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志平
摘 要:中學階段數學知識內容多,遺忘率高是當前教與學的一個突出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經過多年的教學探索,從理論上和實踐上對數學知識的識記與保持有比較成熟的看法。本文從“充分感知,獨立探索”、“ 有意識記與無意識記”、“ 數學知識的保持”等幾個方面來進行探討。
關鍵詞:數學知識;識記;保持;有意識記;無意識記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381-02
中學階段數學知識內容多,遺忘率高是當前教與學的一個突出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經個人多年的教學實踐,對數學知識的識記與保持,提出一些看法。
一、充分感知,獨立探索
識記是保持的前提。在知識的初步識記階段,應盡可能讓學生充分地、反復地感知,特別是加強學生活動的獨立性與主動性,借以形成比較深刻的映象和鞏固的聯系,產生良好的識記效果。
又如有某些學生錯把函數分成奇函數與偶函數兩大類,而忽視了非奇非偶的存在,因為課本與復習資料都只有奇函數、偶函數的定義,而非奇非偶則只在少量練習里出現,時間一久,就遺忘了。因而在講授奇函數、偶函數的同時,一定讓學生獨立探索有沒有非奇非偶函數存在,讓他們舉大量實例。還可以再進一步提出有沒有既是奇函數,又是偶函數的函數,能否舉出實例?(僅有一個f(x)=0)只有這樣,經過充分感知,經過獨立探索,知識才能經久不忘。
二、有意識記與無意識記
有意識記是指在教學時就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識記任務與要求,有了明確的目的、意圖,就能調動識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收到較好的識記效果。我們天天走的的樓梯,往往答不出有多少級,這是由于沒有打算記住它的原故。我們知道一次識記的對象越少越好。若要記的東西太多,就會什么都記不住。因此不要濫用有意識記,應從教材中精選出最必要、最基本的部分,向學生提出識記的要求。
同時要發揮無意識記的作用。一般在掌握知識的前期,無意識記常居于重要的位置。通過教師形象、生動、有趣的講述,或學生主動、獨立的探索,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知不覺中,記住很多東西。
三、數學知識的保持
(1)在理解基礎上進行識記
例如三角函數在各個象限的符號,一般有三種記憶的方法,其一是總結為口訣,正弦:上正下負;余弦;右正左負;正切;正負相間。其二是歸結為一個圖:其三是根據xy在各個象限的符號來確定。前一、二種總有一定的優點,但仍屬不理解的死記,時間一長,印象淡薄之后,正弦與正切,或正弦與余弦混淆了,這種識記方法適得其反。而等三種,只要根據定義和x,y在各象限的符號,就肯定可以記住而且保證正確,所以充分依靠理解的識記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好的識記。
(2)概括規律加強識記
通過學生對知識進行小結,概括出規律,比較異同,對公式給予具體意義或幾何解釋等都能加強識記效果。
例如立幾中,線線、線面、面面間一系列判定、定理如果理清了這樣一個脈胳膊,概括出規律,即:通過線線的平行或垂直關系得到線面的相應關系,通過線面或線線的關系得到面面的相應關系,這就是一系列判足定理;而通過面面關系得到線線或線面的相應關系,這就是一系列性質定理。這樣對定理的條件與結論、定理之間的關系,哪些是判定定理,哪些是性質定理,就很清楚了。
對于相近的公式、概念,如:和角公式:Sin( )=Sin ,cos( )=cos cos -Sin Sin ,經過觀察異同,概括出,正弦:異名同號;余弦:同名異號。又如中位線與中線前者是中(點)至中(點),后者是頂(點)至中(點)。這對加強識記,減少混淆是很有作用的。又如對公式 給予具體意義;左邊是n+1個相異元素中取K個的組合數與含某特定元素的組合數。對于公式 給予幾何解釋“半弦不大于半徑”,公式便容易記住了,理解也加深了。
有時還可以人為地找出聯系,加強識記。如:3.1416可用“山頂一獅一鹿”來記憶等。
(3)在應用中加強記憶
數學中的某些概念,性質,公式,我們可以通過解題,應用中加以記憶。
我們可以看到,在式子的變形過程中,應用了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升冪公式、積化和差公式,從而也加深也對這些公式的記憶。
(4)通過特例、記憶一般規律
某些公式容易記錯,而又不容易推導,這時可以用特例驗證以達到準確記憶的目的。
如歐拉公式F+V—E=2學生難記住的是等式左邊到底是面數+頂點數—棱數還是棱數+面數—頂點數或其他,因為歐拉公式對任何簡單多面體都適用,取最簡單的四面體,面數4,頂點數6,馬上就可確定正確的公式是面數+頂點數—棱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