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生
(綏化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黑龍江 綏化152000)
中等職業學校的會計專業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課程體系,為培養初中級會計專業應用型人才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提倡培養學生“知識、技能和關鍵能力”理念的今天,畢業生的業務水平和企業人才需求的能力標準之間仍然存在著較大差距,進而引發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等一系列現實問題。
中職學校應該把學生培養成什么規格的人才?怎樣培養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就會計專業而言,應以培養具備會計崗位工作所需要的業務能力為目標。在培養規格上,要使學生既能動手操作、又能動腦分析,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技能,以適應會計崗位工作的需要。因此,強化專業知識教學與技能培訓是中職學校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
校內實踐教學通常以模擬實訓為核心。手工會計實訓內容包括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以及按會計要素分類的業務模型處理等幾個方面;會計電算化實訓內容僅限于通過較為簡單的賬套資料來熟悉軟件的各項功能操作。換言之,校內實踐教學的目標定位就是在學生掌握了基本會計理論后針對基本業務操作技能的訓練。
由于教學計劃、學時和學生認知過程所限,校內實踐教學橫向上不可能覆蓋多個行業的業務,縱向上也不可能達到與企業會計業務同等的復雜程度。學生對于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資金流、業務流、票據流缺乏實質性的認識和了解。因此,學生的業務素質與企業人才需求的能力標準之間矛盾的產生,問題的癥結不在于校內實踐教學本身,而在于人才培養鏈條上缺失了一個必要的環節——在企業業務環境中的學習過程。
校企合作是中職人才培養方案中普遍采用的實習實訓方式。學生到企業的生產車間進行頂崗實習,直接參與生產實踐。企業實習對于諸如機械、電子、汽車等理工類專業而言成效顯著。而會計專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它不適合于大批學生進入財務部門頂崗實習。會計專業學生到企業進行業務實習,主要事項包括:聽取企業概況介紹、咨詢問答、觀看會計人員處理業務、翻閱會計資料等。企業一般不安排學生進行頂崗實習,這導致了企業實習是學生以“看”、“聽”為主。因此,實習難以取得實質性效果。
由此可見,會計專業學生畢業上崗前僅僅掌握了基本理論框架和通過模擬訓練所達到的業務水平。所學知識和掌握的技能未經過在企業環境中進行再檢驗、再豐富和再提高的過程和體驗,難以達到企業用人的能力標準。而在招聘會計人員時一般都要求應聘者擁有實際會計工作經驗,由此反映出企業不愿為新人培訓付出過多的人力資源成本。
如何解決會計專業人才供需質量之間的矛盾?這需要在實踐教學方面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及關于在校與就業兩階段教學之比較。
后續實踐教學,是以學生上崗就業作為實踐教學的第二起點,將就業階段納入教學范疇,為學生提供針對性教學支持。這一階段不再由教師提出具體教學任務,而是學生在企業會計實務操作中首先遇到或發現問題,并通過遠程系統提交后由教師給予指導和解決,從而完成實踐教學從模擬實訓到企業實戰的延伸和拓展。這一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的人才培養觀念的局限,使實踐教學有了后續的、高效的銜接,最終達到中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所要求的培養目標。
后續實踐教學是職業教育理念的創新。改變人才培養以學校、學制和學時為限的觀念,以達到人才培養方案所設定的培養目標為宗旨。中職畢業生完成在校學習過程進入就業階段,并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而是真正向企業實踐學習的開始。在這個跨越的過程中學校的任務以及教師的職責就是幫助和引領。在業務方面指導學生及時、正確地解決實際工作中尤其是上崗初期所遇到的一系列問題,使學生的業務素質在企業環境中得到迅速提高,有效彌補學生的業務能力與企業人才需求標準之間的差距。
后續實踐教學與傳統培養模式的比較,如圖1所示。

圖1 后續實踐教學與傳統培養模式的比較
