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1999~2011年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足跡動態分析

2014-05-11 03:02:35魏民秀趙先貴
中國環境科學 2014年10期

魏民秀,趙先貴

(陜西師范大學旅游與環境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2)

1999~2011年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足跡動態分析

魏民秀,趙先貴*

(陜西師范大學旅游與環境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2)

采用基于IPCC的《省級溫室氣體編制指南》和國際公認的《2006年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推薦的方法對鄂爾多斯市的溫室氣體足跡進行了動態分析.結果表明:1999~2011年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排放呈快速上升趨勢,12年間溫室排放量從 518.10×104t上升為 11730.10×104t,年均增幅 29.69%.增幅最高的部門是能源(年均增幅 35.08%)、水泥(21.94%)、農業(5.15%),林業固碳較低(28.84×104t),廢棄物碳排放波動變化.從溫室氣體來源構成看,能源占57.5%~93.7%,水泥占3.35%~7.01%,農業占14.6%~32.6%,林業固碳占0.25%~5.57%,廢棄物處理占0.44%~1.00%.可見能源消費的增加是導致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萬元GDP溫室氣體排放量呈現波動變化;人均、單位面積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溫室氣體排放指數增速很快,年均增幅分別達25.60%、30.12%和25.67%.12年間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排放等級持續上升,從較低(Ⅰc)升高到極高等級(Ⅲc),目前距應對氣候變暖目標(Ⅰb)已高出了 7個亞級.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排放亟待降低.

溫室氣體;溫室氣體排放等級;氣候變化;鄂爾多斯市

溫室氣體引起的全球變暖問題備受關注,目前溫室氣體核算成為研究的熱點之一[1-2]. Kennedy 等[3]建立了洛杉磯等北美和歐洲10個城市溫室氣體排放在能源使用和廢物處理方面一個全新的、可持續數據庫.Andrea等[4]從整體、系統的角度設計生物質燃料碳足跡管理方法來減緩全球變暖; Tjebbe等[5]提出采用高效節能技術是美國減少美國水泥生產對化石燃料和碳足跡需求的重要手段;馬彩虹等[6]研究表明:中印美德四國,中國化石能源消費結構最差,調整能源結構是節能減排的主要內容;趙先貴等[7]發現1999~2009年北京市碳足跡有持續增長趨勢.紀芙蓉等分別研究了中國能源[8-9]、農作物生產[10]、不同產業[11]的碳足跡;肖玲等分別研究了山東[12]、深圳[13]、江蘇[14]、廈門[15]的溫室氣體足跡.由于國際氣候談判是以國家(地區、經濟體)為基本單位,因此關于國家或區域溫室氣體排放的研究成為各國政府最為重視的領域之一.隨著《2006年 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16]和2011年中國《省級溫室氣體編制指南》[17]的出臺,國內外學者再次加強了以國家(地區、經濟體)為基本單位的溫室氣體排放研究.Wiedmann等[18]研究了英國的溫室氣體足跡;楊勇等[19]對2008年天津全市碳排放進行匡算.結果表明:能源活動為天津市主要溫室氣體排放源,并給出相應的碳減排對策;宋利娜等[20]對華北平原冬小麥土壤溫室氣體(CO2、CH4和N2O)進行了監測,發現高產高效管理模式處理綜合增溫潛勢相對較低,產量和產投比相對較高.雖然國內外溫室氣體核算研究已有不少案例,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也存在諸多不足,表現為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能源消費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以及溫室氣體計算方面,缺少區域溫室氣體排放等級的評估方法,所以研究結果很少能夠得到匯總和進行國內外比較.鄂爾多斯市作為內蒙古自治區最具活力的“金三角”之一,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民族特色.近年來鄂爾多斯市綜合經濟實力逐漸增強,建成百萬畝現代農業基地和百萬只肉羊養殖基地,集中打造了 8個自治區級重點工業園區,建成了世界及國內第一條煤直接液化生產線,成為全國首個億 t級現代化煤炭生產基地.但有關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排放及等級評估的研究未見報道.本文采用溫室氣體排放等級評價體系及省級、國家級溫室氣體編制指南推薦的方法[16-17],對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排放進行了動態分析和排放等級評價,并與西安和天水市結果進行比較,以此可為政府有關部門制定溫室氣體減排政策和發展低碳經濟提供科學依據.

