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流程
——以廣州市黃埔區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流程為例
廣州市黃埔區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在9月29日至10月22日期間全面開展。要求在1個月時間內完成近3萬名學生的測試,且每個班僅抽出一節課的時間進行測試;既要保證效率、避免漏測、數據無誤,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安全,維持井井有條的秩序。為本次測試提供測試器材和服務方案的“恒康佳業”團隊在此過程中不斷汲取經驗,克服困難,攻克了以上難關,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制訂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流程時,根據學生的特點:中學生在智力、心智上都比小學生成熟,管理起來較為容易;同樣的人數測試時間初中生可比小學生測試時間減少一半。因此,測試中最大的難題在于維持小學生的測試秩序,特別是一二年級學生,班主任需全程協調管理,建立易于識別的流程規范。
按照各階段各年級的學生身心發育特點,團隊設計了3套流程方案。
方案一:一、二年級測試流程:采用較為寬裕的測試時間,強度不宜過高的方法。在測試前班主任必須告知學生注意事項和使用方法,牢記測試項目和順序,同時在現場發卡處掛上流程圖及指示牌,學生按秩序排隊領卡(見圖1)。每個班級測試完一個項目后方可進行下一輪測試,班主任必須全程帶領班級測試,避免學生走散漏測。每個項目點至少配1名操作員和協調員,監督學生的動作規范并且在該點放置簡潔明了的標準動作示意圖,便于小學生理解和模仿。
注意事項:跳繩測試時,操作員必須在開始前示范正確的握柄姿勢和搖繩方法,不允許把手柄上的開關按鍵關掉,跳完之后把跳繩整齊的放回到相對應的位置(見圖2),對隨意摔設備或測試器材的行為給予警告。
方案二:三至六年級測試流程:可適當的縮減測試時間,教師解釋清楚流程和項目后,由學習委員帶隊分20人一組去不同的項目進行測試,坐位體前屈項目可讓后一名學生監督正在測試學生的動作規范(見圖3),充分調動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合作參與度。統一安排跳繩為最后測試項目,測完后列隊回教室。

圖3 坐位體前屈測試
方案三:中學生測試流程:基本可參照三年級至六年級的做法,中長跑列為最后測試項目。由班長和體育委員組織帶隊,3個班級配備1名教師維護秩序即可。
注意事項:立定跳遠多標注一條起跳線(見圖4),讓許多有墊步習慣的學生站在該線外,強調3次踩線犯規后無成績,單腳起跳不計成績。同時跳遠項目也是最容易引起圍觀的項目,對于處于叛逆期的初中生,必須多設置幾條警戒線,增派協調員讓他們站好位置,不要離測試點過近,禁止對正在測試的學生起哄或者取笑,以免增加測試學生的心理負擔。

圖4 立定跳遠測試
選擇有緊急疏散通道的場地,每個項目間距至少可排25人,避免不同班級竄道。項目點設置指引牌和警戒線。跳繩區域使用1~12的數字地標,讓學生按序使用對應跳繩。1000米、800米等劇烈運動項目,在測試前后要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準備活動時間,注意學生的身體反應狀況。如遇霧霾、大風、大雨等不宜開展戶外運動的天氣,相關項目的測試可延期進行。
整體來看,教師對智能化儀器的認同度相當高,特別是跳繩測試,30平方米范圍內,12個跳繩的數據皆可在主機中實時顯示,許多小學生測完之后觀看跳繩手柄的液晶顯示屏就可得知結果,驚嘆其先進程度。從測試數據看,坐位體前屈小學生多數表現不好,只有課外練舞蹈及武術的學生能達到優秀;而在跳繩這個項目中,一年級過半學生不會跳,但二年級至六年級上升幅度明顯,可見學校對跳繩的訓練較為到位。中學坐位體前屈普遍能達標,女生仰臥起坐達標率也較高,立定跳遠則遠不如男生,更有甚者只是隨便跳下,1米2都不到,態度較為隨便,體育教師應多引導其正確對待體育運動。而男生引體向上超過10%拿零分,合格率也不超過50%,上肢力量比20年前差了好幾個量級,學生上身身體素質訓練需要進一步加強。
使用智能化體質測試客觀反映了學生體質健康的真實情況,筆者在參與了這么多場現場測試中,愈發覺得目前學生體質的嚴峻程度,希望國家在今年一系列的重磅改革后,國民身體素質能夠有所起色。

(本專欄稿件由恒康佳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