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
摘 要:面對21世紀教育形勢的迅猛發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新課程改革領域里,美術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美術教育對培養全方面發展的素質人才的作用越發重要了。在指導學生如何去學好美術這門課程方面,我作了以下探討。
關鍵詞:合作性;四大原則;美術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059-01
在從事美術的教育工作中,我們往往會與到一些教育上的難題,我們不能教會學生全部的美術知識,但是我們完全可以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美術這門高深的課程。美術教育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也就是素質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有著特殊意義。合現代教育思想與規律,在基礎教育中,學生應具備的基礎素質主要是科學文化素質、勞動技能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審美素質等,學生的素質是一個和諧的整體。忽略和缺少哪一方面都不健全。 在素質培養的同時更加注重心靈、思考能力以及創新精神的培養。本文我作了以下幾點總結,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培養真善美的心靈,提高素質
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那你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美育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質,而且有助于開發智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美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也是審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塑造學生完美人格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培養心靈和審美能力方面,我作了以下兩點總結。○1記憶訓練:記憶是人類思維活動的根本。教師應充分調動兒童的記憶力,使他們回憶起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在教師的指導下用畫筆描繪出他們豐富多彩的生活。也可以帶著教學目的把學生帶出課堂,到大自然中,到生活中去觀察自然感受生活。回來后可用課余時間讓學生憑記憶和感受畫出他們自己的所見所聞。 ○2寫生訓練:寫生訓練是培養兒童如何整體觀察物體的特征,如形體、結構、色彩、空間等,以及培養他們繪畫表現能力的基礎訓練。這一訓練在美術教材中是占有一定比例的,但這一訓練方法因為受到教學條件和師資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大多被臨摹寫生作品所替代,這是極不可取的。二者可以相互結合卻不能相互替代。
二、牢抓四項原則
美術教學除了遵循教育學提出的教學原則外,根據學科的特殊性,我還作了以下四點總結。
○1審美原則: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和區別美與丑的能力,通過與學習逐步提高審美能力,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品德,這是發展學生智力的基本保證。②直觀性原則:重視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直接觀察對象,認識對象,運用現代先進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馬蒂斯曾說過:“創造始于觀看,而看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活動,需要一種努力。”培養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進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③實踐性原則: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掌握美術雙基,大膽表達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眼的觀察力、腦的思維力、手的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眼、腦、手的協調運用。④創造性原則:創造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核心,藝術教育貴在創造,藝術學科要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才能,促進學生其他方面的綜合性的有造才能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注意營造一種適合培養學生創造性的環境,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襄括世界。”從形象思維入手激發豐富的聯想,提倡獨創精神,加強創新意識,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并促進抽象思維的發展。突出創造力的培養。
三、營造寬松的氛圍,開展合作性學習
比如,想象畫“來到太空”這一主題的教學用了另外一種帶有相象創造的模仿游戲。首先讓學生伸出雙手,做好駕駛準備,模仿駕駛飛船。隨著音樂聲響起,孩子們閉上雙眼,伴隨著我的描述一起進入太空。由描述虛擬太空景象,自然地引發學生自己的想象,此時請學生說出眼前浮現出什么?有學生看到了外星人的飛船,外星人對我們表示友好,并希望和我們地球人交朋友,接著帶我們去他們的星球做客……學生的想象無拘無束,大膽地描繪著自己模仿看到的神奇世界,他們快樂地享受著“太空奇遇”。發生在他們快樂的美術課堂上,體會在他們生動有趣的美術作品中。在課堂上營造一個寬松而帶趣味性的氛圍,有利于學生加快美術知識的吸收。有了輕松的氛圍,進一步就是展開合作性的學習方法。針對不同愛好的學生,在組織課堂教學時,打破原來的座位,把愛好畫畫和不喜歡畫畫的學生排在同一個座位,給他們創設一個分工合作的機會。畫畫時,采取兩個孩子畫一張作業,讓表現欲強的孩子帶動表現欲弱的孩子。畫的過程中,兩個孩子可以自由討論:如何組織畫面?都畫些什么?可以分工:你畫人物,我畫背景;你來勾線,我來涂色。通過同伴間的互相討論,豐富了他們的語言和思維,增進彼此間的交流和協作交往能力。尤其在討論應該畫什么、怎樣畫、怎樣分工合作方面,學生熱情高漲,增強了表現欲望消極的孩子的信心。
總結:除了以上幾點外,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對學生勤動手、多思考方面也應特別注重。在課堂內外要讓學生多動手,多參與學校、課室的美化。像學校的墻報、板報等,老師不要一手代勞,要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和協助下共同完成,這樣才能使學生得到鍛煉。多的話就不在多說,在教學中要真正做好美術教育,并非幾句話就能概括,只希望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能多與大家交流、分享。
參考文獻:
[1] 周英 金瑞欣:《教育學》.遼寧大學出版社.
[2] 羅利建:《以人為本》.中國經濟出版社.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美術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