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蘭香
摘 要:小學生作文教學就是要通過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進而讓學生愛上作文,樂于表述。
關鍵詞:小學生;作文;教學方法
寫作的根源是發表的欲望,正如說話一樣,胸中有所積蓄,不吐不快。小學生作文教學中就是要通過多種方式,引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進而讓學生愛上作文,樂于表述。
一、創設情境,啟發引導
一些教師布置作文,只是簡單地要求學生按照題目寫,有些學生不是求家長就是找課外書生搬硬套。事實上教師需要根據作文題目創設情境,讓學生可感、可知、可說。小學生由于他們的年齡特點,在接觸新鮮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時,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說出來。教師要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因勢利導,創設情境,給學生一些空間,暢所欲言。如,春季運動會后教師及時組織學生聊天,只要內容與運動會有關便可。有的學生說出自己參加50米跑比賽時的心情,有的說自己看比賽的心情,有的學生說自己最喜歡的體育項目是什么,還有的學生說沒有取得名次的沮喪。他們無拘無束,想說就說。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出重點,給學生理清思路,為他們完成《春季運動會》這篇作文做好充分準備,使學生能順利完成這篇作文。
二、鋪路搭橋,“遷移”興趣
為了調動學生作文的興趣,教師要及時捕捉機會,學會運用“遷移”規律,努力把學生的興趣遷移到對生活的觀察和寫作上來。如,現在正是春暖花開的時節,教師靈活運用大自然的變化,對學生進行引導:“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天!”學生異口同聲,“你們怎么知道春天來了?”這下全班炸開了鍋,有的說燕子飛回來了。”有的說:“和爸爸媽媽放風箏就是春天來了。”有的說:“桃花開了。”有的說:“小草綠了、柳樹發芽了。”……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要求他們說得更充分些,風箏是什么樣子的,怎么才能飛上天,柳樹發芽前是什么顏色,發芽后又是什么顏色,還有柳絮是什么樣子的。在充分說的基礎上,教師再巧妙地引導學生把說的寫下來,一篇《春天來了》便完成了。
三、訓練思維,發揮想象
加強思維方式訓練,培養學生的作文創新能力是對小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綜合訓練過程。教給學生思維方法,訓練小學生思維,需要教師的引導。有效滲透思維訓練是一種很好的思維訓練方法,如教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有的學生搶先回答“是零”,也有的說是“一個圓”,教師不表態,鼓勵學生充分去想象。又有的學生說是“蛋”“面包圈”。于是教室里一下子活躍起來,學生興趣高漲:“是鐵環”“不,是項鏈”“是太陽”“是叔叔臉上的小麻坑”,學生一陣哄堂大笑。教師又在圈上加了一條曲線“○”答案更是五花八門,有的說“是蘋果”“是三毛”,還有的說“是從盒里逃出的蛇”,學生也在歡樂的氣氛中學會了發散思維的方式。對于小學生寫作文,教師還要學會“放”,放開讓學生想象,自由發揮,不拘一格,想說什么就說什么,通過教師的點撥和引導,學生聯想生活場景,觸景生情,觸類旁通,聯想思考,這樣長期注重思維訓練,學生認識水平明顯提高,并學會了運用多種思維方法作文,你會發現不少學生的作文別出心裁,充滿童趣,又散發出理性思維的光芒。
四、拓展視野,自主作文
生活是作文之源,作文素材必須向生活提取。因而,教師要學會延伸課堂,指導學生作文同學校、社會的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會生活、增強實踐能力中,提高分析、判斷事物的能力,拓展主見思路。學生所接觸的一切,看到的、聽到的、親身實踐及感受到的都是學生已知的信息,這些信息都可以成為文章的內容。同學之間的交談、考試前的焦急、校長的講話、老師的講課、父母的叮囑、上學路上的風景、電視新聞、廣播廣告、張貼的宣傳畫、餐桌上的閑聊、節日的歡樂、心中的委屈、和同學的爭吵、一次游戲、一次沖動、一次體驗、一陣風、一陣雨、一張相片、一個過客、一次電話,甚至夢境、想象中的情境等都是作文的內容。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想、多說、多做、多寫,勤寫日記,多寫感悟,這種良好習慣是學生實現自我發展的一個重要過程,學生自主地選題、選材,取各自想寫、好寫、樂寫的內容,各展所長,發揮各自優勢,這樣寫出來的作文不僅極具特色,而且也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五、放開表揚,激發潛能
美國的教育心理學家蓋杰和伯令納在《教學心理學》一書中就曾經指出:“對于教師來說表揚是最輕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動機的方法。”小學作文教學更是如此,由于它是一門非常帶有情感的學科,利用鼓勵能滿足學生情感上的需求,使學生作文更積極,更持久地葆有興趣,表揚鼓勵也會成為激發學生作文潛能的催化劑。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潛能,最好的辦法是多發現學生在寫作中的點滴進步、與眾不同的閃光點,時時表揚,事事表揚。只有這樣,寫作教學才能收到最佳效果。表揚鼓勵很簡單,有時只是投一瞥贊許的目光,送一句熱情中肯的話語,甚至只是撫一下頭,拍一下肩,鼓一次掌,喝一次彩……這些都會成為喚起學生自信力、引發學生興趣、激活學生創新思維的助推劑。
編輯 董慧紅
說 明《新課程·下旬》總第300期,第194頁《影響學生表達能力發展的因素及解決辦法》一文,作者單位應為趙建新:吉林省敦化市大蒲柴河鎮中學,趙建紅:吉林省敦化市翰章學校。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