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克巧
【摘 要】小學美術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傳授給學生淺顯的美術知識,提高簡單的造型技能,培養審美情趣,提升愛國主義情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等,這說明了美術的重要性,在教書的同時,也要育人。
【關鍵詞】美術課 思想品德 教育
為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對新世紀新階段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學校是培養和造就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搖籃,教師在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承擔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因為未成年人特別是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是事關我們黨、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事關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成敗的大事,是確保黨的事業后繼有人和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的戰略性任務。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為習慣。只有熟練得成了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發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輩子受用不盡。”
一、教師首先重視思想品德教育
教師首先抓住每個細節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如在家要孝敬父母,在校愛教師、同學,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按時、認真、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現在條件好了,不懂省吃儉用,花錢大手大腳,不體諒別人的辛苦勞動;城里孩子參加社會活動多,不夠遵守公德,不愛惜公共財物,不愛護花草樹木,不愛護環境衛生;現在獨生子女多,集體意識淡薄,心中無他人,自私自利,謙讓做得不夠;在課堂上要文明禮讓,不說臟話、粗話,尊老愛老,這些方面教師都要進行滲透。什么樣的孩子才算是好孩子,不僅僅是擠進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大學,更要培養孩子熱愛勞動、體貼家長、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樂于助人。
二、教育德為首,在美術教育教學中把明理寓于美的形式中,借助美育的形式,來提高德育的教學質量
如:告知學生:牡丹、芍藥、鸞鳳、孔雀象征高貴;松柏象征長壽;梅菊象征晚節等。“獨立凌冰霜”正是“秋菊”的寫照,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只畫蝌蚪不畫蛙,十里之外自有蛙聲一片,無中生有。這種手法,可使人味而得人,畫之意境貴在含蓄;創作立意,意在筆先。引導學生欣賞中國山水畫作品,讓學生明確:它是中國畫中素材最為廣泛、技法最為復雜、難度最大、品種最多的畫科,是 以描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題的繪畫。中國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所以繼承和發揚中國山水畫的優秀傳統,熱情描繪我們祖國美麗的大自然及日新月異的變化,應該是我們的責任,讓學生在美的境界中學會做人的道理,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觀念。
三、借助美術課本上的插圖進行品德教育
借助教材一年級《我的新朋友》,首先向學生進行“和諧做人的教育”,生在大家庭,隨時隨地會認識新朋友,要以禮貌的態度、真誠的心對待每一個人,學習和新朋友交往的初步技能和方法,交流與分享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快樂,體會“朋友多快樂多”。
四、利用欣賞課向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教學中,欣賞課是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時機。如齊白石在畫動物畫的時候,為了畫得傳神,他親自養動物,仔細觀察動物的形態、體態,做筆記,并且勾勒動物的各種體態;他為了植物畫得逼真,親自種植各種花花草草,用心呵護,一花一葉,融入畫家豐富的情感。齊白石能成為享譽中外的畫家,就是從這樣一點一滴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做起的。
欣賞梵高的《向日葵》,在分步感受、理解、欣賞的基礎上,鼓勵孩子比較照片和作品給予人的不同感受,欣賞向日葵帶給人的美麗、熱情和蓬勃的生命力,讓孩子學會懂得愛與包容。
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不同學生由于家庭環境、個性差異以及所遇事情的性質與程度不同,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方式是不相同的。對具體對象、具體問題,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措施。或正面教育、嚴詞警告,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委婉啟發;也可以活動矯正,運用集體力量時常督促,因人因事而宜。
總而言之,“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重視道德踐行,注意養成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是使學生走出品德誤區的一條可行路徑,對優化公民素質、提高德育功效具有重要作用。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有機而巧妙地滲透品德、行為、情操等素質教育,長期引導,不懈的努力,定會使學生形成一個較為穩固的良好意識和高尚的審美理想,進而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完善心智,積累和儲備未來服務于祖國現代化建設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礎。“蒼天大樹,源于小小樹種;九天之高,飛于平地之初”,學生的未來,教師任重道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