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科
摘 要:正高一新生完成了初中階段的學習,進入高中后,出現學習物理不適應的現象,成績明顯下降。特別是經過期中考試,發現自己高高興興、辛辛苦苦學習的物理課,考試成績遠遠低于預期值,學習物理課的熱情受到巨大打擊,于是灰心喪氣,產生了明顯的畏難情緒,甚至時不時地打算放棄物理課的學習。
關鍵詞:高一物理;學習方法;考試成績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376-01
高一的學生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學習與生活。當我個面對這些學生時,應該怎樣去把高中物理知識教授給他們,讓他們從容面對新的挑戰?
一、做好初、高中物理的銜接
高中物理難學,難就難在初中與高中銜接中出現的“臺階”。這個臺階存在于物理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方法與心理特點上。初中物理學習的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大多是“看得見,摸得著”,而且常常與日常生活現象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大多屬于生動的自然現象和直觀實驗為依據的具體的形象思維,較少要求應用科學概念和原理進行邏輯思維等抽象思維方式。初中物理練習題,要求學生解說物理現象的多,計算題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結果。高中物理學習的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現象比較復雜,且與日常生活現象的聯系也不象初中那么緊密。分析物理問題時不僅要從實驗出發,有時還要從建立物理模型出發,要從多方面、多層次來探究問題。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抽象思維多于形象思維,動態思維多于靜態思維,需要學生掌握歸納理,類比推理和演繹推理方法,特別要具有科學想象能力。
二、提高學生學習的物理興趣
濃厚的興趣將是人們刻苦鉆研、勇于攻關的強大動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楊振寧博士也說過:“成功的真正秘決是興趣”。一旦對學習發生興趣。就會充分發揮自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只有對物理感興趣,才想學、愛學、才能學好。從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三、加強學生的解題規范化要求
物理規范化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思想、方法的規范化,解題過程的規范化,物理語言和書寫規范化。對此高考也有明確的要求。如在要求計算題時:“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因此從高考的角度看高中物理的規范化要求應當從高一時就嚴格抓起。具體的來說應抓好以下幾點:
1、力學中要求畫完整的受力分析圖。運動學中要有畫運動圖景的習慣,力學問題中必須畫出完整的受力分析圖。這是至關重要的。是正確解決力學問題的關健。有的同學認為問題很簡單,畫圖不完整,或根本就不畫受力圖。正確的結果往往難以得出。即使一時能得出正確的答案,但這種不良的習慣慢慢就會養成。當遇到較為復雜的問題時,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我有時甚至會宣傳一種觀點:力學問題當你不理解習題,難以下手時,對物體受力分析,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效果,正所謂柳暗花明。
運動學中畫運動圖景輔助解題,有時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我想我們在教學中深有體會,我們自己不畫運動圖景有時解題都不太容易。
2、字母、符號的規范化書寫。一些易混的字母從一開始就要求能正確書寫。如u、v、μ、ρ、p,m與M等,認真書寫,我在教學中就發現有不少同學m與M不分,那么表達式就變味了。受力分析圖中,力較多時,如要求用大寫的F加下標來表示彈力,用小寫的f加下標來表示摩擦力,用F與F′來表示一對彈力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力F正交分解時的兩個分力Fx、Fy,初末速度V0、Vt等等。
3、必要的文字說明。“必要的文字說明”是對題目完整解答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字表述,它能使解題思路表達得清楚明了,解答有根有據,流暢完美。比如,有的同學在力學問題中,常不指明研究對象,一上來就是一些表達式,讓人很難搞清楚這個表達式到底是指向哪個物體的,有的則是沒有根據,即沒有原始表達式,一上來就是代入一組數據,讓人也不清楚這些數據為什么這樣用。同時有的同學的一些表達式中用到一些題設中沒有的字母,如果不指明這些字母的意義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很顯然這些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4、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方程式是主要的得分依據,寫出的方程式必須是能反映出所依據的物理規律的基本式,不能以變形式、結果式代替方程式。同時方程式應該全部用字母、符號來表示,不能字母、符號和數據混合,數據式同樣不能代替方程式。演算過程要求比較簡潔,不要求把大量的運算化簡寫到卷面上。
四、對探究式教學與學習的一點看法
新的課程標準提倡探究式教學和探究式學習,探究式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學習方式。探究式學習的實質是學習者對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學習運用,通過這樣一種基本形式和手段,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升科學素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探究式教學的意識。
但我們也不應走極端:即向學生傳授物理知識大都是探究式;物理實驗也都是探究性實驗;習題也都牽強附會地編成探究試題,無論上什么樣的課都是探究式的
實際上學習物理就是要在短時期內把前人通過長期大量的積累、實驗得出的正確結論迅速承接過來,抽出時間和精力進行新的創新與發展,而且,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不只是探究實驗一種方式,介紹科學家的探究過程也是一種好的方法。
總之,探究式教學與探究式的學習并沒有現成的模式,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