1 研究區概況

鄂爾多斯市(37°35′~40°51′N, 106°42′~111°27′E)轄7旗1區,總面積86752km2,2011年全市常住人口162.54×104人.平均海拔為1050m,年均氣溫6.8℃,年均降水量245mm,現有草原面積 8 816×104hm2,占國土面積的 65%,耕地面積932×104hm2,森林覆蓋率 23.01%.鄂爾多斯市2011年實現生產總值3 218.54×108元:農牧業經濟方面,全年肉奶總產值 2221.65×108元;工業經濟方面,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 1723×108元,同比增長 16.3%;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為0.92t標準煤,超過“十一五”工業能耗31%的目標.

2 研究方法

2.1 溫室氣體核算方法

采用2011年中國省級、2006國家級溫室氣體編制指南[16-17]給出的方法進行核算,核算范圍符合SCOPE1和SCOPE2,即包括直接排放和電力的間接排放.在以下計算過程中未明確指出的排放因子主要來自省級清單指南,部分參數缺失參考IPCC.

2.1.1 能源部門 由于收集數據渠道有限,能源部門生物質燃燒、煤礦開采逃逸和油氣系統逃逸產生的溫室氣體無法計算,所以能源部門溫室氣體主要計算來自于化石能源燃燒產生的CO2,如式(1):

式中:Ee為能源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104;ACj為燃料j的消費量,104t和108m3;NCVj為燃料j的低位熱值,TJ/Gg;EFj為燃料 j單位熱值含碳量,tC/TJ;44/12是CO2與C分子量的比值,10-3為單位轉換系數.

電力調入調出間接CO2排放的核算方法如下:

式中:Ep為電力調入調出間接溫室氣體排放總量,104t,調入時為正值,調出時為負值;ACp為差額電量,108kW·h;Q為區域電網供電平均溫室氣體排放因子,kg/kW·h,由于鄂爾多斯市主要以電力調出為主,所以采用所在地區的缺省值為0.997;10為單位間的換算系數.

2.1.2 工業過程 工業生產過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只計算水泥生產過程中原料分解轉化而釋放的 CO2,因為工業生產過程中燃料燃燒所釋放的CO2已在化石燃料的計算中所包含.根據省級指南每生產 1t水泥由原料分解產生 0.538t CO2/t熟料.

2.1.3 農業 農業溫室氣體主要計算稻田、動物腸道發酵及糞便管理CH4排放和農用地N2O排放,稻田CH4排放的核算方法如式(3):

式中:Er為稻田CH4排放總量,104t;EFi為i類型稻田CH4排放因子,kg/hm2,ADi為i類型稻田的水稻播種面積,104hm2;10-3是單位換算系數.

農用地N2O排放的核算方法如式(4):

式中:Ef為農用地N2O排放總量,104t N;Nc、Nm、Ns分別為化肥氮、糞肥氮、秸稈還田氮,104t N;EF為對應的N2O排放因子,kg N2O-N/kg Nin, Nlp為禽糞便氮,104t N;Nin為總氮輸入量,104t N.

動物腸道發酵及糞便管理 CH4排放采用以下公式計算:

式中:Eac為腸道發酵或糞便管理溫室氣體排放量,t CH4/a;EFac,i為 i類牲畜的排放因子,kg CH4(頭.a);APi為i類牲畜的頭數,104只,研究對象包括牛、馬、驢、豬和羊.

2.1.4 林業及其他土地利用 林業和土地利用變化溫室氣體清單包括兩部分:森林和其他木質生物質碳儲量變化、森林轉化碳排放.由于森林轉化碳排放溫室氣體數據收集十分困難,所以本文只計算了后者.森林和其他木質生物質生物量碳貯量的變化,包括喬木林、散生木、四旁樹、疏林生長生物量碳吸收;竹林、經濟林、灌木林生物量碳貯量變化;以及活立木消耗碳排放.核算方法如式(6):

式中:C是植被的固碳量,104t CO2;V 為活立木的總蓄積量,104m3;為木材密度的加權平均值,t/m3;為生物量轉換系數的加權平均值,即生物量與樹干生物量的比值(無量綱);GR和CR 分別為活立木年均蓄積量生長率與消耗率(%);Ai和Bi分別是竹林(或經濟林、灌木林)面積年變化(hm2)和平均單位面積干物質生物量(t/hm2);0.5是生物量含碳率,其余同上.

