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芳
中職教育是以培養中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中等教育,職業性是中職教育的基本要求。而思想政治課則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過教學增強職業意識、專業意識、技術、道德意識的一種主要形式。可就目前的政治課教學實際而言,中職學校普遍存在學生厭學思想政治課的現象。主要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其一,有的學生自己比較自卑,學習跟不上,對學習本身的積極性不高;其二,有的中專學校政治課的教學方法、內容上偏重理論教學,授課方式單一,聯系實際也不夠,隨著科技高速發展中專學生也越來越挑剔,面對日益挑剔、文化素質差但“見多識廣”的學生,“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教學手段是不夠的;其三,學生受到一些社會上不良現象的影響,使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進而積極性不高。所以針對目前的中專政治課教育現狀,筆者就調動學生學習政治課積極性的方法提出幾點自己的看法。
首先,中專生沒有考取理想的高中,成為“天之驕子”的夢想破滅,社會的偏見和自己認識的偏差,內心有一種失落感。這種自卑失落的心理,嚴重阻礙了他們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和能力的發揮。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到,一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的現在和將來都已經確定,沒有什么前途可言,極少或者不敢提到繼續接受教育的問題。
面對這種情況應該:1.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教師和學生是教學活動過程中的兩個基本要素,但在教學活動中應明確學生是學習的承擔者,是教學活動和學習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要通過學生來落實。所以我們的教學活動應以“教育者為中心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在學習中的功能,即只有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方可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2.創設民主、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靠于一種和諧、平安的課堂氛圍。3.針對學生身心特征,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鼓勵學生求異、求新,尊重學生的獨特認識、感受和體驗,使學生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從而體現學生的創新精神。
其次,要改革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此來激發學生積極性。1.針對中專學生對網絡等新事物表現出來的興趣,應努力創新思想教育方式。一方面,可以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陣地搬到網絡上,讓中專學生更易接受;另一方面,可以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用網絡時代的特點進行重新包裝,繼而展現給學生。與此同時,應該緊緊抓住中專教育中第二課堂學習機會多的特點,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有意義的課外實踐活動,既有政治性與知識性,又充滿娛樂性,從而在提升學生文化素質的同時,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標。例如:在上法律課時,我建議學生多看“今日說法”“焦點訪談”節目;又如,我從市圖書館借來的案例錄像帶也不錯,每學期約播放兩次。政治課課堂教學中,除了傳統的傳授法、談話法外,辯論法、討論法、實踐法、暗示法、現場觀摩法等許多方法都可以采用。職業道德課程有些內容說教味較濃,我有時則讓同學搜集、抄寫相關名人名言,既練字,又不會有抵觸情緒,并可以在抄寫中得到某些暗示。因為平時開展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課堂教學時間比較有限,所以老師可以多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如調查、參觀訪問,從而提高學生對政治、社會的關心程度。中專政治教師要經常隨學生赴企業實習、實訓,了解企業的實際要求、條件與存在的問題以便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能夠心中有數,有的放矢。2.合理增刪部分教材內容,體現趣味性、實用性。針對中專生及現行教材的特點,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我在以課本為載體的基礎上,注意及時補充各種有趣、有用、時代感強的知識作為佐料。我的教案近幾年都分為兩本:書本部分;補充部分。補充部分又分為兩部分:常年可套用的精彩案例或相關知識;臨時通過上網、讀報、“百度”備課的最新、有趣、有用的新鮮出爐之題材。我校師生認同并推廣這種做法。補充的知識要體現教書育人的教學目標,教師要善于挖掘補充材料的愛國愛鄉元素,培養正義與守法意識,培養學生客觀獨立的是非分析能力。
第三,中專生接觸社會較多,中專生接觸到一些社會現象,通常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缺少正確的分析和整體認識。有的學生對一些社會現實問題比較敏感,比如,我國市場經濟中存在的一些貪污腐敗、弄虛作假、欺騙詐騙問題,我上《職業道德課與職業選擇》課的時候,學生會對上述問題提出疑問。作為老師,我不否認,也不是避而不談,而是結合現實進行全面的具體的分析,讓學生了解、認識、理解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商業競爭與職業道德領域存在的問題與不足。讓學生了解現實真相并不是一件壞事,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培養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和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實踐證明,這樣的政治課教學能抓住學生們感興趣的熱點,他們會更有積極性、主動性;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解開認識上的疑點,增強認識能力。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引導學生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價值觀和道德觀。并且把學校的集中教育廣泛地與社會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先進性要求同廣泛性要求結合起來,弘揚一切有利于追求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進步的思想道德,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惡、弘揚正氣的思想道德,有利于履行公民權利和義務、遵紀守法、用誠實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
總之,轉變學生厭學思想政治課的現象、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現實的和可行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在以教科書為基本內容的同時大量引進和分析現實生活事例,引導學生關注國內外大事,解決熱點問題。這樣的思想政治課貼近生活,增強了可操作性和可信度,學生的參與感增強,積極性也提高。同時這些就要求政治教師應具有深厚的知識底蘊、掌握課堂藝術、因勢利導和駕馭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