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新聞網
北京中小學試點成立家長學校理事會
文+中國新聞網

學生家長首次作為學校理事會成員參與公立學校決策,這種“破天荒”的做法今后將在本市部分中小學校露臉。作為區、縣和本市知名教育研究培訓機構聯合舉辦的“樣板校”,去年9月份新成立的北京教育學院附屬豐臺實驗學校正在探索教育改革和學校治理的新路子。
記者昨天從北京教育學院和豐臺教委獲悉,該校將從現在一校兩址的九年一貫制學校逐步擴大為擁有4到5個校區、12年一貫的“K-12集團化優質教育連續體”;同時試點“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作為決策層的理事會將吸納一定數量的學生家長參與。這種學校治理機制將開啟探索大規模集團化學校創新學校內部治理體系改革之路。
“合作舉辦北京教育學院附屬豐臺實驗學校,有利于優質教育資源的形成和輻射,并創新大規模中小學校的治理機制。”北京教育學院副院長楊志成介紹,該校將試行理事長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學校理事會將由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區教委有關負責人,學校主要領導和部分學生家長組成,負責學校重大發展方向的決策、協調資源投入以及辦學方向、理念、課程設置等重要事項。
據了解,北京教育學院附屬豐臺實驗學校是豐臺區教委引進高校教育資源進行聯合辦學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位于豐臺區西四環青塔地區,今年9月開學先行招收小學一年級學生,未來將逐步擴大為擁有4到5個校區的大規模學校,其中包括高中部和學前教育部等,從而打造與國際基礎教育通行體系接軌的“K—12集團化優質教育連續體”。
為保證學校辦學品質,北京教育學院為附屬豐臺實驗學校量身組建了“專家指導委員會”,構建了“三元整合課程體系”,形成專家委員會指導下的學校教師學術發展助力機制。其中,三元課程體系將注重學生“個人與健康”、“社會與人文”、“自然與科學”等素養的整合培養。該校還計劃借鑒國際學校的課程系統和特色課程,構建具有國際教育特色的育人環境和課程資源;利用北京教育學院現有的教師培訓資源,分期分批將學校全體教師選派到國際學校學習,感受國際基礎教育發展趨勢,為使北京教育學院附屬豐臺實驗學校成為一所實驗性、特色化、國際化的優質學校,奠定治理基礎。
北京教育學院作為首都基礎教育干部、教師在職培訓的專業機構,擁有大量的專家學者,智力密集,承擔過多項國家級和市級重要課題和重大項目,為北京乃至全國培養了大批優秀教育管理干部和優秀教師。楊志成副院長表示,北京教育學院有責任為區域教育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為北京市區際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貢獻力量。此舉也有利于學院整合現有教師、課程、管理等多方面的培訓資源,形成整體提升學校發展的專業學術群體。
豐臺區教委主任張立新介紹,近年來,豐臺區教委通過“內升外引”方式優化教育資源結構。與其他區縣單純引進名校不同,豐臺區采取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一是引進市內名校,先后引進北京小學、北京四中、人大附中等優質資源,共開辦了8所優質學校;二是引進高校或教育科研機構,建立附屬學校,充分利用高校或科研機構的智力資源優勢,爭取項目和資源的支持,開辟建設優質教育資源的新途徑。為此,豐臺區先后引進了北京教育學院和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今年還將引進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并都將實現集團化辦學。
專家分析,豐臺區引進優質教育資源過程中,根據區域特點,引進專門的教育研究和培訓機構合作辦學,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為孩子們提供高品質的教育服務,為干部教師提供高水平的培訓,有利于教育綜合改革的深入開展。豐臺引進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和北京教育學院合作辦學兩年來的實踐證明,學校的教育理念得到家長的普遍認可,開放、探究型的教師隊伍團隊已經基本形成,既關注孩子個性、又注重全面發展的課程體系已基本確立,學校的品牌效應初顯,已成為當地人民向往的優質學校。
編輯: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