2.1.5 廢物處理部門 廢物處理溫室氣體排放主要計算固體廢棄物和廢水處理CH4排放,廢水處理N2O排放.由于鄂爾多斯市沒有無害化焚燒處理廠,所有城市固體廢棄物均為填埋處理,本文僅計算填埋處理過程中溫室氣體的排放,如式(7):

式中:El表示填埋處理產生的甲烷排放量,104t CH4/a;Wt為固體廢棄物總量,104t/a;Wf為固體廢棄物填埋處理率;MCF為各管理類型垃圾填埋場的甲烷修正因子;DOC為可降解有機碳,kg C/kg廢棄物;DOCf為可分解的DOC比例;F為垃圾填埋氣體中甲烷比.

如:16/12為甲烷/碳分子量比率;R為甲烷回收量,104t CH4/a;OX為氧化因子.

廢水(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處理 CH4排放的核算方法如下:

式中:Ewt為廢水處理CH4排放總量,104t;T為生活污水中有機物總量,104t BOD;Bo甲烷最大產生能力;MCF為甲烷修正因子;i表示不同的工業行業;Ti為工業廢水中可降解有機物的總量,104t COD;Si為以污泥方式清除掉的有機物總量,104t; EFi為排放因子,kg CH4/kg COD;R和Ri分別是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處理的甲烷回收量,104t.

廢水處理N2O排放的核算方法如下:

式中:Et為廢水處理N2O的年排放量,104t;P為人口數,104人;Pr為每年人均蛋白質消耗量,kg/人; FNPR為蛋白質中的氮含量,kg N/kg蛋白質; FNON-CON為廢水中的非消耗蛋白質因子; FIND-COM為工業和商業的蛋白質排放因子,默認值=1.25;NS為隨污泥清除的氮,kg N/a;EFE為廢水的氧化亞氮排放因子,kg N2O/kg N;44/28為N2與N2O的轉化系數.

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以 CO2當量(CO2e)表示,即將不同種類溫室氣體按其對溫室效應的貢獻程度,乘以相應的溫室氣體全球變暖潛勢值(GWP)而獲得,文中涉及的CO2、CH4和N2O的GWP分別為1、25和298.

2.2 溫室氣體排放等級評估方法

區域溫室氣體排放評價的指標體系和分級標準采用趙先貴等[21]提出的方法,該方法提出人均溫室氣體排放指數(Wp)和單位面積溫室氣體排放指數(Wa)2個概念.其中人均溫室氣體排放指數定義為區域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e)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目標的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eg)的比值;單位面積的溫室氣體排放指數定義為單位面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Ed)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目標的單位面積溫室氣體排放量(Eg)的比值;這兩個指數分別從人均和單位面積視角反映了區域溫室氣體排放對全球氣候變化貢獻的大小.為了便于判斷某一區域溫室氣體排放對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的總體狀況,在上述兩個概念的基礎上,構建出區域溫室氣體

排放指數模型(W).根據專家問卷調查結果,本文初步設定Wp和Wa在溫室氣體評估中的權重分別為0.70及0.30,分別對2項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標準化處理后的2個指數之和便構成了溫室氣體指數(W<0時為碳匯,有利于遏阻氣候變暖)

式中: Wp為人均溫室氣體排放指數,Wp=e/eg;Wa為單位面積的溫室氣體排放指數,Wa=Ea/Eg; e和Ea分別為人均和單位面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eg、Eg分別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目標的人均、單位面積溫室氣體碳排量.Wp.max、Wa.max分別是全球人均溫室氣體排放指數、單位面積溫室氣體排放指數最大值,利用世界資源研究所(WRI)[22]公布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數據計算了世界溫室氣體排放量前30名的國家或地區的Wp和Wa,經分析對比,當Wp.max、Wa.max分別為15和35時W有很好的區分度.

