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文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現代信息技術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計算機的應用滲透到了各個領域,同時也對計算機的教學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對于中職計算機教育不能只是一些理論上的灌輸和說教,更應該強調的是實際的應用和操作能力。教學上既要適應科技的發展和社會需求,也要顧及到現今中職生的特點。本文闡述現在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現存的問題以及必要的技能培訓。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問題;技能培訓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010-01
中等專業學校和職業學校專業培養具有實際操作能力和高技術的人員,計算機教育是其所設的公共基礎課程,占有重要的地位。隨著近幾年高校的擴招和大量開設計算機專業致使社會上的企業對中職學校的計算機專業存在偏見,因此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我們必須從中找出教學中現存的問題,改革教育,加強實踐能力的培訓,使中職教育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一、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的現狀
1、教學的內容缺少創新,太過籠統,跟不上時代要求
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升級換代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因此對教學的內容的更新和創新性的要求更高。然而現在的許多中職學校的教師對學生的要求較低,自己往往是照本宣讀,對學生的實際操作缺乏具體安排,不能夠與社會接軌。大多數的中職學校只是強調課本上的內容,對社會的需求更加是知之甚少,外加上有些校領導對計算機專業的不理解和盲目跟風,教師們沒有機會進入社會進入企業的充分接觸和市場調研,對快速發展的計算機市場缺乏及時的了解。因此,應當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進修,自主的學習新知識,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以及操作能力,對社會上對人才的需求具有敏銳的嗅覺。
2、學校輕視實踐環節的教學,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低下
由于現在中職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大多是以老師說教為主,學生動手為輔的,學生受課堂教學的限制不能夠深入的對計算機進行實際維修組裝的操作。計算機專業課程的實踐性是很強的,不通過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演練是無法真正了解掌握的,創新的能力更是無稽之談。及時學校有安排實踐,也是作為考核內容應付了事。這樣就直接導致了中職學生的實踐能力的低下,不能全面了解專業知識。
3、計算機專業所設課程多而雜,沒有針對性與研究性
中職職業教育是為了滿足社會上在生產方面對人才的不同需求,同時提高全民的技能水平而建立的一項教育。它必須為社會培養一線的技能人才,又必須熟知計算機專業的理論。但是很多學校在課程的設計上有所偏頗,為了招生以及體現本校的專業,開設課程設計各個領域,從原理到操作系統,從平面到三維等等,但是這卻偏離了學生們的就業初衷,忽略了學生的基礎能力,沒有基礎知識的承載就好像空中閣樓一樣毫無意義,更別說是精益求精了。再有就是,學習這么多課程,樣樣只是蜻蜓點水,真正去做設計根本無法勝任。
二、加強實踐能力,開展技能培訓的措施
1、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明確需求與目的,培養應用操作性人才
首先中職教育學校必須明確到自己的辦學目的,中職計算機專業教育和大學的培養目標是不同的,中職教育學校應該認真分析社會對該專業的需求量和方向,認真分析學生在就業大軍中的優勢與不足,進行有目的的定位培養,走出自己的一條新型的辦學道路。中職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較弱,對理論的學習不太感興趣,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更加差了。比較直觀的實際動手的操作就相對的有趣多了。社會上既需要理論研究項目的人才,也需要適應一線的操作人才,這就幫中職學校確定了自己的計算機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中職學校的目標定位可以是計算機軟件的操作員、網絡的維護員、電腦動畫工等等。這些人才處于人才金字塔的最底層,因此對計算機的專業要求不算高,只需要熟練地操作應用即可,完全可以滿足工作要求。
2、改革并完善現有的教學模式,開啟實踐教學
目前中職學校對學生的培養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課堂教授、上機操作、期末考核、畢業實習的模式,以講授專業知識為主,時間為輔,是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因此中職教育機構必須大膽的改革教學培養的模式,根據社會就業崗位對人才的知識、能力和技能的要求,建立相對應的模塊化課程體系。進行課程的整合,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課程,少開設或者盡量不設理論化課程。放棄課程的學期模式的安排,例如,以時間為基準安排教學,在某一段時間內完成某一個模塊或者某一門課程的教學和考核,保證教學的連貫性。在課程安排上要以專業課程為中心,文化課作為學生學習的調劑,比如上午可以是計算機教學,下午是文化課。保證在機房或者實驗室學習,教師隨講隨示范,學生隨時動手操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豐富師資隊伍,與用人單位建立定向人才培養的模式
計算機教師是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靈魂,他們的專業能力就決定著教學的效果和人才的培養質量。教師要做好自己的定位,當好學生的向導,當好學生的教練員。學校可以采取分類、分層培訓的策略加強師資隊伍。還可以把教師分為幾個等次,在教師之間形成競爭,就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路。
4、實訓課程的質量必須得到保證
學生是實訓課程中的主體,因此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訓中教師首先要做好實訓前的一系列準備工作,然后教師既要讓實訓課程的課堂活躍,又要避免學生們放任自流,重在激發學生的興趣來幫助引導學生;在實訓課程給出任務前,教師如果能重視課堂引入,用巧妙的方法就能勾起學生的探求欲望,提高實訓課程質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外恰當的設置實訓任務是提高實訓質量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葉丕珍.淺談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2011.12(8):45-46.
[2] 程琦.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其發展路徑[J].考試周刊,2012,10(14):67-68.
[3] 鄭紅領.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職業,2011 06(2):51-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