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卡爾
單獨將體育鍛煉作為一個關鍵因素進行研究
以往的大量研究已經證實了高運動量可以降低心血管風險,本次研究不同之處在于,其主要目標是觀察體力活動的實際水平(高或低)與心血管病風險及死亡率之間的關系,并且對2型糖尿病患者傳統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進行了校正。
這項大型病例觀察性研究使用了瑞典國家糖尿病登記中心(NDR)的信息,共有15,462名男性和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納入分析,平均年齡60歲,基線時間為2004~2006年,隨訪至2009年11月份。對參加少量運動的患者(6,963人)與參加大運動量的患者(8,499人)進行了比較。
本次研究對小運動量的定義為1周從不鍛煉或1周進行1~2次30分鐘運動;大運動量定義為每周進行3次或以上30分鐘運動。
最終結果根據年齡、性別、糖尿病病程、降糖治療方案以及吸煙史進行了充分校正后顯示,對于那些疏于日常鍛煉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發病率和死亡率顯著增加。
該論文的共同作者、瑞典哥德堡大學醫院的糖尿病學專家Bjorn Eliasson博士指出,在這個研究中經??梢砸姷郊韧鶡o心血管病史的典型病例,這
發表于《Eur J Cardiol》的一項新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缺乏規律性身體鍛煉,其心血管死亡率比那些堅持每周三次鍛煉的患者高出70%。研究數據特別顯示,那些習慣久坐的患者只要開始鍛煉就可得到顯著的益處,這有力地提醒著人們開始運動永遠為時不晚。
這些最新結果來源于瑞典進行的一項大型隨訪研究,它提供了有關2型糖尿病患者只要參加規律性的身體鍛煉就獲益匪淺的各種證例。
這個研究很獨特,有別于這個領域過往的研究成果,它對心血管病危險因素進行了校正,使身體鍛煉與心血管發病風險之間的關系更加確切。
此外,該項研究第一作者瑞典烏普薩拉大學Bjorn Zethelius博士提到,一項亞組分析顯示,在基線期與隨訪期都較少鍛煉的患者,其冠脈及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和死亡率要比其他個體高出約70%~110%。研究結果還顯示,低運動量組的患者比高運動量組的患者在冠脈和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高出25%。
所以,Zethelius博士強調說,逐步增加鍛煉時間和頻率可降低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生風險與死亡風險,反之,繼續懶惰下去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風險最大。
他著重指出,有規律地進行身體鍛煉是糖尿病使得我們可以單純將體力活動做為一個關鍵因素來研究。

表1 低運動量組與高運動量組風險比(HR)
Eliasson博士認為該研究揭示了臨床醫生囑咐病人參加身體鍛煉的重要性。他同時承認我們是在實際生活背景下開展這項研究,而且這些患者都是普通人。我們在診室里很難改變患者的生活習慣,為此要做很多工作。相比之下,開個藥方則簡單得多。
Zethelius博士也強調,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體力活動對于公共衛生也有重要意義,因為隨著人口老年化,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日益增加。他強調這些結果非??煽浚驗檫@是來自于全國登記的數據,覆蓋面廣,能反映真實情況。
優秀耐力型運動員最能抵抗糖尿病。
同期發表在《Diabetologia》上的一項小型研究對前優秀運動員進行了研究,證實體育運動可有效預防2型糖尿病。在該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曾經是運動員的個體退役后發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了28%(OR 0.72)。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Merja Laine博士及其團隊調查研究了運動員在退役前劇烈的體育運動是否會影響此后的血糖調節。所有前運動員均為男性,根據從事耐力型、混合型或力量型的運動大致分組。研究中前運動員組392人,對照組207人。
與對照組相比,前運動員組退役后的2型糖尿病發生率總體降低28%,其中耐力型運動員的糖尿病風險降低61%且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混合型運動員降低21%,力量型運動員降低23%,但這二者不具顯著統計學意義。
此外,無論是在前運動員組還是在對照組的個體,只要在此后生活中的大部分休閑時間參加身體鍛煉,他們的2型糖尿病發生風險都是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