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麗芹
【摘 要】幼小銜接是指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是兩個教育階段平穩(wěn)過渡的教育過程。幼小銜接,極為重要。幼兒園、家長、老師都有責任,幫助孩子做好生活習慣改變,以及自理生活的心理準備,并進行學習的動機、態(tài)度、習慣、方法以及角色轉變等方面的培養(yǎng)與訓練,幫助幼兒較好地適應小學生生活。
【關鍵詞】幼小銜接 家長 老師 幼兒
一、幼小銜接問題的主要表現(xiàn)方面
1. 幼小銜接的片面性
目前,幼小銜接工作往往出現(xiàn)片面性,重知識準備,輕能力培養(yǎng),只關注孩子認識了多少字,會做多少算術題,不關心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及學習能力,不關注孩子獨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關注孩子的生理健康,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2. 幼小銜接的表面性
不少幼兒園的幼小銜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如:在幼兒園大班,課桌的擺放形式有所改變,課節(jié)時間延長,游戲時間、活動數(shù)量減少,有些最多組織幼兒到小學參觀一下或請小學生回園介紹一下小學生活。而幼兒的適應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自制力等常常被忽略了。
3. 幼小銜接盲目超前性
有的幼兒園將小學部分學習內容提前教給幼兒,致使幼兒在入學后出現(xiàn)這樣一種情況:入學初感到學習很輕松,出現(xiàn)上課不專心、做作業(yè)不認真等現(xiàn)象,形成了不良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隨著學習內容的加深,難度的增加,“儲備知識”用完,又缺乏認真學習的習慣,這時就出現(xiàn)了適應困難,導致學習“沒后勁”等問題。
二、原因分析
1. 家長的教育觀念落后,他們只關注孩子學會了寫字、拼音和算術算法,他們認為入學前應該讓孩子學會讀和寫,學會做數(shù)學題。
2.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衡,出現(xiàn)了選擇性小學入學測試。許多家長為了享受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知識以順利通過入學測試。
3. 目前我國很多幼兒園的主要經濟來源是家長繳納的學費,因此家長的利益訴求在某種程度上會嚴重影響幼兒園的利益取向,家長對選擇性入學測試的支持態(tài)度導致幼兒園不得不更改自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使幼兒教育小學化。
三、解決策略
1. 幼兒園在辦園過程中不能僅僅考慮社會影響和自身利益,而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堅持正確的教育立場,充分認識到幼兒教育的特殊性,尊重幼兒的認知特點,科學合理地開展幼兒教育活動;在給孩子知識準備的同時,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幼兒的入學興趣。例如:我們平時要向幼兒介紹小學的情況,介紹哥哥姐姐認真學習的事,激發(fā)幼兒向往小學的迫切心情。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的有意注意,我們還要制作豐富的、新穎有趣的教具,以生動的教學形式吸引孩子們,使幼兒能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參加學習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的自控能力。為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正確的書寫姿勢,握筆和坐勢正確,一開始我們就要提出要求,正確示范,讓孩子有正確的模仿。另外,還要常常安排豐富有趣的晨間活動吸引幼兒早起、不遲到,積極堅持參加幼兒園晨運活動,在生活處理方面,時時提醒幼兒抓緊課間休息時間解大小便,教他們學習自己削鉛筆,整理書包,學會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持之以恒是常規(guī)培養(yǎng)的關鍵,因此,我們經常對幼兒的常規(guī)進行檢查,并通過各種游戲鞏固幼兒已有常規(guī)。
2. 家長要轉變教育觀念,幫助孩子做好入學的心理準備和物質準備,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加強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自我保護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是他們成長中的一件大事。
3. 幼兒園老師在工作中,要特別注意提高幼兒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一是提高學習能力。要在日常生活中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運用語言誘導幼兒保持學習的持久性、專注性。要激發(fā)孩子愛閱讀、喜歡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讓幼兒養(yǎng)成正確的書寫姿勢,提高書寫能力。要教給幼兒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觀察、歸納、概括、想象、表達、邏輯思維等能力。二是提高自理能力。小學生的課間和課余時間都是自由支配的,生活需要自理,因此我們需要培養(yǎng)幼兒的時間觀念,增強獨立意識,可以讓幼兒初步學會聽上下課鈴聲,讓幼兒努力地控制自己的行為。三是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與執(zhí)行規(guī)則的能力,培養(yǎng)幼兒任務意識與完成任務的能力,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性與生活自理能力。在大班后期,加強與幼兒言語交流,多向幼兒使用心理狀態(tài)的詞語,讓孩子們慢慢掌握人際交往的規(guī)則,老師利用榜樣、表揚的方法讓孩子知道怎樣做自己才受歡迎,讓孩子學會認識自己,學會交朋友,讓他們學會融入集體。四是注重趣味性、培養(yǎng)孩子的基本功。我們還要注重給孩子打好基礎,培養(yǎng)基本功,比如學拼音,不是教孩子從頭到尾學會每個拼音字母,而是教給他們一些學拼音的方法,如“p”和“b”,可以問孩子:“它的尾巴是在上面還是在下面?”“哪個像小狗豎起尾巴?”孩子經過仔細觀察很快就記住了,他也會運用這種方法去學習其他的拼音字母。又如認字,可以讓孩子認識字形,把字當圖案玩偏旁部首的游戲,讓他來組合各種字形,在拼拼玩玩的游戲過程中,他就認識了一些漢字。
四、結束語
總之,幼小銜接是非常關鍵的,只要家庭、社會、學校三方有效結合就能做好銜接工作,就能盡量消除幼兒上小學后的恐懼、緊張、焦急等不良情緒,讓幼兒的知識與能力和心理等各方面都成熟起來,使幼兒順利地渡過幼小接軌的“困難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