此外,后續實踐教學不同于企業實習。第一,實施的時間不同,企業實習屬于學生畢業前的教學項目;后續實踐教學是學生畢業后的教學項目。第二,學生的角色不同。企業實習時,學生僅限于觀看與模仿,很少有機會成為核心角色,親自進行會計業務判斷與處理;后續實踐教學階段,學生是實際的業務操作人員。
實踐教學分為兩個階段,即在校階段(第一階段)和就業階段(第二階段)。兩個階段實踐教學的比較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兩個階段實踐教學的比較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兩個階段的實踐教學是基礎與提高的關系。在校階段的任務是在掌握會計基本理論框架后進行的模擬實訓。就業階段是基于第一階段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并使其與具體的企業業務相結合的再檢驗、再豐富和再提高的過程。該階段擴展了實踐教學這一概念的外延,從教學的角度出發將學生就業階段視同業務實訓過程,并實施教學指導。
企業招聘會計人才要求應聘者具有會計工作經歷和經驗,目的是希望應聘者以最短的時間達到企業要求的能力標準。而中職畢業生在校學習期間僅僅進行了第一階段的模擬實訓,就業后通常要經歷一段時間的業務困難期,在此期間遇到各類業務難題和困惑,要求教師給予及時指導和幫助。針對這一階段的教學支持具有現實的必要性。
后續實踐教學與在校實踐教學之間具有高度的互補性,使畢業生由“半合格”狀態過渡到“合格”狀態。突破了中職實踐教學過程中長期無法解決的瓶頸問題。
實施后續實踐教學,需要學校與企業之間建立密切聯系。學校選派教師到企業接受專業實務與操作培訓,熟悉并掌握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和業務流程。同時,聘請典型行業企業的資深會計人員到課堂指導學生實習實訓,解答上崗畢業生遠程提交的業務問題。這些疑難問題經過教學系統反饋并分類整理和匯編后,成為重要的教學資源。與模擬實習資料相比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專業課教師對來自企業一線業務的教學資料進行系統研究,并以此為基礎開發校本實訓課程或實踐教學科研項目。
因此,這種“以學促教”、“以需促教”的模式將推動專業教師的業務素質不斷提高,促進實習實訓水平進一步與企業實務接軌,此項措施將會對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產生深遠影響。
后續實踐教學的實現,需要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的支持。當前網絡與移動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促使傳統的學習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教育和培訓完全可以通過遠程系統實現。因此,硬件方面的需求主要集中于遠程教學網站的開發建設。對于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無論是技術因素還是成本因素都已經不再是難題。
軟件方面重在師資配備。組織現有的會計專業師資力量,尤其是實習實訓教師團隊具體負責后續實踐教學的過程實施,并聘請企業一線財務人員共同參與指導。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均以技能培訓為主,其專業師資通常可以滿足后續實踐教學的需要。
基于網絡的遠程教學模式最早源于廣播電視大學及高校開放教育領域,而對于中職學校而言,無異是一項新的嘗試和探索。面向中職學生的遠程教學平臺是以實踐教學與業務輔導為核心,按照學生就業與發展的需求來設置教學內容。其雙向交流與互動的特征更為明顯,這是與網絡高等教育的主要區別。具有適合中職實踐教學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后續實踐教學的核心目標是指導學生順利完成崗位業務工作,彌補在校實訓與企業實際需要之間的落差,快速提高業務水平。因此,過程設計以這一核心目標為導向,分為以下七個環節,如圖2所示。

圖2 后續實踐教學過程設計
(1)學生就業上崗,遇到一系列會計實務難題。主要涉及到會計業務的分析與判斷、復雜業務的處理方法、涉稅問題等諸多方面。
(2)學生通過遠程教學系統,把日常遇到的業務難題提交到相應的教學輔導專區,包括問題的描述,可帶有音視頻附件作為輔助說明。
(3)專業教師團隊針對所采集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搜集相關資料,把正確的解決方案及時進行準備和完善。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做成專門的視頻資料或PPT課件。
(4)教師通過遠程系統發布問題的解答方案。對于學生普遍關注的問題分類后以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經常問到的問題)在線幫助的形式發布。學生遇到相同或相近的問題可直接查找指導方案。
