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梅
摘 要:音樂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音樂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關鍵詞:音樂;審美觀;情感化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016-01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都說出了興趣對求知的重要性。興趣是中學生學習音樂的基礎,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美化人生的巨大動力。音樂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一個成功的音樂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點燃學生求知的烈火,讓他們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教學中,培養和發展他們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提高審美能力,這是保證學好音樂的先決條件。如何培養中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呢結合自己多年的音樂教學實踐,談談幾點看法。
一、培養學生音樂情感,發揮想象能力激發興趣
情感,是音樂教學“情感化”“審美化”的主要標志,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給人情感移入比其他藝術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有力進入人的情感世界,情感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是最為活躍的心理因素,既是音樂審美感受的動力,又是音樂教育目標之一。音樂教育應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則。不時點燃學生的情感火花,使用其在情緒的勃發與激動中進入審美的圣境,音樂審美活動,是對審美對象得感知開始的,在審美感知中,必須帶有情感因素。
列夫.托爾斯泰說:“音樂是人類情感的速記。”不同歌曲的節奏、旋律、力度、速度變化等,都能夠給人帶來一種不同的感受。在音樂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完整的聽賞歌曲,不僅可以消除學生因為純粹學唱歌曲而產生的厭倦心理,而且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唱欲望,使學生能夠主動、持久的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去。當然,為學生創造自由的想象空間,并不是讓學生漫無目的的去想象,是要建立在音樂要素之間的基礎上的。音樂可以給人帶來豐富的想象,但并不等于所有的音樂都必須描述一個場面或著表現一個場景。所以,在音樂教學中,要結合實際情況,根據音樂中的各種要素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去想象。
教會學生唱一首歌并不難,重要的是如何使歌詞的感情充分地表達出來,使學生在聲情并茂的演唱中心靈受到滋潤。因此,教唱一首歌之前,教師首先要對作品進行深刻的理解,應引導學生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處理、表現手段等。提問式的進行分析,如這首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應該用怎樣的速度和力度來演唱?用怎樣的語氣或是動作來表現歌曲的情感?總之,只有在課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準備,教師才能在課堂上通過生動的誘導,使學生在情感上有所觸發。
二、用創新和師愛激發學習興趣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一般來說,學生往往都會因為喜歡某位老師而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那一門學科,如果每個老師都具有這種魅力,那么學生的學習會是幸福和快樂的。那這種魅力從何而來呢?我想,教師必須尊重、關愛每一個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善于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語等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那么學生也就熱愛、尊敬教師,愛上你所教的那門課。如果學生對某位教師沒感情,師生關系不融洽,就會對這門功課不感興趣,那么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都會受壓抑。 另外,教師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和精到的授課藝術來吸引學生,滿足學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們對學習材料充滿濃厚的興趣,去鑒賞、品味、思索,并獲得各方面的啟迪。教師還要熱愛自己所教學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發展狀況,以最簡潔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進行教學,使所教內容成為教師和學生的興趣中心,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一個人當他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去探索。所以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去激發學生心靈深處的強烈的探索欲望,其次為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教師必須酷愛自己所教的學科,并努力從事發現、研究、探索,使之成為自己的興趣中心,從而要有效地去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生精神才會豐富,思維才會靈活、多變、流暢。
三、運用優秀音樂作品激發興趣
不論古今中外哪一個時代的優秀音樂作品,都是極具藝術魅力的。初中階段的學生又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和欲望。所以,教師應該提供盡量多的優秀音樂作品給學生,擴大學生的視野,激發他們的興趣,音樂課中的欣賞課中選取了優秀的音樂作品,但這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教師提供給學生更多接觸優秀音樂作品的途徑。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是與他所接觸到的音樂作品有密切關系的。相反,沒有接觸過好的音樂作品的學生是不可能有很強的表現欲望的。可見,利用優秀音樂作品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學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有效方法。如新疆民歌《我們新疆好地方》這是咱們非常熟悉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非常優秀的音樂作品。這首歌是一首描繪新疆美麗的景色和富饒的物產,及新疆各族人民熱愛自己家鄉的真摯情感!在音樂欣賞課上欣賞這首歌,既可以讓學生了解民歌的特點,還可以了解新疆地區的音樂特點,加上一些襯詞和波音的使用,更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上歌曲難度小,學生就會對欣賞、學習這首歌產生興趣,進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可以說是一舉多得。可見,一首優秀的音樂作品,其本身就是具有很高的藝術魅力的。當然,最值得學生信賴和崇拜的還是教師對優秀音樂的表現。教師通過各種演出或個人表演展示給學生欣賞。不但會讓學生覺得很現實,而且也會樹立教師的威信。因為教師的形象值得學生去學習和借鑒,學生才會崇拜你,并自覺的向教師學習,有效的提到學習興趣。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想象創造能力的培養和審美能力的發展,都需要一個自然、美好的學習情境。教師創設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如運用多媒體的視聽、運用語言藝術的描繪、師生實踐活動的創設、課堂中的問題情境等,這種教學改變了以往刻板、機械的教學,只要教師遵循音樂作品的意境,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學生便會饒有趣味地學習音樂。真可謂:以境動情,情境交融,美在其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