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林,宋英麗,唐玉芳
(1.十堰市東風公司茅箭醫院中醫康復科,湖北 十堰 442000;2.十堰市計劃生育服務站,湖北 十堰 442000)
不同家庭護理方式對腦出血患者的康復效果觀察
李世林1,宋英麗1,唐玉芳2
(1.十堰市東風公司茅箭醫院中醫康復科,湖北 十堰 442000;2.十堰市計劃生育服務站,湖北 十堰 442000)
目的觀察和比較不同家庭護理方式對腦出血出院患者的康復效果,為開展家庭護理提供理論依據與指導。方法隨機抽取80例腦出血患者,將其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干預組在一般出院醫囑基礎上給予院外康復指導,采用4個常用神經康復評估的標準量表分別于出院時和出院6個月后對康復效果進行評估。結果出院時兩組患者的美國國立衛生院卒中量表評分(NIHSS)、簡易精神狀態量表評分(MMSE)、Frenchay活動指數和Mount Sinai多模式情緒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出院6個月后兩組患者上述4個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出院后積極的家庭護理和康復治療有利于腦出血患者功能恢復,應重視家庭護理,提高家庭護理服務質量。
腦出血;家庭護理;康復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腦出血有較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隨著醫療診斷和搶救技術的提高,腦出血的病死率明顯降低,但幸存下來的腦出血患者后期康復治療與護理的不足,導致患者的致殘率有抬頭的趨勢,不但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也給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1]。由于住院時間的縮短及住院費用問題,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更多的是在社區或家中完成[2]。由于缺乏相關知識,家屬不能很好的照顧患者,往往錯過最佳康復時期,嚴重影響了患者運動、感覺、言語和認知等功能的康復[3]。我們擬通過對80例腦出血出院患者進行不同的家庭護理措施,觀察其康復效果,為今后護理人員進行護理干預提供理論依據與指導。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神經外科住院治療的8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齡50~79歲,平均(59.5±4.9)歲。納入標準:(1)符合高血壓腦出血的診斷標準,并經顱腦CT或MRI證實;(2)存在肢體不同程度功能障礙;(3)與家庭成員在一起生活,并在家康復;(4)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并簽寫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外傷性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2)有嚴重心、肝、腎等臟器疾?。?3)有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4)照顧者有聾啞及精神異常。按入院順序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的病情、性別和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比較()
34.1±2.5 32.9±5.5 1.26 0.21 55.4±4.6 56.2±3.8 0.85 0.40 24 22 16 18 27 24 13 16干預組(n=40)對照組(n=40) t值或χ2值P值0.21 0.82 0.49 0.64 14.3±4.5 15.1±3.5 0.89 0.38
1.2 方法 兩組患者住院治療期間均接受神經外科常規治療護理,并于出院時進行相應的出院指導。干預組院外康復期間在此基礎上由4名經驗豐富的康復護理人員依據腦卒中軟癱期康復護理及痙攣期康復護理的措施及要求對患者家屬進行護理指導,對患者進行功能康復訓練,30 min/次,≥5次/周。其具體做法如下:在心理暗示和鼓勵的基礎上進行功能恢復,包括鼓勵自主運動,定期針灸和理療,逐步恢復基本自理能力,防止其功能退化和肌肉萎縮。對照組院外康復期間未進行特殊護理干預。
1.3 評價方法 分別于出院時和出院6個月后用4個標準量表對兩組患者神經康復情況進行評估,量表包括:(1)美國國立衛生院卒中量表(NIHSS)[4]。該量表1994年由美國NIH認證后進行推廣,是目前世界上較為通用的、簡明易行的腦卒中評價指標,它較為全面地評價了腦卒中后的功能障礙,評價標準客觀,可操作性強,包括意識、運動等11個項目,每個項目采用Likert分級(按李克特量表的評分原理,即分級評分,如“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種回答,分別記為5、4、3、2、1分)評分法,總分34分,分值越高說明神經功能康復越差。(2)Frenchay活動指數[5]。Frenchay活動指數評分為專供評定腦卒中患者社會活動能力的量表。其共有15個問題,采用Likert-4級評分法,最高分45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社會活動能力越好。(3)簡易精神狀態量表[6](MMSE)。由Folstein于1975年編制,是最具影響的認知缺損篩選工具之一,內容共19大項30個小項目,采用二項分類計分,總分30分,分值越高說明精神狀態越好。調查均由經驗豐富并經過專業培訓的醫護人員進行,并于調查前征得患者和(或)家屬同意。(4)Mount Sinai醫學中心的多模式情緒評估量表[5]。是結合Beck抑郁量表和Hamilton抑郁量表進行評估患者情緒和心理的綜合量表,含Beck量表的11個問題和Hamilton量表的9個問題,分別采用Likert-4和Liker-3分級評分,兩項目評分相加為總分,最高分51分,分值越高說明心理和情緒狀況越差。隨訪問卷的質量控制:隨機抽取10例分別進行上門隨訪和電話隨訪,結合上門隨訪和電話隨訪相結合判斷問卷質量的高低和可信度,所有隨訪均由經驗豐富并經過專業培訓的臨床醫護人員完成。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用SPSS17.0錄入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或率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出院時患者各項評分比較 出院時兩組患者NIHSS、MMSE、Frenchay活動指數和Mount Sinai多模式情緒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出院時兩組患者各項評分比較()

表2 出院時兩組患者各項評分比較()
干預組(n=40)對照組(n=40) t值P值20.2±4.6 20.4±4.4 0.2 0.84 13.5±5.4 13.1±4.9 0.35 0.73 30.5±6.6 29.9±6.1 0.42 0.67 29.7±7.3 31.0±7.7 0.77 0.44
2.2 出院6個月后患者各項評分比較 出院6個月后兩組患者NIHSS、MMSE、Frenchay活動指數和Mount Sinai多模式情緒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出院6個月后組患者各項評分比較()

表3 出院6個月后組患者各項評分比較()
t值P值2.75 0.01 4.96 0 3.46 0 2.29 0.02
