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琳,彭瀛,沈明花
(延邊大學醫學院,吉林延吉133000)
薰衣草(Lavender angustifolia)為唇形花科薰衣草屬多年生常綠亞灌木,因氣味芳香,常用作芳香劑、驅蟲劑及配制香精的原料。研究表明它具有抗氧化[1]、抗真菌[2]、抗炎止痛[3]、保肝[4]、抗焦慮[5]等功效,并有鎮靜作用,對老年性癡呆有治療效果[6]。但是,對腫瘤方面的研究很少。我們曾研究薰衣草的體外抗腫瘤作用,發現薰衣草提取物對A549、SMMC7721細胞體外抗增殖作用[7]。在此基礎上本文進一步研究薰衣草對移植性實體瘤H22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討其抗腫瘤機制。
熏衣草購置韓國相洙香草企業。稱取100 g粉碎后的熏衣草中加入80%乙醇溶液500 ml,浸泡72 h后將上清液過濾,殘渣重復以上操作一次。合并兩次所得萃取,旋轉蒸發除去乙醇,將濃縮液冷凍干燥制得熏衣草乙醇提取物樣品。
昆明種雄性小鼠,體重為18 g~22 g。
蛋白質測定試劑盒購于南京建成科技有限公司,TNF-α、IL-6和VEGF試劑盒購于北京博雅祥達科貿有限責任公司。
小鼠肝癌H22瘤株,由本校預防醫學教研室提供。
將60只小鼠按體重隨機分為六組,設正常組、模型組、環磷酰胺組、薰衣草低、中、高劑量組(50、100、200 mg/kg)。無菌條件下抽取傳代7 d的H22荷瘤小鼠腹水,臺酚藍染色后光鏡下觀察活瘤細胞數,選取活細胞數大于95%的進行動物實驗。腹水用生理鹽水稀釋,調整細胞濃度為5×105個/mL。常規皮膚消毒后,除正常組外,每只小鼠的右前肢腋部皮下接種0.2 mL瘤液。接種次日起,用藥組每日灌胃1次,連續10 d,給藥劑量分別為50、100、200 mg/kg體質量;陽性對照組以20 mg/kg體質量隔日腹腔注射環磷酰胺;正常組和模型組每日灌胃等容積0.9%氯化鈉溶液。
末次給藥后次日稱取小鼠體重,摘眼球取血,脫椎處死小鼠。剝離腫瘤組織,精密稱定重量。按下列公式計算抑瘤率。抑瘤率(%)=(模型組平均瘤重-用藥組平均瘤重)/模型組平均瘤重×100%。
處死動物,剖取胸腺和脾臟,按下式計算臟器指數:臟器指數(mg/g)=臟器重量/體重
每只小鼠取血20 μL,加入180 μL的白細胞計數液,混勻,計白細胞數。
眼球取血后以2 5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出血清。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用SPSS統計軟件處理,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均數比較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如表1所示,環磷酰胺和薰衣草中劑量組明顯抑制腫瘤的生長;各劑量用藥組與環磷酰胺組相比,體重明顯增加。陽性對照組雖然腫瘤的抑制作用顯著,但同時伴有動物體重的下降。

表1 薰衣草對體重及瘤重的影響Table 1 Effect of Lavender angustifolia on the body weight and tomor weight
如表2所示,環磷酰胺組胸腺指數和白細胞數顯著降低(P<0.01),而薰衣草用藥組明顯提高胸腺指數和白細胞數。

表2 薰衣草對H22荷瘤小鼠免疫器官及白細胞的影響Table 2 Effect of Lavender angustifolia on the WBC,thymus and spleen indexes
模型組和環磷酰胺組白蛋白水平下降明顯,薰衣草高劑量組可提高白蛋白水平。中、低劑量用藥組上調TNF-α和IL-6水平,而對白蛋白含量的影響不明顯。高、中劑量用藥組顯著下調VEGF水平。在所用實驗濃度范圍內環磷酰胺對3種細胞因子的作用不明顯,結果見表3。

