的

一方面,通過優質產品和新技術的展示以及參觀者與專業人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溝通,生產展覽會成為根據地經驗交流與技術推廣的重要平臺,最終推動了生產建設的發展。如,陜甘寧邊區建設廳就明確指出,籌劃農展會是“探求怎樣來改進邊區的農業,使落后的農業日益前進化、科學化”[3][7]中國革命博物館編:《解放區展覽會資料》,第205頁,第208頁。。農展會“自始自終都抓緊了各縣農民代表,對他們灌輸改良農業和手工業的知識”[4]武衡主編:《抗日戰爭時期解放區科學技術發展史資料》第2輯,第138頁。。1943年12月,毛澤東參觀生產展覽會后,與勞動英雄代表座談時“不斷鼓勵他們,要將這些經驗在群眾中廣泛宣傳,以求得這些經驗成為指導全邊區人民合作生產的方針”[5]。在陜甘寧邊區建設展覽會批評簿上,許多人寫道:“從這里可以得到一次很好的學習”,“這樣對于今后的實際建設工作及學習政策等等都有莫大的意義”[6]《展覽會拾零》,《解放日報》1945年1月1日。。晉西北第二次生產展覽會要求“有計劃的搜集這些經驗,交流這些經驗,經過他們(勞動英雄)向廣大的農村、作坊和工廠,進行宣傳、介紹和推廣”[7]。晉綏邊區戰斗生產展覽會開幕后,參觀者表示“一定要把這些好的經驗,好的辦法帶回去”。因此,通過展覽會上的觀摩和交流,激發了參觀者學習新技術的熱情,有力地促進了根據地的技術推廣。

另一方面,邊區舉辦各種類型的生產展覽會,是為了配合動員民眾這一中心工作,因而通過實物展覽、展品評獎和勞模表彰等,使邊區群眾勞動熱情高漲,推動了邊區群眾積極生產。例如,延安工人制造品競賽展覽會要使延安每個工友“積極的生產著”,在參觀意見簿中不少人留言說“要更努力下去”。陜甘寧邊區農產競賽展覽會的宣傳大綱也指出“動員全區一切抗戰力量保衛邊區、保衛西北,是邊區人民的中心任務”[8]方悴農:《情系三農七十年:方悴農文集》,第28頁。。燕京大學班威廉教授參觀中直、軍直第二屆生產展覽會后留言“一個無可比擬的起政治領導作用的范例”,許多機關工作人員也表示“明年我們一定要趕上別的機關,拿幾樣成績來比賽比賽”[9]《中直軍直生產展覽會閉幕》,《解放日報》1943年11月20日。。1943年12月,毛澤東與勞動英雄代表座談時指出:“我們的同志學會了……獎勵勞動英雄,組織生產展覽會,發動群眾的創造力和積極性。”[10]武衡主編:《抗日戰爭時期解放區科學技術發展史資料》第3輯,第214頁。由此可見,生產展覽會廣泛而有效地動員了群眾,提高了群眾的勞動熱忱,從而推動了根據地生產建設的發展。

這五個方面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缺一不可,也是生產展覽會有效運作的基礎。這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經濟和文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共領導經濟、文化建設的重要實踐,對今天仍可提供許多有益的啟示和借鑒。

〔責任編輯:肖波〕

萬立明,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200433

猜你喜歡
生產
讓安全生產執法真正發揮震懾作用
我國夏糧生產喜獲豐收
熱軋雙相鋼HR450/780DP的開發與生產
山東冶金(2022年2期)2022-08-08 01:50:42
用舊的生產新的!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S-76D在華首架機實現生產交付
中國軍轉民(2017年6期)2018-01-31 02:22:28
生產管理系統概述
消費導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3
全面生產維護(TPM)
中國制筆(2017年2期)2017-07-18 10:53:09
反生產行為差異化治理策略
現代企業(2015年4期)2015-02-28 18:48:06
安全生產重于泰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国产美女精品在线| 一级在线毛片| 老色鬼欧美精品| 日韩无码白|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国产在线麻豆波多野结衣| 免费va国产在线观看| 999福利激情视频|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色爽网免费视频|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毛片手机在线看|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国产精选自拍| 日韩成人午夜| 亚洲天堂首页| 青青草综合网| 99re精彩视频| 亚洲高清无码精品|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网|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日韩专区欧美|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亚洲成人播放|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国产网站在线看|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免|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国内精品视频区在线2021| jizz国产视频|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国产永久在线视频|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爽爽影院十八禁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 18黑白丝水手服自慰喷水网站|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在线中文字幕网| 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国产福利拍拍拍| 先锋资源久久|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影院|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综合网|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欧美极品| 青青青草国产|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精品香蕉|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色噜噜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