腦出血是腦血管病中病死率、致殘率最高的疾病,容易并發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因腦出血所致的功能障礙及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成為腦出血治療的首要問題[7]。運動功能障礙是由于上運動神經元受損,使運動失去神經中樞的控制,從而使原始的被抑制的皮層以下的中樞的運動反射釋放,引起運動模式的異常。偏癱康復的機制除取決于腦組織和血管病變的恢復過程,還依靠于中樞神經系統的可塑性。功能再練習可使感受器接受的傳入神經沖動促進大腦功能的可塑性發展,使喪失的功能重新恢復。
有研究認為,腦出血后中樞神經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具有可塑性和重組能力,康復護理訓練促進了代償和重組的產生,越早康復治療就越能有效調動腦組織殘余細胞功能,促進自主神經恢復,有利于促進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4,8]。心理治療對腦出血的恢復亦具有積極的意義,患者主動配合的程度與預后密切相關,在康復治療過程中要注意隨時調整患者的心態,反復講述康復治療的重要性,改變患者過分依賴藥物作用的思想,充分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積極主動地參與會得到更理想的療效[9]。大部分患者住院治療時間并不長,因此院外康復治療和護理成了腦出血患者后期功能恢復的決定性因素。而家庭護理和院外康復治療更多取決于家屬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和對患者的支持度,不同地區、家庭對腦出血疾病的認識程度不同,因此有著不同的康復情況。腦出血患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有著自然康復的病程演變,臨床康復訓練中應強調整體康復,重視認知功能對平衡及運動控制的影響,增強處理認知障礙的能力[10]。
本次干預效果觀察中我們發現,加強對家屬進行院外康復指導,積極對腦出血患者開展規律的神經功能康復訓練,改善了患者的神經功能和心理康復,其NIHSS、MMSE、Frenchay活動指數和Mount Sinai多模式情緒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說明積極的院外康復對患者的康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腦出血患者康復治療中,應加強與患者家屬溝通,教會家屬如何對患者開展家庭康復訓練,定期隨訪并調整康復訓練內容,有利于腦出血患者的康復。
[1]華 莎,馮 娟.腦出血早期肢體康復治療護理進展[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09,14(9):572-574.
[2]李新萍,汪 莉,張 千,等.腦卒中社區家庭康復協作網護理有效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9):773-776.
[3]單 巖,孫 會,張振香,等.Friedman家庭評估模式在康復期腦卒中患者社區護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2): 2035-2037.
[4]薛 維,張書瓊,向 蓮.應用美國國立衛生院卒中量表和簡易精神狀態量表評價腦出血患者早期康復干預的療效[J].中國臨床康復,2004,8(25):5222-5223.
[5]馬 越,冶玉虎,蔣袁磊.社會活動與自理能力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情緒的影響-6個月隨訪評估[J].中國臨床康復,2005,9(16): 36-37.
[6]Inouye M,Kishi K,Ikeda Y,et al.Prediction of fuctional ourcome after stroke rehabilitation[J].Am J Phys Med Rehabil,2000,79(6): 513-518.
[7]朱遠群,阮海林,楊春旭,等.MEWS系統評分對院前急性腦出血患者預后的評估價值[J].山東醫藥,2011,51(9):38-39.
[8]胡永善,朱玉連,楊培君,等.早期康復治療對急性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7,17(3):145-147.
[9]Kelly PJ,Stein J,Shafqat S,et al.Fuctional recovery of rehabilitation for cerebellar stroke[J].Stroke,2001,32(2):530-534.
[10]汪德秀.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早期康復治療的效果及護理[J].南華大學學報(醫學版),2001,29(1):94-95.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home care mode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LI Shi-lin1,SONG Ying-li1,TANG Yu-fang2.
1.TCM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Maojian Hospital,Dongfeng Motor Corporation,Shiyan 442000,Hubei,CHINA;2.Shiyan City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Shiyan 442000,Hubei,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home care mode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guiding basis for home care.MethodsEight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atients in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out-hospital rehabilitation guidance in addition to general discharge instructions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Finally,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assessed by 4 standard scales at discharge and 6 months after discharge.ResultsNIHSS,MMSE,Frenchay movable index and Mount Sinai mood scores in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discharge(P>0.05),but the 4 scores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6 months after discharge(P<0.05).Conclusion Active rehabilitation curing and home care are beneficial to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discharge,so it is worth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home care.
Cerebral hemorrhage;Home care;Rehabilitation
R473.74
A
1003—6350(2014)09—1402—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4.09.0543
2013-09-26)
唐玉芳。E-mail:tyflsl@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