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愛霞
摘 要: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嘗試研究性學習是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實效的全新方法。本文對研究性學習的概念特點進行了介紹,分析了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可行性,以及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進行闡述。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音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298-01
新的《小學音樂課程標準》中提出,要不斷提高音樂學習背景的開放性和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探究愿望,在教學中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注重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轉變傳統教師為主體的教育觀念,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提高音樂教學實效。
一、研究性學習的概念特點
所謂研究性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相比較而言,傳統的學習可以說主要是“接受性”的學習。在傳統課堂上,講解式的教、接受式的學占主導地位,學生很少獨立學習和研究,不接觸實際,缺少實踐經驗。這種學習方式缺乏活力,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而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沒有現成的知識灌輸,教師主要是在如何提出研究課題、查資料、收集和分析數據、解決問題、與人合作等方面給予指導和幫助,教師更多的時候是顧問,是指導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通過自己的探索、實踐,通過模擬科學研究的真實情境與過程,從中發現知識,掌握技能,增強研究意識。
二、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可行性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教育方式,更是一種學習的方式。小學階段的研究性學習以培養學生探究興趣,促進學生智慧潛能的發展為宗旨,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式為著眼點,創設一種適合學生興趣和自我發展的開放性學習時空,為學生提供一個多渠道獲取知識,理解與生活相關的自然問題或社會問題,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和應用于實踐的機會。這與小學《音樂新課標》中所提倡的一些基本理念“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重視音樂實踐”、“提倡學科綜合”、“鼓勵音樂創造”等是一致的。而且,現代網絡與視聽技術的高速發展,為音樂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有效地獲得知識的信息源,獲取的知識渠道提供了硬件支持。音樂課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因音樂語言的模糊性、不確定性,學生的學習體驗與其他學科相比有相對豐富一些。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是切實可行的,是必要的。又因為音樂學科的自身特點,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是要注意對音樂本身美的體驗和感受,突出音樂性。即有與其他學科相同的共性,又有音樂學科的個性。
三、研究性學習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具體滲透
1、研究性學習促進合作互動,主動參與,自主探究
研究性學習有多種組織形式,包括小組合作探究、個人獨立探究以及在班級、年級或更大范圍中展開的合作研究等等。在小學階段的研究性學習,主要應采取小組合作形式。研究小組一般由5、6人組成,學生自己推選組長和選擇求助對象。研究過程中,小組成員要學會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在教師指導下共同完成任務。班級集體探究需要全班學生圍繞同一個研究主題,各自搜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再通過全班集體討論,交流大家搜集到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進行思維碰撞,由此推動同學們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深入探究。
2、研究性學習中教師角色的轉換,建立新型民主互動的師生關系
根據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唯一傳授者,學生可以在實踐過程中體驗到多種學習方法,學到教科書中沒有的知識,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因此教師的角色在教學中更多的是充當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合作者”、“指導者”、“組織者”、“促進者”和校內外教育教學資源的“開拓者”。
3、對學生研究性學習過程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
評價對研究性活動至關重要,它能促進學生改進,促進其發展。小學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是一種多元的激勵性評價。通過評價,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的好奇與探索精神,使學生對研究性學習始終保有愉悅的情感體驗。研究性學習的評價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關注學生在過程中的動手實踐和參與、體驗情況,強調讓學生在過程中通過自評、互評來改進學習。關注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親自參與探索性活動、開展人際交往,以及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所獲得的感悟和體驗。如我設計了一個對學生的評價表,評價內容包括“情感部分、技能部分和知識部分”三大部分,評價方式采用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評價結果采用等級制加評語制。這樣重視了評價的多樣性,避免了單一性。
在音樂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更容易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使得教學更具有開放性和延展性。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不僅在對音樂學習的態度、欣賞音樂的習慣,審美創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培養,還能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獲取更多音樂知識,知識的構建也更加全面和綜合,能真正體現自主學習、主動參與的特點。同時研究性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學會與人合作、容納他人的良好品質。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是大有可為的。
參考文獻:
[1] 陳敘祥.研究性學習與創新能力培養[J].文學教育(下),2010:05.
[2] 韋 蓉.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初探[J].音樂天地,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