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霞 杜增利 李紅艷
河南煤化焦煤中央醫院門診大樓婦產科,河南焦作 200093
肝癌動脈介入栓塞和灌注化療術后的臨床護理管理
許小霞 杜增利 李紅艷
河南煤化焦煤中央醫院門診大樓婦產科,河南焦作 200093
目的 探討肝癌介入治療后的護理措施以及臨床效果。 方法 對本院收治的138例行介入治療的肝癌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措施,包括健康宣傳、基礎護理、用藥護理以及術后并發癥護理等,研究介入治療后護理干預對患者臨床治療的影響。 結果 患者的臨床表現顯著改善,心理負擔有所減輕。 結論 周密細致的介入治療后后護理對肝癌患者病情好轉起重要作用。
肝癌;介入治療;護理
原發性肝癌是我國最常見也是最難治療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介入放射學的迅速發展,經動脈介入栓塞和灌注化療術治療已成為目前對不能手術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已成為臨床共識。介入治療可以縮小腫瘤病灶,限制肝臟腫瘤的發展,降低肝臟癌細胞的活性。同時由于給藥方式直接,將藥物直接注射到病灶,藥物濃度高,療效快,但是,介入治療肝癌的護理工作對醫務工作者來說卻是一個嶄新的方向。為了使患者更好地配合醫生的介入治療,介入治療后的護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肝癌一般由肝硬化進展而來,肝臟處于代償和失代償的平衡范圍內,此時患者的身心精神狀態對自身的病情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介入治療后的護理干預對患者的恢復以及治療的臨床效果起較大的作用。現將本院近4年的臨床護理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所有納入的患者均為本院2009年6月~ 2013年6月收治138例肝癌患者,其中男性81例,女性57例,年齡40~75歲,平均47.23歲。患者均進行MRI、CT檢查,并結合AFP等輔助檢測,確診為肝癌。疾病分期:Ⅰ期患者28例,Ⅱ期患者53例,Ⅲ期患者57例。癌癥組織大小:3.5 cm×4.0 cm×4.5 cm~ 5.5 cm×5.0 cm×6 cm。手術時間為127~306 min,平均(192.6±28.3)min。
1.2 介入術后的護理管理方法
1.2.1 健康教育管理
1.2.1.1 體位 患者應保持仰臥位24 h,右腿平臥禁屈。對于穿刺部位,應采取鹽袋壓迫止血。一旦患者出現穿刺部位出血,應立即通知值班醫生,此時可采取臨時手壓法止血。
1.2.1.2 健康宣傳 向患者詳細講解術后的注意事項、術后可能會引發的并發癥以及該采取何種預防措施,只有讓患者對手術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使其增強信心。針對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宣講方式,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使其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從而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根據患者的理解能力、性格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康復指導。接受能力強的患者,不僅對其進行一般醫學知識的宣講,還可以宣講有關肝癌患者治療的病例、治療方案、護理措施等方面的知識。接受能力差、文化程度低的患者,需要反復、由淺入深地講解,同時強調術后配合治療的重要性。
1.2.1.3 用藥管理 護理人員應根據藥物的具體性質選擇合適的給藥方式。非注射給藥方式應按時提醒患者用藥。同時護理人員應對不同的藥物選擇合適的貯存方式。
1.2.2 術后并發癥的護理管理
1.2.2.1 疼痛的護理 1979年,WHO為“痛”下定義為“由造成或有可能造成組織損傷的各種刺激引起的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常伴有痛苦的心理、情緒的感覺”,由此可見,痛是主觀的、不愉快的感覺,伴有復雜的生理、心理活動。癌痛是惡性腫瘤患者常伴隨的一個痛苦癥狀。介入栓塞和灌注化療術后,由于栓塞或化療藥物使腫瘤組織缺血、水腫和壞死,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術后暫時疼痛,造成患者過度緊張、焦慮,常使疼痛加重,患者常因此認為病情加重,治療效果不好,心情消極,煩躁不安甚至拒絕合作。此時護士應懂得患者的心理,制訂相應的護理措施,給予正確的引導,告訴患者疼痛是介入治療的一種常見反應,煩躁會加重疼痛。患者疼痛時護士應觀察記錄疼痛的性質、程度、時間、發作規律、伴隨癥狀及誘發因素,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如聽音樂、看電視、談心等;并調整舒適的體位,指導患者應用松弛療法。對于疼痛要嚴格按照三階梯止痛法給予用藥,定時給藥,聯合用藥,并觀察記錄用藥后效果。
1.2.2.2 發熱的護理 發熱大多是由于化療藥物或栓塞劑注入腫瘤組織使瘤組織壞死,機體吸收壞死組織所致,一般在栓塞化療后1~3 d出現,通常在38℃左右,經過對癥處理后7~14 d可消退。對栓塞化療患者,術后3 d內測量體溫,4次/d,當腋溫>38.5℃時,應囑患者臥床休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室溫在18~ 22℃,濕度在50%~70%,并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熱量、高蛋白含豐富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鼓勵患者多飲水、湯、果汁等,選擇不同的物理降溫法,如冰敷、溫水或酒精擦浴、溫鹽水灌腸等,若無效則按醫囑使用解熱鎮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咀嚼片、復方氨基比林,必要時加用地塞米松等,高熱時患者應保持口腔清潔,注意保暖,出汗后及時更換衣服,不要蓋過厚的被子,以免影響機體散熱,遵醫囑給予補液和抗生素,記錄降溫效果,高熱致呼吸急促者給予低流量吸氧。若體溫持續>38.5℃,應給予抽血進行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
1.2.2.3 肝、腎臟毒性反應的護理 有些抗癌藥物如順鉑(DDP)對腎臟有較強的毒性,術前應向患者解釋清楚,術前1 d予輸液>3000 ml,術后3 d內應鼓勵患者多飲水,增加補液量,并適當應用利尿劑,監測腎功能、尿常規和尿量,保證每日入水量>3000 ml,尿量>2000 ml,堿化尿液,加速藥物從腎臟排泄,減輕毒性作用。
1.3 觀察指標
護理前后采用世界衛生組織制訂的患者生存質量中文版簡表(WHOQOL-100)評定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范圍包括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關系、環境領域。每個領域25題,最高得分125分,最低得分25分,得分越高表明生存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肝癌患者介入治療術后護理干預前后生存質量評分的比較
通過對肝癌患者進行介入治療以及相應的臨床護理,138例原發性肝癌患者的臨床表現顯著改善,心理負擔有所減輕(表1)。
