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雷堂 李文山 張艷瑞 李淑沛(河南省鶴壁市畜牧局,458030河南省鶴壁市畜牧獸醫服務中心)
對“日患病率”指標的再認識
何雷堂①李文山②張艷瑞②李淑沛②(①河南省鶴壁市畜牧局,458030②河南省鶴壁市畜牧獸醫服務中心)
動物保健品具有提高動物抗病力的作用。一般情況下,做保健品飼喂試驗時,常用發病率、死亡率的升高或降低表示動物抗病力降低了還是提高了。然而,筆者在實驗中發現,使用發病率、死亡率這兩個指標,還不能完整地將保健品提高抗病力的作用表達出來,比如:在做益生菌的飼喂試驗時發現,盡管試驗組和對照組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相等,但是可以明顯地發現試驗組的抗病力高于對照組,主要表現就是試驗組比對照組“康復快”和“病程短”,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能將保健品提高抗病力的作用表示出來,筆者在2012年提出了“日患病率”這個指標(發表在《山東畜牧獸醫》2012年第5期),經過2年來的實踐應用,筆者對該指標進行了修改,使之更加科學。
日患病率=[畜群患病期間每日病畜頭數之和/畜群患病期間畜群數量]×100%?;疾∑陂g:指第一頭病畜出現開始至最后一頭病畜痊愈時止。
(1)發病率和死亡率相同,但是病程長短有區別的畜群進行抗病能力的比較時。(2)“日患病率”,既可以用于動物群體,也可以用于動物個體。(3)“日患病率”可以進行統計學上的顯著性檢驗。(4)“日患病率”指標的本質就是對病程長短不一樣的畜群進行比較,其計算過程就是對“病程”進行數字化處理。
下面這種情況,用日患病率這個指標就無法將兩群動物不同的抗病能力區別開來:試驗組(飼喂保健品)和對照組(不喂保健品)攻毒后,僅出現了試驗組比對照組晚發病3~5d的現象,而兩組的發病率、死亡率、日患病率(病程)均相同。同時攻毒,試驗組比對照組發病晚,說明了試驗組抗病能力比對照組強。這種抗病能力的差別,用日患病率指標無法表示出來。
在一個乳酸菌添加劑的飼喂試驗中,對照組50頭豬,編號分別是D1、D2、D3、…、D50,試驗組50頭豬,編號分別是S1、S2、S3、…、S50。試驗組飼料中添加0.3%的乳酸菌添加劑。試驗期10d。發病情況如下表。

日期 病豬數量 病豬的編號 病豬數量 病豬的編號試驗組 對照組1月1日 0 0 1月2日 2 S1、S2 2 D1、D2 1月3日 3 S1、S2、S3 3 D1、D2、D3 1月4日 3 S1、S2、S3 3 D1、D2、D3 1月5日 3 S1、S2、S3 3 D1、D2、D3 1月6日 2 S1、S3 2 D1、D3 1月7日 1 S1 2 D1、D3 1月8日 0 1 D3 1月9日 0 1 D3 1月10日 0 0發病頭數 3 S1、S2、S3 3 D1、D2、D3發病率(%) 6% 6%發病期間病豬頭次 14 17日患病率 14/50=28% 17/50=34%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試驗組有3頭豬發病,病程為6d,病豬頭次是14。對照組有3頭豬發病,病程為8d,病豬頭次是17。2個組發病率(6%)相同,病程不一樣,“日患病率”也不一樣。試驗組日患病率為28%,對照組日患病率為34%。試驗組的日患病率低于對照組,表明飼喂乳酸菌的試驗組抗病能力高于對照組。如果不引入“日患病率”這個指標,而用發病率就不能反映出乳酸菌具有提高動物抗病能力的作用。
S851.67
B
1007-1733(2014)04-0074-02
201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