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瀅
是誰在施暴
文/李瀅
家庭暴力是什么
從心理學視角來看,家庭暴力是一種“施虐和受虐”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充滿強烈的聯結和情感交流。有些暴力行為,如精神暴力、性暴力很難界定,關鍵是受害者的內心體驗。
1999年,聯合國確定每年的11月25日為“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但時至今日,聯合國的數據顯示,全世界每18秒就有一名婦女受到虐待;據統計,中國2.7億個家庭中大約有30%存在家庭暴力,全國每年約有40萬個家庭解體,其中四分之一緣于家庭暴力;近兩來年,全國婦聯接到的家庭暴力投訴量近5萬件,年均增速為70%。
閃電再婚的翁虹參加節目說她的協議中有一條是不可以有家庭暴力,大知道原來翁虹前夫性格偏激曾出現家暴
臺灣藝人賈靜雯自從嫁給“富二代志浩后負面報道不斷,為了女兒的撫養賈靜雯更是自曝2006年慘遭家庭暴力而且對于孫志浩的行為,美國法院認定其已構成對賈靜雯身體及精神上的暴力行為。
2011年8月底,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妻子李金(Kim)在微博上曝光李陽對她實施家庭暴力,并公布了數張照片,引發熱議。2013年法院認定李陽家庭暴力行為成立,準予李陽和妻子離婚,李陽向李金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5萬元、財產折價款1200萬元。
2014年6月黃奕工作室發聲明,披露黃奕長期以來遭受黃毅清的家庭暴力,公布了兩張被家暴的照片、醫院的診斷書、黃毅清的保證書、公安局的驗傷通知書以及公安局案件接報回執單。
慧慧28歲,單身。她從小是在爸爸媽媽打架的陰影中長大的,記憶中,爸爸常常喝得爛醉回來,回來后就找各種茬打媽媽。每每這個時候慧慧都躲在角落里,嚇得發抖頭腦一片空白。善良的媽媽為了慧慧和家庭的完整,一直含屈忍辱委曲求全,但換來的是更加肆無忌憚的暴虐。
慧慧長大離開了家,她擺脫了父母那持續不斷的暴力場面,但無法擺脫的是內心對暴力的憎恨與無奈、對性別的不認同和對建立親密關系的恐懼?;刍塾憛捰腥耸┍?,但在學校她卻表現出很強的攻擊性,即使是工作了也常忍不住和同事、室友吵架;她討厭母親的懦弱,也恨自己是一個女兒身,在她的心里女人就是弱者;她希望擁有一份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可她又難以信任男人。她在痛苦和矛盾中煎熬著……
在大眾眼中常認為施暴者是冷酷無情的人,這其實只是一類施暴者。還有些施暴者在施暴之前、之時和之后都伴有強烈的情感,如恨、嫉妒、憤怒、內疚、無助等,只是這些情感最終都導致攻擊性很強的暴力行為。
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杰克森,選擇了200對有婚姻暴力的夫妻進行系統的觀察和長期追蹤。研究人員定期訪問這些夫妻,并在他們身上裝了心理反饋儀器,以測量他們的血壓、心跳。研究結果發現,施暴者可歸納成三類:
1.普通型:偶爾情緒失控,對自己的行為很后悔,會用語言或行動積極道歉,情況不太嚴重。如果施暴者能學習有效的溝通方式、合理的表達內心的負面情緒、找到適合的緩解焦慮的方法,輔以心理咨詢,都會有效控制施暴的行為;如果施暴者的行為沒有得到重視、施暴者因此獲益,或是夫妻雙方情感聯結的模式沒有改變,暴力行為很可能成為夫妻固定的溝通方式,此時再進行干預難度就更大了;
2.惡犬型:這類施暴者嫉妒心、占有欲強,外表強勢,大男子主義,認為女人就該順從、服侍男人,認為所有的錯都是伴侶導致的。與表面的強勢兇狠相比,他們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很依賴另一半,害怕被拋棄,所以用高壓的方式掩蓋內心的軟弱。
這類施暴者的婚姻暴力通常有三個階段,并不斷地惡性循環:a)壓力醞釀期:在這個階段夫妻雙方的關系越來越緊張,不斷有口角和冷戰發生;b)暴力暴發期:暴力一觸即發,施暴者在施暴時窮兇極惡,猛烈攻擊對方,直到對方受不了或是自己宣泄完了為止;c)悔過憐愛期:施暴后施暴者內心充滿恐懼,害怕對方離開,后悔自責,在語言和行為上道歉和討好,求得對方的原諒,夫妻度過一段短暫的甜蜜時光。也正是悔過憐愛期的存在,會給伴侶一種假象,讓她們覺得對方真的可以改過自新,兩人可以重新擁有親密恩愛的關系。
