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紅
【摘 要】英語課堂提問是啟發式教學的手段之一。教師要充分挖掘課堂提問的功能、優化問題的設計、把握提問的原則,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通過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提問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關鍵詞】課堂提問 目的 時機 科學設計問題
當前新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課堂教學的改革成為此次課程改革的主陣地。課堂提問既是一種教學方法,也是一門藝術,是小學英語知識訓練中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之一,是教師輸入信息、傳遞信息,達到師生交往的一條重要渠道。它不僅可以及時檢查學生情況,開拓學生思路,啟迪學生思維,還有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節教學進程,活躍課堂氣氛,促進課堂教學的和諧發展。然而,現在課堂提問已被“師問生答”“一問一答”“分組問答”的陳舊模式所壟斷,形成了千人一面、約定俗成的固定格式,變成了單調乏味的催眠曲,使課堂提問失去了它應有的魅力和作用。所以,教師須重視課堂提問藝術,注重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他們學好英語。如何正確地進行英語課堂提問呢?我根據教學實踐來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提問的目的要明確
教師要考慮通過提問讓學生得到什么,思考和認識什么,形成何種能力或品質等等。如果教師提問缺乏目的性,無的放矢,必然會影響教學效果。那么,通過提問應達到哪些目的呢?
1. 課堂提問必須以教學目的為指南。教師要在深入鉆研教材的同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和本課的特點,知道學生的興趣和疑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提問,以便達到掌握課本內容和獲取知識的目的。
2. 引起學習動機,喚起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開始之時,教師若用一個有趣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就能使學生學習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 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讓學生通過積極思考,去分析、比較、綜合和評價教材中的重要問題。
二、準確把握課堂提問的時機
1.新課導入時有效提問。俗話說:“一個好的開頭便是成功的一半。”這點大部分英語老師都深有體會。一個精彩的導入不僅把新舊知識很自然地聯系在一起,而且為新授的語言教學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我們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導入階段所提的問題要力爭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好效果。
2.過渡處巧妙提問。教師在教學時,從一個知識點講到另一個知識點要銜接自然,否則學生會覺得老師講得莫名其妙,跟不上老師的思路。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知識點的銜接,多角度、多方位設計各種問題,發展學生橫向、類比、逆向、聯想等思維,使學生不單單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而且利用現有知識,結合已學知識去創造、去探索,培養創新思維,增強創新能力。
3.突出重點時提問。設計課堂提問抓住了重點,主要訓練內容也就抓住了。所謂重點,一般地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就是重點。一堂課的教學時間有限,如果對多項教學內容平均使用力量,就會出現眉毛胡子一把抓,結果什么也抓不住的現象。備課時,有經驗的教師就會在教學內容中找出重點,然后以此為主線,串起其他教學內容。
4. 化解重難點時提問。備課時,除確定教學重點外,教師還應該找出教學難點,并為它設計出相應的教學環節,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英語教學中的難點有的在語音、語調上,有的在語法上,還有的在句子結構上。教師應該采取不同的措施來化解難點來降低教學難度,幫助學生獲得學習上的成功。
三、問題設計要科學有效
1.問題要聯系學生實際生活,激發學生興趣。問題的設計要從真實情境出發,教師掌握了教材的情節和激發學生情緒的最佳結合點,將學生已熟悉的語言和在任務學習使用的重要語言聯系起來,在開展的語言活動中自然使用語言,達到交流的目的。這種與學生生活相溝通的問題設計使教學目的更明確,學生由此而感到學習不再枯燥無味,而是樂在其中的一項活動,學生感受語言交流過程。
2.面向全體,注意主體性。教師可以對問題加以正確引導,讓學生暢所欲言。教材中的插圖可用來引導學生看看想想,提一些why開頭的疑問句。如四年級教材中有一課關于情緒表達的內容:Why is Peter sad? Why is Betty happy?書上沒有現成的答案。學生可在觀察思索后充分展現自己的觀點。教師再和學生一起討論,確定問題的答案。“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通過各種觀點的比較,去偽存真,讓學生認識到正確的思考問題的思路是什么,自己的觀點錯在什么地方。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觀點,同時訓練了學生在思維與表達上的一致性與邏輯性,提高了課堂效率,發散了學生思維。
3. 因材施問,注意針對性。“教學要以人為本”,這就要求教師在提問對象的選擇上既要顧及到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也要想到學習較困難的學生。一些教師不能根據學生學業水平“分層提問”,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發展的機會,更不能根據學生性格、思維等特點進行提問,提問的對象往往是班上大部分學生或者少數成績好而又聽話的學生,對極少數成績差或者調皮的“弱勢者”,往往是舉手也不提問,不舉手更不提問,這些學生就成了游離于課堂教學之外的“邊緣人”。這種教學對他們的成長是相當不利的,可以說是一種無聲的折磨和摧殘。因此,教師在課堂提問時,要適當照顧學習能力差的學生,要通過提問去塑造、去保護學生。
總之,英語課堂豐富多彩,學生個性千差萬別。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提問”具有“集中學生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鍛煉學生表達能力,提供反饋信息”等多種教育功能。課堂提問應該因勢利導、科學設計、適時發問,讓每一位學生在不斷變化、發展的環境中,充實自我,完善自我,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