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霞
現代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主要起源于一些跨國品牌和企業在建立國際供應鏈時基于自身的行為準則對其供應鏈上的合作伙伴在勞動用工等方面的要求,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理念和管理體系的形成與此密切相關。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其內容日益豐滿立體,之于企業、行業和整個社會的意義也更加長遠深刻。
孫瑞哲: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從“三位一體”向“四位一體”衍變
早在2005年,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就提出了我國首個標準化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2006年,發布了我國首份行業層面的社會責任報告,開創了風氣之先。隨著時間的推移,國際社會對紡織服裝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2008年開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將環境保護和公平競爭納入社會責任管理體系中。
近年來,作為世界紡織品服裝貿易的主要進口國和地區,紡織服裝產品的生態安全尤其是兒童用品的化學品使用安全性問題已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受到普遍關注,歐盟的多個成員國、美國、日本等國的一些行業組織、中介機構、科研院所也相繼推出一些綠色或生態紡織品標志及有害物質檢測認證,對紡織品的生產環境和產品可能對人體的影響都作了嚴格的規定,不斷提出許多新的要求,并逐漸在紡織品服裝的國際貿易中為人們所接受。
另一方面,國內不斷曝光的消費品領域的安全事故也促使消費者對消費安全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基于此,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與時俱進,由原先的“三位一體”升級至包括勞工關系和諧、環境友好、公平競爭以及消費安全在內的“四位一體”模式。
歷經 8 年多的時間,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建設從開始普及和提升社會責任理念,到現在已進入全面建設和創新責任機制的新階段。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將2014年稱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年”。據透露,除了原先的推廣活動之外,今年將重點在服裝、家紡、化纖、印染等 4 個分領域,基于各個行業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推進社會責任工作。其中,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的服裝和家紡行業主要圍繞“消費安全和品牌信用”主題,化纖行業以“循環經濟”為主題,印染行業則以“環保和節能減排”為主題。通過系列活動,引導行業企業積極主動地參與行業的社會責任建設工作,并在此過程中形成與各利益相關方的良性互動,促進企業發展。
坦誠,才能贏得尊重。社會責任與行業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理性消費已是大勢所趨。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一些國際著名品牌如耐克、levis等都曾因“血汗工廠”事件而遭遇過消費者的抵制,但通過及時的危機公關以及積極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反而迅速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了負責任的品牌形象,對于國內一些品牌建設正處于重要階段的服裝和家紡企業來說,這種“化被動為主動”的案例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可以說,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消費者消費理念的不斷成熟,社會責任建設已經成為企業提升品牌形象及消費者忠誠度的重要驅動力。
陳大鵬:“社會責任建設就是品牌道德”
未來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的發展機遇和核心競爭力將主要取決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和能力。如何以創新行動履行對員工、客戶、環境和消費者等相關方的責任將從根本上決定企業的生產效率、市場準入、品牌內涵和商業績效。
自2005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全行業推行CSC9000T以來,服裝企業就成為其中重要的踐行者,行業社會責任建設的成績有目共睹,一批業內領先企業如波司登、紅豆、真維斯等通過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主動向各利益相關方披露企業的社會責任建設進展,不僅有效促進了企業的品牌建設和品牌價值的提升,同時對于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也具有非凡的意義。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社會責任建設體現了企業發展的連續性、系統性和主動性,同時也是行業品牌價值構建的重要內容。企業不僅要關注供應鏈各環節的責任建設,同時必須關注產品對終端消費者和社會的影響,與各利益相關方形成良性互動。而作為行業服務機構,中國服裝協會也將不遺余力地引導和推進整個行業的社會責任建設工作。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消費的理念逐漸在發達國家成為引領消費的主流。
所謂綠色消費是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會更多地關注所購買的商品是否是綠色環保或生態安全的,即商品的原料是否可再生或可重復利用,商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是否使用了對人體或環境有害的物質及相關的工藝,商品在使用過程中是否存在可能對人的健康和環境安全的風險,商品在失去使用價值而被廢棄后是否會給環境帶來新的污染。顯然,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的、有利于生態和環境保護的產品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潮流,注重綠色消費的傾向迅速影響到紡織品和服裝領域。
