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亞
音樂教學的方法目的是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是教師和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采用的共同手段,是為了達到音樂教育目的教師和學生互相適應調整的共同活動。進行正常的高效的音樂課堂教學、貫徹教學中的相關原則、實現音樂教學預想的目標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音樂教學方法。為了更高效地完成音樂教學的任務,很有必要對音樂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的探討。
1.音樂教學方法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教學水平及教學效果
在傳授音樂知識時,學生對音樂知識從不知到知,對識譜、變調、歌詠、奏樂、欣賞,從不會到會,并逐步形成一定會的能力技巧,都必須用相應的良好教學方法。高效的、正確的教學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確保學生能正確地了解音樂教學相關課程的教學任務,有利于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學習音樂的能力,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如果沒有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音樂教師同樣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收獲甚微,甚至會挫傷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可能連最起碼的課堂秩序都不能保證,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也會較弱,學生的音樂能力也得不到充分的發展。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經常會發現,在課堂上,盡管有些音樂教師音樂功底很好,歌唱得好,琴也彈得好,個人的音樂素養也很好,論音樂水平可能在一般音樂教師之上,但由于他不研究音樂教學方法,所以課堂整體效果和教學狀況不并不理想。因此,掌握科學正確的音樂教學方法是一個音樂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它不僅關系到課堂效果,對音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也有十分有重要的意義,而且關系到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方面。
2.音樂教學方法是隨著音樂教學活動的出現和發展而逐漸完善的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化教學手段廣泛運用,為教學方法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而且隨著現代教育學的發展,現代社會的發展,我們的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更新。從硬件上來說,多媒體、音響、西方樂器等也基本進入日常的教學中,我們要在課堂上充分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使學生發現音樂學習的美妙,吸引學生的目光。美國當代教育家、心理學家布魯納主張教學的目的除了要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科學知識以外,還要幫助每個學生獲得良好的智力發展,以便使學生成為自主且主動的思想家,主動參加知識獲得過程的人,而反對把人當做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要善于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發現學習的方法。所以,我們的課堂應當是學生成為主動學習的課堂,而非老師的一言堂,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是學生充分而主動地參加到教學學習活動中,而非被動的接受。
3.良好的音樂教學方法應是音樂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活動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是雙向的、互動的,自始至終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交流與溝通。例如音樂教師對新歌進行范唱,而學生要積極傾聽、揣摩、領悟。思考這首歌的音調和感情,對新歌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和把握,從而產生學唱的欲望。老師在教學中也是和學生互動的過程,可以通過同學試唱來發現學生的不足,也可以讓學生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教學中也要注意學生的反映,根據學生的反映適時該表教學方法。
4.情緒在音樂教學方法中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現代教學方法非常重視情緒在教學中的作用 ,人的認識與情緒密切聯系著,積極的情緒對認識具有促進的作用。大量的實驗證明,愉快時則感知比較敏銳,記憶比較牢固,思維比較活躍。反之,消極的情緒則會阻抑認識活動的開展。教學方法一定要適應學生們年齡特點、接受水平和心理意愿,一旦激發學生興趣,觸及學生的情緒深處 , 滿足學生某種精神需求,這種教學法就往往能發揮高度比較好的的作用。音樂是一門藝術,和其他學科相比,情緒在音樂教學方法中的作用更大、更重要。如果沒有情感去進行音樂教學活動,簡直是不可想象的,良好的情緒會使學生興奮感,給音樂教學課堂注入活力,而且更深刻的感受技巧方法,感受如行云流水般的音符,而非技巧的機械學習和音符的簡單拼接。每唱一首歌、奏一曲樂都充滿著喜怒哀樂的情感,音樂教學就是用這種情感感染學生、熏陶學生,改變了傳統音樂教學中一味強調知識、技能技巧而忽視情緒的教學方法,更重視情感的培養。當然,既然教學方法是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那么情緒更要求是雙向的交流。音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滿對學生和教育的喜愛,充滿對音樂的激情,才能感染學生的情緒,這樣的音樂課是一種高級的藝術享受。音樂教學活動本身既是教育科學的一部分,也是一種藝術。音樂教學要按其普遍的教學規律,和音樂教學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出發,這是科學。音樂教學要調動學生積極性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運用恰當的、合理的教學方法從知、情、意、行去引導,這就是藝術。
5.教學方法不能僵化程式
教學方法是在普遍教育原理指導下,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積累和發展起來的。音樂教學是一種十分復雜的人類活動,因為音樂教學的目的、內容、形式、手段等是隨著社會和科技的不斷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的。教學方法自然要受到上述因素的制約,不同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也隨之改進和發展,如果說一成不變自然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那就叫墨守成規了。從教學對象上來說,學生在不同時期會呈現出不同的心理性格特征,這就要求音樂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生具體特點變化,具有多樣性。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能應有盡有,放之四海而皆準,所以“教學有法而無定法”。這也說明音樂教學方法的確是多樣的,在今天教育界正在積極地探索音樂教育改革的道路,各種反映時代特征和學生特點的音樂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極大的豐富著音樂教學方法。
總之,良好高效的音樂教學方法,對我們的教學有巨大的推動作用。音樂教師要隨時掌握并實踐更新、更好的教學方法,做到與時俱進。要想提高音樂課程的教學效果,只能走出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上實行一定的變革,才能使學生體驗到美感、陶冶情操、促進想象力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