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瓊
語感,簡言之,即語言感受力。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深刻認識語感培養的重要性,在閱讀教學中自覺地運用語言規律和兒童心理發展規律指導學生的語感訓練。現將幾年來,我在語文的語感教學實踐中總結的一些語感訓練的途徑和方法,談談自己的拙見:
一、強化朗讀,激活語感
葉圣陶先生也曾說過:“閱讀總得‘讀,對于那些感情充沛的課文或片斷,一定要充分發揮讀的作用。”“我們都知道,閱讀時隨著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人的內心就會不斷激起情感的波瀾,愛作者之所愛,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達到‘語悟其神的境界。”那么要真正發揮感情朗讀對語感的激活作用,我認為要做到以下三點:
1. “量”的積累
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的遍數多了,自然會了解它的意思。蜻蜓點水,沒有數量保證的讀,只能使讀流于形式,不能起到朗讀激活語感的作用。只有通過多次朗讀,才能使學生逐步掌握文章的語言、節奏、句式、格調,表達出作者蘊含的情趣和意圖,領悟課文的用詞、造句和巧妙的布局以及感人的情感,進而對文章的內容產生真切的感受。要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教師必須從繁瑣的、沒有必要的講解中擺脫出來。要善于點撥,精于誘導,指導學生通過初讀探索,萌生情感;范讀誘發,渲染情感;重點試讀,體味情感;回讀全段,抒發情感,這樣一個反復讀的過程,使學生的語感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2. “質”的追求
朗讀只求數量,不求質量,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要提高朗讀的質量,就要在老師的指導點撥下,熟讀精思,最后達到有真情實感地讀。做到老師訓導有方,學生練得到位。只有這樣,通過情境的創設、角色的變換、心理的揣摩引導學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進而借助表情朗讀以抑揚頓挫之聲、表身臨其境之意、抒深切真摯之情,以達到“情自心中來,情自口中出”的境地,才能使學生的語感在朗讀訓練中得到提高。
3. “形式”的多樣
讀的形式過于單一,學生就會感到乏味,收不到預期的效果。老師要善于運用多種讀的方式,對于結構嚴謹的段落,可采用“問讀”的形式,為理清層次、分析段落做準備,對于段落較長,精彩句子較多的段落,可采用“選擇讀”,便于激發學生的情趣。對于文章的對話部分,老師要指導學生抓住人物表達感情的提示語分角色朗讀,此外,還可采用“接讀、默讀、輕聲讀、集體讀、個人讀、感情引讀”等多種讀的方式,為體現文章中心思想服務,為深刻理解課文表達的感情服務。依據教材特點和教學需要,靈活、科學地安排讀的方式,既提高了學生讀的興趣,又可起到激活語感的作用;通過保質保量、靈活多樣的朗讀,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所蘊含的形象、情感、色彩和內在意蘊直接敏銳的感知力。
二、創設情境,訓練語感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在創新教育的新形勢下,對語文教學提出了重視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語感的要求。我認為:創設良好的朗讀情境,有利于學生語感的培養。無論是從學習的角度,還是從培養學生語感的角度,都需要給學生創設一種朗讀的情境。美學家王朝聞說:“朗讀者的高明之處,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悅耳的音和調,主要在于他進入了文學作品所規定了的情景,即他自己有所體驗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調、顏面表情。”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我們往往忽視用“情”去朗讀。朗讀不是簡單的把文字轉換成聲音,照本宣科,而是要用感情去讀,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情并茂。這種情來自于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我們要創設情境,讓他們有所體驗,從而形成入神的音調、顏面表情,才能有良好的語感。
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積極地創設情境,使學生充分理解、充分感受作品的內涵,再通過語氣的升降緩急、節奏的抑揚頓挫、情感的高低起伏,將平白單調的語言文字,塑造成生動、鮮明的視覺表象,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三、加強誦讀,增強語感
葉圣陶先生講到語感訓練時也曾說:“不了解一個字、一個詞的意義和情味,單靠查字典是不夠的,必須引導學生推敲、揣摩、細細品味。這樣,學生對語言文字才會有正確豐富的了解力。”可見語感訓練的關鍵是:了解一個字、一個詞的意義和情味,使閱讀教學成為學生、作品、編者和教師之間的平等對話。所以在誦讀上要講究字字到位,句句落實,誦讀時必須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調動多種感官功能。
在聲情并茂反復誦讀的基礎上,適當地背記一些名篇佳句還是很有必要的。不過教師應該在學生背誦之時,不僅讓學生理解文意還要做一些背記方法的點撥為好。
四、理解運用,豐富語感
語言感受能力的強弱與語言材料積累的多少密切相關。語感能力的提高是在反復、大量感受優秀的語言材料的過程中實現的,積累語言的主要途徑是大量閱讀,特別是“熟讀成誦”,它能使作者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這樣積累的語言,運用起來得心應手。
語言積累起來,只是一個待用物,不去運用不在實踐中玩味,就像長年不用的工具一樣,使用時也有陌生感。運用語言是語感的實踐過程,所以,要鼓勵學生經常運用積累的語言反映生活,同時,多為他們創造運用語言的機會。在課堂上多為他們提供運用語言的時間,把“訓練”落到實處。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我認識到只有重視了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并施之科學有效的語言訓練方法,才能使閱讀教學有聲有色 ,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