利用式(10)對世界溫室氣體排放大國試評估,通過對試評估結果的聚類分析,結合考慮世界各國及中國部分省市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人口、國土面積、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制定了溫室氣體排放等級劃分標準(表1).

表1 溫室氣體排放等級表Table 1 The grade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2.3 數據來源

本研究所需基礎數據主要來源于 2000~2012年鄂爾多斯市及中國統計年鑒[23-24],從統計年鑒中無法獲得的數據通過鄂爾多斯市林業部門、環境保護局等實地調查,指示性數據通過查詢省、市公告、政府網站獲得.

3 結果與分析

3.1 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動態分析

圖1 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構成及動態變化Fig.1 Component and trend of greenhouse gas in Ordos City

1999~2011年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排放量呈明顯上升趨勢(圖1).溫室氣體總量從1999年的518.10×104t上升到2011年的11730.10×104t,年均增幅為 29.69%.其中,能源溫室氣體從297.70×104t增加到 10 989.54×104t,年均增幅為35.08%;水泥生產產生的溫室氣體從 36.34×104t增加到 392.94×104t,年均增幅為 21.94%;農業生產產生的溫室氣體由 188.92×104t上升到344.94×104t,年均增幅為 5.15%;廢棄物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變化較大,先下降又波動上升,從 1999年的 23.98×104t降低為 2001年的5.38×104t,之后開始上升為30.20×104t,到2011年排放量為 31.52×104t.由圖1可知,能源溫室氣體變化曲線始終與總溫室氣體曲線呈同步上升趨勢,占總排放量的 57.5%~93.7%,水泥占 7.01%~3.35%,農業占 14.6%~32.6%,林業碳減排占0.25%~5.57%,廢棄物處理占0.44%~1.00%.可見,能源溫室氣體是導致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增長變化的主要原因.從 3種溫室氣體構成比例來看(以CO2e計算),CO2、CH4和N2O分別占總溫室氣體的24%~88%、9%~65%和0.5%~8%.可見,CO2在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中占絕對優勢.

3.2 溫室氣體排放等級評估

從2000到2011年,鄂爾多斯市人均和單位面積溫室氣體都呈逐年遞增趨勢(表2).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從 3.81t上升為 58.67t,年均增幅為25.60%;單位面積溫室氣體排放量從 0.73t增加到17.20t,年均增幅為30.12%;同期鄂爾多斯人口呈下降趨勢,降幅為 7.1%,由此可以看出鄂爾多斯市人均溫室氣體呈更高增長趨勢.

表2 人均、單位面積、萬元GDP溫室氣體排放量和等級評估Table 2 GHG per capita, per unit area and per 10 000 Yuan GDP, and evaluation of GHG emission degree

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排放指數從2000年的0.09逐漸上升到 2011年的 1.43,年均增幅為25.76%(表 2).溫室氣體排放等級從Ⅰc(較低)上升為Ⅲc(極高).其中,從1999~2003年為較低等級,此后每年上升一個等級,2009年以后,連續三年出現極高等級.可見溫室氣體排放量越來越高,形勢十分嚴峻.

同期,鄂爾多斯市萬元GDP溫室氣體呈現先降后升、再降又升的波動變化趨勢(表2),由此可以看出,鄂爾多斯市正在積極實行碳減排措施,但由于資金技術等原因,減排技術還不夠不成熟,導致萬元GDP溫室氣體呈現波動升降變化.

4 討論

4.1 不同城市溫室氣體排放對比分析

將鄂爾多斯市3種溫室氣體(CO2、CH4、N2O)與同期西安市、天水市人均及單位面積溫室氣體作比較分析.由圖2可見,從總量看,1999~2011年人均溫室氣體最高的是鄂爾多斯,平均值為21.11t,是西安(5.33t)的 3.96倍,是天水(3.80t)的5.56倍.從增幅看,鄂爾多斯市呈迅速增長趨勢,1999年人均溫室氣體排放為4.0t,到2011年增加到 58.67t;西安市前兩年人均溫室氣體均小于1t,之后開始緩慢增長,總體速度遠遠小于鄂爾多斯市;天水市1999年基數值為2.5t,介于兩市之間,但增長幅度很小、變化不大.而單位面積溫室氣體西安最高、天水次之、鄂爾多斯最低(圖2),與人均溫室氣體呈相反趨勢,這主要是因為鄂爾多斯市人口遠遠小于西安市,土地面積卻大于西安市.據統計資料顯示,2011年鄂爾多斯市常住人口為162.54×104人,是西安市的0.18倍,而土地面積為8.7×104km2,是西安市的8.71倍[25].

