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陶 炎
受產能過剩、成本上漲、需求低迷等影響,PTA價格上漲勢頭難持久,將逐步回落。

●下游服裝市場不景氣,將使PTA的上漲勢頭逐步回落。 攝影/劉玉福
主流PTA企業聯合保價,并且將定價策略從市場定價改成部分按成本定價。這猶如一支強心劑,給長期以來低迷的PTA市場注入了活力。PTA一改易跌難漲的局面,5月上旬連續上漲。截至6月25日,PTA價格上漲超過1200元,比例超過20%。然而,業內人士認為,PTA上漲勢頭難持久。長期來看,受產能過剩、成本上漲、需求低迷影響, PTA價格將逐步回落。
去年年中以來,PTA企業持續陷入虧損。今年5月上旬,虧損幅度達460元/噸,PTA與原料的價差僅有140元/噸。為了應對不斷擴大的虧損,PTA供應商5月中旬開始聯合減產,PTA負荷一度下滑20%左右,開工率從約80%跌至約60%,減產力度超過3月下旬。這使得PTA市場供應異常緊張,導致價格上漲。隨后,國內主流PTA企業結成聯盟,向下游聚酯企業強制推行新的結算價模式,即PX成本加上約800元/噸的加工費。限產保價引發了價格的大幅反彈,PTA企業的利潤幅度達到了一年高點。然而,生意社PTA產業鏈分析師認為,隨著生產利潤的恢復,部分工廠小裝置恢復開車,市場供應增加,PTA市場價格將出現震蕩。
6月21日,天津石化34萬噸PTA裝置重啟。有消息稱,6月底前中石化115萬噸產能已經重啟。同時,翔鷺2期300萬噸產能、漢邦60萬噸產能也結束檢修。利潤誘惑下,個別PTA企業的開車將引發其他停車企業的開車舉動,PTA開工率上升概率較大。業內人士指出,當PTA開工率達到75%以上時,市場供應緊缺的局面就會得到緩解。而6月下旬,PTA開工率已經接近70%。
停工裝置的開車只是一方面因素,產能過剩是PTA的最大傷痛。在近日召開的2014年IHS全球石化大會上,IHS化學公司專家指出,全球PTA已經陷入供應嚴重過剩的困境。而中國的情況尤為突出。受暴利因素影響,2008年左右國內PTA產能迅速擴張。僅2012年,國內新增PTA產能就達到1300萬噸,大大超過需求增幅。今年4-6月,國內又新增加了三套總計800萬噸/年的PTA新裝置,產能過剩格局進一步加重。隨著產能的快速增長,中國PTA進口依存度逐年迅速下降。2011年降低到了30%以內,2012年為20.8%,2013年下降到8.5%左右,預計2014年一步降低到4%的水平。
6月12日,江蘇發改委發布消息稱,虹港石化公司投資建設的150萬噸/年PTA項目已經全部安裝工程,國內新增產能還在繼續大幅增加。市場人士認為,PTA企業限產保價雖然暫時起到了快速拉升價格的目的,但從長遠來看不會改變PTA行業產能過剩的格局,而且這種供應嚴重過剩的挑戰將日益嚴峻,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除了市場供需影響外,原料PX的價格也是影響PTA成本的又一重要因素。
近年來,由于國內民眾的抵制,導致國內PX奇貨可居,價格水漲船高,尤其是2010年以來,PX短缺程度日益加重,2013年,我國PX的對外依存度高達50%。由于國內下游企業不得不從國外大量高價進口PX,使得PTA企業淪為下游為上游打工的尷尬局面。
PTA持續的行業性虧損,對PX價格上行也形成了明顯制約。
由于PTA企業的連續虧損,開工率不斷刷新低位,消費低迷,上游PX的市場景氣不斷下降,國內PX進口價格也高臺跳水,一路下跌,從最高時的1.3萬元/噸的高位一度下跌到3月底的8700元/噸,價格跌幅接近50%。PX企業風光不再,企業生產PX僅有微利甚至是虧損。因此,亞洲多套PX裝置停產檢修,或者降低裝置加工負荷。國內PX裝置整體開工率一度連續維持在60%左右的低位水平。
但是,國內PX產能相對短缺的局面并沒有從根本上改善。當PTA市場好轉、開工率上升時,由于缺乏定價話語權,國外PX企業仍將成本轉嫁到國內PTA企業,并且提高產量,獲取利潤。
盡管在產業鏈博弈中,PTA暫時勝出,但是由于下游需求并沒有根本改善,而且由于下游企業的抵制,下半年,PTA上行阻力將越來越大。
首先,6、7月為終端紡織服裝市場的傳統淡季,市場以剛需為主,多數呈小幅陰跌態勢,因此PTA成本進一步向下游轉嫁難度加大,預計PTA市場繼續上漲的空間受限。在成本推動之下,聚酯長絲和短纖工廠選擇漲價來轉嫁成本,但終端加彈和織造產品跟漲乏力,企業追漲采購的積極性不高。下游聚酯工廠的產銷率下滑,聚酯產品現金流沒有改善,開工積極性下降。目前,聚酯負荷由5月中旬的約82%下滑至6月下旬的76%,江浙織機負荷則由76%下滑至69%。據統計,7月中旬之前聚酯產能將減少108萬噸,聚酯負荷將進一步降至73.5%左右。
目前,終端紡織市場也處于淡季。面對聚酯企業的提價,紡織企業的開工率也下降明顯,從5月初的76%降至現階段的70%。此外,占PTA下游1/6的聚酯瓶片具有非常明顯的季節性特征,7、8月是傳統的淡季。生意社分析認為,目前國內紡織服裝市場仍面臨各種壓力,需求不振,所以整條產業鏈的傳導不暢。
其次,面對PTA生產企業的限產保價和結算方式改變,下游聚酯企業并不買賬,部分企業采取降低開工率來應對。還有些聚酯企業壓力重重,不得不減產應對,部分聚酯工廠甚至已經停工。
從中長期來看,不顧后果地提高開工率,將PX成本轉嫁給下游,涸澤而漁的方式難以長久。同時,PTA工廠限產報價的堡壘也正在逐步瓦解,PTA的開工率正在逐步上升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業內人士認為,聚酯企業的需求低迷、開工率下降,PTA行業的開工率增加,都將加劇PTA供應過剩的壓力,未來PTA價格將逐步下跌。除了將價格打壓至成本線外,還有來自PX產能擴張帶來的原料成本下移。可以預見的是,下半年PTA市場行情仍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