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華
有廉潔才有真孝道
文/肖華
東晉名將陶侃在潯陽做漁梁吏,食用官府的魚。他想到母親還在鄉下過著貧寒的生活,心里很是難過。一天,有一個部下出差,要路過母親居住的地方,陶侃就用陶罐盛了一點魚請他送給母親。不料母親不但不受,還將陶罐封上退回,并附信責備說:“汝為吏,以官物遺我,非唯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此事給陶侃以極大的教育,也影響了他一生。
如果不是母親的拒絕,讓其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今天拿公家一根針,明天就會牽公家一頭牛,最終一個人也會在牢獄中度過一生甚至失去生命,無法盡孝。作為一個擁有公權的人,其實廉潔奉公就是最大的孝道。
原江西省副省長胡長清曾不無“自豪”地說:“我是一個十足的孝子”,他這么說不是沒有“理由”的。胡長清工作很忙,但每年都要寫幾封信給岳父母;每次回來都會大盡孝道,買衣服、營養品,送岳父母上醫院檢查身體,忙得不亦樂乎。其岳父孫竹佰常說:“生活困難一些不要緊,只要為人厚道,厚道人天保佑。我的女婿長清一家也是受苦出身,長清也吃過不少苦,但長清為人厚道、孝敬老人,所以他才會有出息啊!”可是樸實、厚道的孫竹佰又哪里知道胡長清的這副簡樸、愛民、清正廉潔的樣子都只是裝出來給人看的。中央紀委的調查表明:僅僅從1995年5月至1999年8月,胡長清就先后收受、索取他人錢物折合人民幣544萬元,另外還有161萬元的財產不能說明合法來源。在擔任江西省副省長期間,胡長清平均每月受賄33萬元,每天收受的賄賂相當于五個農民一年的純收入。世世代代在田里刨食的老農民孫竹佰面對著他的“好女婿”如此的貪欲,哭瞎眼睛、氣絕身亡。
這些貪官,看似孝順,其實不然。一個人因為自己的貪腐,讓白發蒼蒼的老人傷心,甚至氣死,這還算什么“孝子”?在一則廉政公益廣告中,有一幅鞋墊的圖案,上面繡有“清正廉潔”四個大字。這是一位母親一針一線衲出來的,這樣的字包含著母親多少心血的愛呀,他們最大的希望就是看到兒子平安無事,可是有的貪官就是沒有看到父母這顆心。
1994年2月,時任重慶市交通局副局長的鄭道訪被破格提升為四川省交通廳副廳長、黨組成員,自從當了“大官”,在其家鄉重慶市長壽縣雙龍鄉引起了轟動。他的母親韓素清,一個一輩子辛苦勞作的農婦,成了惹人注目的人物。那些日子,她貧寒的家門被前來道喜的人踏破了門檻。但是她并沒有因此高興起來,反而為兒子擔上了心,她吃不好睡不好,嚷著要大兒子鄭道良寫信給鄭道訪,不要做這個官,怕的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韓素清老人一直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2000年4月,鄭道訪和妻子高家蘭、兒子鄭勤因收受賄賂、巨額財產來源不明先后被四川省人民檢察院依法逮捕。事情敗露后,其母還領著自己的小孫女每天在街頭擺攤,想賺點錢把兒子貪的錢還上,贖清他的罪過。可當鄭道訪母親在電視節目里看到鄭道訪受賄數額竟然超過1000萬元時,她的精神世界瞬間垮掉了,一口氣沒上來,當場就死了。當鄭道訪知道母親為己而死時,悲痛欲絕,熱淚縱橫:“我愧對九泉之下的白發老娘啊……”
這是令人動容和欷歔的一幕,但是很多貪官并沒有因此受到警醒,還是在走他們相同的路。原江蘇省鹽城高等師范學校校長左侗,因受賄被判刑七年,他在懺悔書中痛陳:“曾記得在鹽師新校區還未建設時,我母親就鄭重地告誡我‘做這件事一分錢也不要貪’,母親雖不識字,但她是一個對道德有很高要求的人,我一直很聽她的話,但這句最重要的話我卻遺忘了。”原重慶市北碚區區委書記雷政富案在開庭前五天,其76歲的老父去世,75歲的母親喻翠蘭一遍遍地說“做啥子官嘛”。
一個人一旦腐敗,不但會毀了自己,也會讓父母永遠帶著擔憂、傷心離開這個人世。一旦失去,很多東西都無法挽回、難以彌補,留給一個人的只能是永久的悔恨。“百善孝為先”,如果一個人讓父母無法安度晚年,這是最大的不孝。唯有廉潔,讓父母放心,才是真孝。貪官無孝子,有廉潔才有真孝道!
圖:王恒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