圖2 1999~2011年人均單位面積溫室氣體動態變化Fig.2 Trend of GHG per capital and per unit area from 1999 to 2011

從總量看,1999~2002年溫室氣體排放指數西安市最高,鄂爾多斯市次之,天水市最低(圖 3);從2003年開始,鄂爾多斯市連續超過西安市和天水市,到 2011年溫室氣體排放指數是西安市的5.5倍、天水市的28.6倍.從增長幅度看,鄂爾多斯市呈快速上升趨勢,2009年(0.97)、2011年(1.43)分別為基準年1999年(0.10)的9.7、14.3倍;同期雖西安市也呈上升趨勢,但增幅較小,2009、2011年分別是基準年1999年的2.18、2.36倍;天水市呈先增加后減少趨勢,溫室氣體排放指數最大值為0.09,是最小值0.04的2.25倍.

圖3 1999~2011溫室氣體指數、萬元GDP溫室氣體動態變化Fig.3 The trend of GHG index and per ten thousand yuan from 1999 to 2011

從總量看,鄂爾多斯市萬元GDP溫室氣體遠遠高于西安市、天水市(圖 3).從變化幅度看,從1999~2011年鄂爾多斯市呈現波動變化、升降交替出現;而西安市與天水市總體呈下降趨勢,而且下降幅度比較大.

4.2 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排放影響因子及減排策略分析

目前國際公認的溫室氣體排放影響因素的研究方法有基于 Kaya的恒等式法,它綜合分析了人口、人均 GDP、能源強度、碳強度、能源結構5大因素;肖玲等[26]將山東省的碳排放驅動因子歸結為經濟增長、能源強度、能源消費結構、碳強度和產業結構;趙欣等[27]將江西省的碳排放因子分解為GDP、產業結構、能源消費強度等4個因素.綜合考慮國際、國內以及本文研究的結果,將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因子及減排策略歸結為以下4個方面:

(1) 經濟增長 鄂爾多斯市的人均 GDP增長與溫室氣體排放呈正相關.1999~2011年鄂爾多斯市GDP年均增長10.2%,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排放與經濟增長的線性關系十分顯著,即溫室氣體足跡隨著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鄂爾多斯市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重工業發展區,溫室氣體的持續高排放與經濟發展中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燒有很大關系.因此,為了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等級,可適當減緩 GDP增速,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速度,使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

(2) 煤炭石油行業低碳策略 總體而言,在資源開發利用中應重點突出三個環節、構建三大體系:一是以“綠色開采”為核心,構建安全、清潔、高效的資源開發體系;二是以發展循環經濟為核心,構建資源低碳化利用體系,三是以大文化管理為載體,構建企業低碳文化體系.具體而言,首先要推進潔凈煤技術產業化發展:大力發展洗煤、配煤和型煤技術,提高煤炭洗選加工程度.積極開展液化、氣化等用煤的資源評價,穩步實施煤炭液化、氣化工程.采用先進的燃煤和環保技術,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其次: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屬于能源消耗型行業,主要消耗對象為石油,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且鄂爾多斯市石油消費量很大,并且屬于不可持續發展的行業.所以從遠期來看,應逐步縮小此類資源消耗型產業的比重,并努力尋找新的替代性能源;從近期來看,應推行清潔生產工藝,開發節能與燃燒控制技術,實現廢棄物的減量化、無害化與循環利用;開發適用技術,不斷提高油品質量.