表1 肝癌患者介入治療術后護理干預前后生存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肝癌患者介入治療術后護理干預前后生存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時間 心理領域 生理領域 環境領域 社會領域干預前干預后P 值5 8 . 3 ± 7 . 1 9 7 . 7 ± 1 2 . 2 < 0 . 0 5 6 2 . 5 ± 6 . 7 1 0 3 . 5 ± 9 . 4 < 0 . 0 5 6 0 . 9 ± 8 . 7 8 9 . 8 ± 1 0 . 0 < 0 . 0 5 6 4 . 2 ± 6 . 4 9 0 . 4 ± 1 1 . 3 < 0 . 0 5
2.2 術后并發癥情況
79例患者術后疼痛,指導患者應用松弛療法,其中44例患者經松弛療法疼痛大幅度減輕,35例患者護理措施有效,但效果不顯著后給予其止痛用藥后,疼痛有所減輕。
有82例患者術后出現發熱,經基礎護理措施無效后,及時給予患者解熱鎮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咀嚼片、復方氨基比林,必要時加用地塞米松等,其中80例患者體溫下降,2例患者體溫持續>38.5℃,對其抽血進行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后,根據結果給予其合適的治療方案,經治療后,2例患者體溫恢復正常。
肝癌是臨床上常見疾病,該病主要是由肝細胞以及肝膽管上皮細胞發生癌變導致的惡性腫瘤[1-2]。一旦發病就難以治愈,且該病通常發現于癌癥中期或晚期,常伴有一系列并發癥[3]。對于該病一般進行手術治療,但采取手術方法進行治療,患者術后容易出現并發癥[5-7],因此,在手術治療無法進行或不愿采取手術治療時,一般對其采取經動脈介入栓塞和灌注化療術治療[4]。
采用經動脈介入栓塞和灌注化療術治療肝癌后,患者經常出現一些手術并發癥。本研究著重對術后出現疼痛、發熱以及肝、腎毒性反應進行了處置和討論,但肝癌患者經動脈介入栓塞和灌注化療術治療后,還可能出現皮膚、黏膜損傷,骨髓抑制,呃逆等術后并發癥。對此,護理人員也應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8],以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
由于肝臟是人體藥物代謝的主要區域,因此許多藥物經過肝臟代謝后會產生一定的肝臟毒性,均能不同程度地損害肝臟,出現肝功能損害,故術前均應常規檢查肝功能,異常者先行護肝療法,術后繼續應用保肝藥物,如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阿托莫蘭、葡醛內酯、維生素C等[9]。在對原發性肝癌患者治療前,需進行充分的準備,并作好有效的心理疏導,治療后積極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能夠有效減少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原發性肝癌患者介入栓塞和動脈灌注化療術已成為不能手術切除或患者與家屬不愿手術切除以及肝癌術后輔助化療、術后復發等主要的治療手段之一。加強術后護理對提高患者介入治療的依從性,促進術后并發癥的康復,減輕患者的經濟與心理負擔,改善護患關系均有重要意義。
[1]劉蔚,胡宗鑒,李傳廳.120例原發性肝癌肝動脈化療栓塞術療效觀察[J].實用腫瘤學雜志,2004,7(1):33.
[2]楊華升,楊薇.原發性肝癌辨病論治淺談[A].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第十四次肝膽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上海:2010.
[3]王美春.患者版臨床路徑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09,31(11):1390.
[4]Galandi D,Antes G.Radiofrequency thermal ablation versus other intervention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Coch 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4,(2):CD003046.
[5]Solberg LI,Maciosek MV,Edwards NM.Primary care intervention to reduce alcohol misuse ranking its health impact and cost effectiveness[J].Am J Prev Med,2008,34(2):143-152.
[6]盧志國,牛久欣.肝癌疼痛的綜合治療[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0,6(l):52-53
[7]陳小玲.晚期肝癌動脈介入栓塞化療的護理[J].海南醫學,2004,15(3):90-91.
[8]王彥,王子軒,劉志梅.對肝癌介入治療中疼痛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5):424-426.
[9]羅燕玲,劉幼方,許紅璐,等.肝癌病人圍介入手術期的營養護理[J].現代護理,2002,8(12):970.
Clinical nursing management of liver cancer after arterial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and infusion chemotherapy
XU Xiao-xia DU Zeng-liLI Hong-yan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Outpatient Building of Henan Coal Chemical Industry Coal Central Hospital, Jiaozuo 200093,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nursing measures and clinical effect of liver cancer afte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MethodsThe targeted nursing measures were conducted in 138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in our hospital treated by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the nursing measures concluded health promotion,basic nursing,medication nursing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nursing.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as studied.Results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patients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and the psychological burden of the patients was reduced somewhat.ConclusionCareful nursing afte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condition.
Liver cancer;Interventional treatment;Nursing
R735.7
B
1674-4721(2014)03(c)-0131-03
2013-12-23本文編輯:許俊琴)
許小霞,女,1995年畢業于平頂山煤炭衛生學校,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