(5)學生從遠程系統查找到問題的答案。如果方案不夠滿意,可與專業教師進行實時交流討論。
(6)學生得到解決方案,經過理解和領會,用以解決會計實務問題。
(7)專業教師把經遠程教學系統采集并正確解答的問題進行分類整理與匯編,用以指導課堂教學和實習實訓,或用作校本教材開發以及實踐教學科研項目的重要參考資料。
建設教學網站。按業務類別開辟若干個主題討論區,實施分類輔導教學。由于網絡載體代替了傳統的教室,學習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限制,使有形課堂得到無限延伸而成為網絡上的無形課堂。
實施網上授課。教師和學生通過網絡進行雙向或多方互動交流,進行在線演示與實時輔導。實現的方法包括視頻演示、PPT課件、在線提問、多方討論、任務分發等諸多課堂功能。學員與教師、學員與學員之間可以實現與面對面交流同等的學習效果。
后續實踐教學能否滿足畢業生的學習需求,關鍵之一在于如何建設并完善業務覆蓋面廣、內容豐富、實用性強、檢索方便的會計實務教學資源庫。專業教師團隊要把立足點從理論向實務轉移,從校內向企業轉移,與各行業企業建立穩定的業務咨詢關系。以實踐教學為根本任務的遠程教學資源庫將各行業企業的會計實務融入其中,解決業務學習的單一性問題,將實踐教學內容與企業的實際業務接軌,使學生能夠以最低的時間成本獲取自己所需要的學習內容。
后續實踐教學模式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認識,并提升到與課堂教學同等重要的地位,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它的功能。學生必須經歷在校學習和企業工作兩個階段,才能成為既有理論知識又掌握操作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因此,應當重視后續實踐教學的研究,配備相關學科的專業師資力量實施就業階段的實踐教學過程,不斷總結經驗,最終達到中職人才培養方案所要求的培養目標。
環節一:學生遇到業務上的困惑和難題。
畢業生A剛剛進入一家房地產開發企業,讓他感到困惑的是:在校期間沒有接觸過房地產企業業務的專門學習,對公司財務業務很不熟悉,不知從何入手。
環節二:登錄遠程教學網站求助。
問題1我如何能夠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企業的財務概況?
問題2從何處入手了解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核心業務?
問題3課堂上老師所講授的生產成本是按成本項目設置明細賬,而房地產企業的開發成本為什么按照很多公司名稱設置明細賬?
環節三:教師網上解答如下:
(1)最快熟悉企業財務狀況的方法。①查閱上月資產負債表,從資產總額上確認企業經營規模。②查閱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賬款及其他應付款賬戶判斷企業的債務規模。③查閱連續利潤表,從累計數上能夠確認企業的盈利能力。
(2)研習房地產企業會計科目的核算內容:開發成本,開發費用,開發產品。這三個科目核算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核心業務。具體內容請查閱網站房地產開發企業專區。
(3)雖然開發成本及開發費用包括類似工業企業的料工費項目,但實際上每個開發步驟都是由專門的公司承做。所以,房地產企業成本費用明細理論上是按成本項目開設,而實務中大都是按承包商開設。核算的成本幾乎都是合同成本。截至報表日工程的成本金額則需要進行工程進度統計分析后才能得出。
經過這樣的梳理和指導,就會解開學生的困惑,使其知道從何處著手去開展工作。在處理業務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隨時與網上教師溝通并得到及時指導。這樣,后續實踐教學的作用就會不斷突顯出來。
綜上所述,中職會計專業后續實踐教學彌補了人才培養鏈條上缺失的一個重要環節。為縮短學生在校實踐教學與企業實際工作需要之間的差距找到一條切實可行之路。借助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探索出具有中職特色的實踐教學模式,使畢業生最終達到中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所要求的培養目標,從而符合企業人才需求的能力標準。
[1]徐長發.職業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2]胡敏,陳立波.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中心的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1(56).
[3]孫祥.加強中職會計實習教學有效性策略的探索[J].財經界,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