在這一發展趨勢下,社會責任的主戰場開始發生遷移,過去主要集中在服務于國際供應鏈的國際出口市場,而現在中國本土的品牌企業已成為一些國際機構特別是非政府組織(NGO)重點關注的對象。
近幾年,綠色和平組織等高調推出的名為“時尚之毒”、“為時尚清污”的系列報告,在吸引大眾媒體和社會公眾眼球的同時,對國內外一些著名品牌、生產企業和社會公眾的沖擊也是顯而易見的。這些報告中大量涉及中國的企業和其生產的產品,給消費者造成的錯覺是,中國的紡織服裝業在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方面既無國家法規的規范,也無企業自律。面對這樣的質疑,“中招”的中國服裝品牌和企業在經歷了短暫的不知所措和被動應對后,勇敢地選擇了坦然面對,以實際行動向整個社會展示中國的服裝品牌在社會責任建設工作中的決心。
另一方面,隨著全球化、市場化、信息化的不斷深入,一些具有國際戰略眼光和深遠謀略的品牌和企業日漸體會到,品牌建設應以誠信為先,一個品牌之所以被奉為經典,離不開誠信的累積。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名譽會長杜鈺洲曾將社會責任建設比作品牌道德。為了將這種道德發揚光大,同時也為了響應近年來國內外消費者和供應鏈合作伙伴對行業企業社會責任的新期望以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關于深入開展社會責任建設的新要求,中國服裝協會在2014年聯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開展以“負責任品牌,可持續消費”為主題的“中國服裝行業社會責任集體行動項目”,活動得到了我國多個知名服裝品牌和龍頭企業的積極參與(附 1)。
據介紹,目前已有包括波司登、紅豆、雅戈爾、森馬等在內的 9 個著名品牌和企業主動承諾履行對各利益相關方的社會責任。陳大鵬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向整個社會傳遞出服裝品牌和企業對于消費者健康安全的關注和努力,提高消費者對國內服裝品牌的信心,提升品牌的市場影響力,同時也期望以此為起點,引導更多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利用行業協會的平臺,主動披露在社會責任建設中的階段性成果,不斷梳理優化內部管理流程,逐步改善,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進而推動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
楊兆華:社會責任建設需要行業引導與企業自律結合
自2005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以來,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以下簡稱“家紡協會”)就以此體系為行動方針,督促和引導企業落實和完善社會責任工作。作為與終端消費者有直接關聯的行業,家紡行業堅持“消費者的利益大于一切”,近年來圍繞標準化建設、維護消費者權益、引導健康消費等核心內容開展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
推進標準化建設,維護消費者權益
在行業協會與行業企業共同推進社會責任建設工作的過程中,曾出現過一系列標志性事件。
例如,2007年,針對一些媒體對市場上劣質毛巾的報道,家紡協會專門召開記者見面會,邀請中國消費者協會、國家質檢部門和“中國名牌”毛巾生產企業參加會議,并攜11家中國名牌毛巾企業共同發出“維護消費者權益,履行社會責任”的倡議書,呼吁全行業樹立以人為本的發展觀,樹立為消費者負責的生產理念。
2009年10月13日,北京市工商局委托國家紡織制品質量監督中心對北京市場銷售的床品類商品的質量進行了檢測,28個批次的不合格床品被要求強制退出北京市場。對此,家紡協會第一時間采取行動,邀請北京市工商局有關領導、國家紡織制品質量監督中心有關專家、相關生產企業以及新聞媒體召開家紡床品企業新聞發布會,要求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切實樹立對消費者負責的經營理念。
2013年9月15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曝光部分床上用品的質量問題后,家紡協會高度重視,及時與相關企業負責人一一溝通,要求企業積極整改,回收了問題產品,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呼吁所有家紡企業引以為戒,強化社會責任和質量意識,加強供應鏈管理及過程控制,嚴格按照標準組織生產,將不合格產品拒之門外。
在經歷幾次諸如此類的事件后,家紡行業企業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標準化建設對于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在家紡協會的組織以及行業企業的積極參與下,目前已建立的與家紡相關的行業標準已達200多條,其中60多條是國家標準,對產品質量的提升以及市場的規范和健康發展實現了保駕護航。
把握市場需求,引導健康消費
為了幫助消費者樹立健康科學的家紡產品消費理念,2011年家紡協會針對床品、毛巾兩大類家紡產品,專門組織國內知名大專院校專家及企業負責人編寫了《家用紡織品消費指南》一書。該指南以消費者為導向,以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了消費者在選購與保養床品、毛巾類家紡產品過程中的各種生活小常識;2012年,為深化行業服務職能,持續培育健康科學的消費理念,家紡協會對《家用紡織品消費指南》進行了修訂再版。
為了全面掌握毛巾類產品的正確使用,從2013年3月開始,家紡協會委托山東亞光技術中心對毛巾健康使用周期的課題進行了研究,以幫助消費者全面了解毛巾的選購、使用以及維護知識,提升全民關注毛巾、關注健康的理念。此外,2013年家紡協會還與央視合作,推出了家紡公益類節目——《毛巾里的健康密碼》及《被子養護有妙招》,并以此為契機,號召行業企業將家紡科學消費作為擴大國內市場需求的突破口,持續培育健康的家紡消費理念。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家紡行業擁有巨大的市場前景。近幾年,家紡協會每年都會在一些城市開展消費者研究項目,從研究成果來看,家紡市場在科學消費和健康消費等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之際,中國家紡行業協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聯合濱州亞光家紡有限公司等12家國內重點家紡企業共同發布了《中國家紡行業社會責任集體行動宣言》(附 2),一方面期望以此為契機,打造中國家紡品牌負責任的品牌形象,提升國產家紡產品和品牌的市場影響力;同時也希望以此為起點,帶動更多的家紡品牌和企業參與其中,加強自身的質量及供應鏈建設,持續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放心的產品和服務。正如中國家紡行業協會會長楊兆華所強調的,做好社會責任工作是對消費者負責任、對子孫后代負責任,從長遠來看,是有利于家紡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