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臻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是學生德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載體,是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自立自強的生活能力、自尊自愛的生活信仰的陣地,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導航。然而當前的思想品德教育顯然未能完全達到這些目標,教學重心依然是對學生進行空洞思想理論的“填鴨式”教學,使得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既失去了趣味性,更缺乏時效性。本文即對初中思想品德課堂的有效性教學,談談自己的思考與體會。
一、改變教學觀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老師和學生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主體和客體,老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學生是教學活動實現的主體,所以老師要及時更新理念,重新認識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認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緊緊圍繞學生開展。老師與學生加強溝通交流,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學習的平等師生關系,使師生間的思想交流、意見表達更加通暢,老師要尊重學生意見,認真聽取學生心聲,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同時老師還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不僅在學習中為學生解惑答疑,在生活中也要伸以援手,及時對學生的心理問題、情感困擾等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幫助其早日克服心理問題,走向樂觀健康的生活。
二、采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豐富教學形式
單一傳統的教學設備不僅不能減輕老師的教學負擔,而且還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教學效果當然不佳。而新興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老師采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形式,還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老師的備課、板書等負擔,學生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影像資料集中更多、更長久的注意力,將原有枯燥的平面化教學變得豐富立體,極具視覺、聽覺沖擊效果的影像資料放映可以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內涵,不僅可以擴充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使思想品德教學知識更長久地留存于學生腦海。
三、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內容要與時俱進
思想品德課程教學所用教材知識永遠趕不上實際思想品德更迭的步伐,使得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一直相對滯后,這就使得課程教學與社會發展的實際嚴重脫離,學生掌握不準時代變化發展的趨勢。學生獲得和掌握信息的渠道是有限的,這就需要老師積極關注時事新聞和社會熱點事件,將這些社會正在發生或即將發生的東西結合課程基礎理論展開深層次教學。將時事引入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使學生站在全局的角度更深刻地了解認識社會,從而提高其明辨是非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使教學內容既具有時代性,又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性。
四、引導學生開展小組討論自主學習
小組討論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法,也是深受學生喜愛的一種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學習,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掌握學習主動權,自主進行任務安排和角色設置,從最初的資料收集、資料分析到最后的學習成果整理和報告,每個人的才能都得以充分發揮,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鍛煉,個人思想意志得到踐行,每個人的能力得到認可和肯定,可以有效地激發其學習的熱情,激勵其踴躍參與課堂,不斷創新、勇于探索。在此過程中,老師良好地扮演引導者的角色,把學習的平臺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發揮,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
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性教學目標的實現有賴于老師和學生雙方的共同努力,老師不斷革新教學理念和方法,采用新設備開展教學工作,做到理論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學生也要擺正自己在學習中的位置,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的前提下配合老師教學活動的開展,積極參與課堂、善于思考、敢于創新、勇于探索,并努力將課堂所學付諸于社會生活實踐之中。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