(3) 能源強度 1999年鄂爾多斯市萬元GDP能耗為 3.34tce/104元,遠高于西安的0.82tce/104元、天水的0.90tce/104元.之后能源強度總體呈波動下降趨勢,2005年以后下降幅度明顯,到2011年為1.74tce/104元,是1999年的0.52倍.鄂爾多斯市能源強度明顯下降,一方面得益于市區正在采用先進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另一方面是因為鄂爾多斯市正在充分利用豐富的旅游資源,發展生態綠色旅游業.因此,再塑民族文化,發展綠色旅游,要給予生態綠色旅游業以支柱產業的定位,讓獨具特色的“青山綠水蒙文化”作為帶領鄂爾多斯經濟騰飛的先導產業.

(4) 產業結構 鄂爾多斯市作為內蒙古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第二產業比重大,這對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排放的增長起到舉足輕重的推動作用.2006年鄂爾多斯市三大產業比重分別為5.7:54.3:40,第二產業能源消耗比重高達 75.4%,工業GDP占整個GDP的64.3%[28-29].說明了鄂爾多斯市以高投入、高耗能的工業作為支柱產業,如以煤炭的大量使用為基礎的化工、冶金、煉焦、電力行業比重很大,造成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升高.所以,正是快速發展的高耗能、高污染工業推動了鄂爾多斯市經濟增長.因此,鄂爾多斯市可持續發展和優化的產業結構應為:“一產”生態穩定發展、“二產”高效低碳發展、“三產”加大比重快速發展的良性循環模式.

5 結論

5.1 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排放呈快速上升趨勢,能源消費增加是導致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排放增長的主要原因,林業碳匯能力有待提高.1999~2011年溫室排放量從 518.10×104t上升為11730.10×104t,年均增高 29.69%,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排放已達到Ⅲc(極高等級).增幅最高的部門是能源(年均增高35.08%),林業固碳基本不變,且固碳較低.從溫室氣體構成看,能源仍占主導地位(占 57.5%~93.7%),林業碳減排占-0.25%~-5.57%.可見過分依賴能源,植被覆蓋率低以及碳固定能力較差是導致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排放很高的主要原因.

5.2 人均、單位面積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溫室氣體排放指數增長很快,年均增幅分別達25.60%、30.12%和25.67%.鄂爾多斯市溫室氣體排放等級持續增高,12年間從較低(Ⅰc)升高至極高等級(Ⅲc),目前距應對氣候變暖目標(Ⅰb)已高出了 7個亞級.鄂爾多斯市正在加大碳減力度,但由于減排技術不夠成熟,使得萬元GDP溫室氣體排放量先降后升,再降又升,呈現循環往復變化.

[1] 耿 涌,董慧娟,郗風明,等.應對氣候變化的碳足跡研究綜述[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0,20(10):6-12.

[2] 毛顯強,邢有凱,胡 濤,等.中國電力行業硫、氮、碳協同減排的環境經濟路徑分析 [J]. 中國環境科學, 2012,32(4):748-756.

[3] Kennedy C, Steinberger J, Gasson B, et al. Methodology for inventory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global cities [J]. Energy Policy, 38(2010)4828—4837.

[4] Andreaz Z, Fabrizio B. Biofuels carbon footprint: Whole-system optimization for GHG emissions reduction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1,102:7457-7465.

[5] Tjebbe G, Jayant S. Reducing carbon footprint in cenant material making: Characterizing costs of conserved energy and reduced carbon emission [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13,9:54-61.

[6] 馬彩虹,任志遠,趙先貴.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碳排放比較及對中國的啟示 [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2013,27(2):1-4.

[7] 趙先貴,馬彩虹,肖 玲,等.北京市碳足跡與碳承載力的動態研究 [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2013,27(10):8-12.

[8] 紀芙蓉,趙先貴,朱 艷.中國化石能源與電能利用碳排放足跡研究 [J].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 2012,40(1):77-81.

[9] 齊玉春,董云社.中國能源領域碳排放現狀及減排對策研究 [J].地理科學, 2004,24(5):528-534.

[10] 段華平,張 悅,趙建波,等.中國農田生態系統的碳足跡分析[J]. 水土保持學報, 2011,25(5):203-208.

[11] 趙榮欽,黃賢金,鐘太洋.中國不同產業空間的碳排放與碳足跡分析 [J]. 地理學報, 2010,65(9):1048-1057.

[12] 肖 玲,趙先貴,許華興.山東省碳足跡與碳承載力動態研究 [J].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13,29(2):152-157.