3.眼鏡蛇型:這類施暴者表現出兩面性,在外溫和友好,在家脾氣暴躁,在外忍讓和善,在家強權控制。他們很會控制自己,崇尚暴力和權威,喜愛刺激和掌控。他們的自尊極其脆弱,若受挫于人必加倍討回。他們普遍學歷和智商較高。心理試驗表明,這種類型的男人面臨暴力場面或危機情況時,血壓和心跳等生理反應不會出現明顯變化,并缺乏相應的情感反應。所以當他們施暴時很少會產生內疚、自責等心理,這也是最危險的。研究數據反映,這類施暴者的離婚率也很低,因為他能通過暴力和言語使妻子相信是她們自己有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里馮遠征飾演的醫生就是這種類型,人前受人尊敬,回家心狠手辣,妻子連逃脫都很困難。
氣質類型
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人的氣質類型可分為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和抑郁質四種。膽汁質的人興奮性很高,脾氣暴躁,性情直率,精力旺盛,情緒起伏大;多血質的人熱情、有能力,適應性強,喜歡交際,精神愉快,注意力易轉移,情緒易調整;黏液質的人平靜,善于克制忍讓,生活有規律,有耐久力,嚴肅認真,不夠靈活,注意力不易轉移;抑郁質的人沉靜,易相處,辦事穩妥可靠,能克服困難,敏感,易受挫,孤僻、疲勞不易恢復,不圖進取。
研究發現,膽汁質和抑郁質氣質類型的人容易使用暴力,他們都屬于情緒不穩定的類型。相比之下,膽汁質的人更易施暴,他們情緒更易激動、敏感、易怒,爭強好勝,控制性和攻擊性都更強。
人格特質
研究顯示,嚴重軀體施暴者存在一定的人格基礎,分裂樣、分裂型、邊緣型、依賴型及反社會型人格類型者更易施暴。分裂樣人格缺乏溫情體驗、情感淡漠,人際關系有明顯缺陷。分裂型人格除分裂樣人格特質外還表現出思想和言行怪異,孤僻退縮,過分沉湎于幻想或猜疑,常受病理性動機支配而沖動施暴,暴力程度嚴重。邊緣型人格和依賴型人格一樣,有高度的人際依賴,害怕并且極力避免被拋棄,最害怕伴侶提出分手,在感受到威脅時毆打虐待伴侶達到掌控目的。反社會人格的施暴者缺乏同情心,常伴有酒精濫用,暴力程度嚴重。
也有研究發現偏執型人格類型的人易施暴,他們缺乏安全感、焦慮、敏感、自我中心,容易對人產生敵意。在家庭關系中,他們很容易將一般的家庭矛盾升級為暴力。據媒體報道,翁虹的前夫伍偉杰在聚會上認識翁虹后就展開了熱烈的追求,有一次他坐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和十幾個小時的火車趕到西藏向她求婚,還把車開到懸崖邊說如果翁虹不同意就連人帶車沖下去。從如此瘋狂的求婚舉動中可以看到伍偉杰性格中非常偏執的一面,婚后出現暴力行為也就不足為奇了。
心理根源
家庭暴力的實施者本質上都是懦弱的,當他們的“心理按鈕”被觸發時,就把憤怒的矛頭指向比他弱小的伴侶,通過攻擊來宣泄挫折所帶來的失敗感。從成長背景來看,在充滿暴力的家庭中長大的人更容易在新的家庭關系中使用暴力。他們或許被虐待過或目睹過暴力場面,這讓他在內心積累了憤怒的情緒并學習了暴力行為,在成年后雖然憎恨暴力卻也習得了用暴力解決問題。
何偉成長在一個單親家庭,他媽媽一方面很愛他,對他有求必應;一方面又對他處處挑剔覺得他做得不好,有時候火氣上來了會直接扇他耳光。媽媽的愛讓何偉非常矛盾,他愛媽媽又恨媽媽,他需要媽媽依賴媽媽又恨不得離開媽媽甚至是攻擊媽媽。當他進入婚姻時,他也會不自覺地重演和媽媽的關系。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強迫性重復。每次當他覺得妻子控制他、讓他“忍無可忍”時就會打妻子,打完后他又很后悔,抱住妻子說:“你還愛我嗎?你是不是真的原諒了我?”妻子剛被打完往往不能馬上回應他,他無法承受沒有回應的焦慮,就像是被拋棄的感覺,又繼續打她,打完之后又痛哭、求妻子原諒,不斷地惡性循環。
眼鏡蛇型的施暴者,在成長過程中可能經歷過父親打母親、或是父母一起打他的情景,甚至家中有父母離異、男盜女娼、吸毒、酗酒等問題。他們從小身體和內心都飽受摧殘,被“磨礪”出一顆如石頭般冷酷無情充滿暴力的心,如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那個縱火燒樓的蒙丹。
組稿:成韻 chengyunpipi@126.com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