表3 薰衣草對荷瘤小鼠血清白蛋白和細胞因子的影響Table 3 Effect of Lavender angustifolia on serum albumin and cytokines in mice
實驗結果顯示環磷酰胺和薰衣草不同程度地抑制實體瘤的生長。本實驗所設的劑量范圍內薰衣草的最大抑瘤率為42.6%,不如環磷酰胺的抑瘤率高(85.7%),但無環磷酰胺組小鼠的體重減輕、白細胞數和胸腺指數下降等明顯的副反應。模型組小鼠白蛋白水平明顯下降,而薰衣草高劑量組白蛋白水平升高,與模型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這些結果可以說明,在本實驗條件下薰衣草無明顯副作用。
免疫功能的衰退或失調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大量研究表明,多種細胞因子影響免疫功能。本實驗中我們觀察了用藥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變化。實驗結果表明,薰衣草中、低劑量組提高血清TNF-α、IL-6水平。中草藥的抗腫瘤作用機理除了直接殺傷腫瘤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以外,還通過促進宿主的免疫反應而間接發揮作用。有些中藥成分的抗腫瘤作用與它的免疫調節功能有關。如,克癌新能升高細胞因子IL-2、IL-6 IL-12和TNF-α水平,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8]。也有研究報道,IL-6抑制人乳腺癌細胞(MCF-7)的增生,并具有誘導細胞凋亡的作用[9]。由此可推斷,薰衣草通過誘生TNF-α、IL-6等細胞因子,誘導腫瘤細胞的壞死或凋亡而達到抗腫瘤效果。
血管生成是腫瘤生長和轉移的必要條件之一。因此,抑制腫瘤區血管的生成能顯著地抑制腫瘤的生長。VEGF是促進內皮細激活、增殖,促進血管形成的最主要的調控因子。大量研究表明,VEGF在腫瘤組織中大量表達,而正常組織極少表達。本實驗中我們觀察了血清VEGF水平。結果顯示,薰衣草高、中劑量組小鼠血清VEGF水平顯著低于模型組,這就提示薰衣草通過抑制或減少腫瘤組織新生血管的生成而起到抗腫瘤作用。
在本實驗中環磷酰胺對上述3種細胞因子的影響不明顯,這可能與我們所用的環磷酰胺的劑量、用藥次數(本實驗中隔日注射)以及實驗周期有關。另外,本實驗中沒有觀察到薰衣草的量效關系,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薰衣草對移植瘤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是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或下調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水平有關。
[1] 沈玉秀,伍婷,沈明花.薰衣草提取物抗氧化作用[J].食品科技,2009,34(4):207-209
[2] D′Auria FD,Tecca M,Strippoli V,et al.Antifungal activity of Lavandula angustifolia essential oil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yeast and mycelial form[J].Med Mycol,2005,43(5):391-396
[3] Hajhashemi V,Ghannadi A,Sharif B.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properties of the leaf extracts and essential oil of 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3,89(1):67-71
[4]沈明花,沈玉秀.薰衣草提取物對小鼠化學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食品科技,2010,35(7):235-236
[5]Bradley B F,Starkey N J,Brown S L,et al.Anxiolytic effects of Lavandula angustifolia odour on the Mongolian gerbil elevated plus maze[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2007,111(3):517-525
[6]Lin P W,Chan W C,Ng B F,et al.Efficacy of aromatherapy(Lavandula angustifolia)as an intervention for agitated behaviours in Chinese older persons with dementia:a cross-over randomized tria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2007,22(5):405-410
[7] 沈壽東,崔長旭,沈明花.薰衣草提取物抗腫瘤作用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9,34(2):213-215
[8] 肖順漢,劉明華,鐘琳,等.克癌新對荷瘤小鼠 IL-2、IL-6、IL-12和TNF-α水平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8,24(2):82-84
[9] 張瑾峰,王喆,劉欣,等.莪術、三棱和白介素-6對人乳腺癌細胞凋亡的誘導作用[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06,27(4):49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