[13] 覃小玲,盧 清,鄭君瑜,等.深圳市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研究 [J].環境科學研究, 2012,25(12):1378-1386.

[14] 劉 慧,張永亮,畢 軍.中國區域低碳發展的情景分析—以江蘇省為例 [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1,21(4):10-21.

[15] 于 洋,崔勝輝.城市廢棄物處理溫室氣體排放研究:以廈門市為例 [J]. 環境科學, 2012,33(9):3289-3240.

[16] 2006年 IPCC 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 [Z]. [2013-10-20].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6953034.html

[17] 省級溫室氣體編制指南 [Z]. [2013-10-20]. http://wenku. baidu. com/view/c28d051b52d380eb62946df5.html

[18] Wiedmann T, Barrett J.A greenhouse gas footprint analysis of UK Central Government, 1990—2008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2011,14(8):1041-1051.

[19] 楊 勇,王文美,陳 穎,等.天津市溫室氣體排放匡算 [J].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2011,24(3):34-36.

[20] 宋麗娜,張玉銘,胡春勝,等.華北平原高產農區冬小麥農田土壤溫室氣體排放及綜合溫室效應 [J].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13,21(3):297-307.

[21] 趙先貴,馬彩虹,肖 玲,等.西安市溫室氣體排放的動態分析及等級評估 [J]. 生態學報, 2014,36(4):1-12.

[22] 世界各國碳排放量排名 [NB/OL]. http://www.China xhjr.org/ content. asp?id=590. 2012-10-16.

[23] 鄂爾多斯統計局.鄂爾多斯統計年鑒 2000-2012 [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2000-2012.

[24] 中國統計年鑒編輯委員會.中國能源統計年鑒 [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2000-2012.

[25] 西安、鄂爾多斯市政府工作報告.西安市、鄂爾多斯市概況 [R]. (2012-12-20)[2013-10-20].www.xa.gov.cn/ptl/index.html.and www.eodas.gov.cn/ptl/index.html.

[26] 肖 玲,趙先貴,許興華.山東省碳源與碳匯的動態變化及驅動因子分析 [J].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 2013,41(2):82-87.

[27] 趙 欣,龍如銀.江蘇省碳排放現狀及因素分解實證分析 [J].中國人口 ? 資源與環境, 2010,20(7):25-30.

[28] 鄂爾多斯市政府工作報告.(2007-12-20)[2013-10-20]. http://www.ordox.cn/zlcx/sqdgy/20061220.html.

[29] 鄂爾多斯市統計局.鄂爾多斯市統計年鑒(1999~2011) [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2012) [2013-9].http://www.stats. gov.cn.

Dynamic changes of greenhouse footprint in Ordos City from 1999 to 2011.


WEI Min-xiu, ZHAO Xian-gui*
(College of Tourism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4,34(10):2706~2713

Global warming caused by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 could cause severe natural environment problems. GHG account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research topics. Internationally,there were some researches on GHG accounting and some progresses have obtained, while the main problem was that the researches mainly focused on carbon emission from fossil fuel combustion, less involved the assessment methods of the regional carbon emission level. Ordos was the economic, cultural and large-scale industry hub in Inner Mongolia, however, the research about GHG footprint in Ordos was lack of in the literatures.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law and GHG emission level in Ordos city, using the method recommended by Chinese" Guidelines for Provinci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and "the 2006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a dynamic changes of GHG footprint in Ordos City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HG emission was rising rapidly from 1999 to 2011 in Ordos, increasing from 518.10×104t to 11730.10×104t, which represented an average annual increase of 29.69%. The largest increase was for energy GHG (an average annual increase of 35.08%), cement (21.94%) and agriculture (5.15%).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was 28.84×104t (remain unchanged), which was a lower carbon sequestration,while waste carbon emission changed fluctuant. For the sources of GHG, energy GHG accounted for 57.5% ~ 93.7%, cement GHG accounted for 3.35% ~7.01%, agriculture GHG for 14.6%~32.6%,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for -0.25%~-5.57%, and waste treatment GHG for 0.44%~1.00%. So the increase of energy consumption was the main cause of the increase in GHG emission in Ordos, and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capacity needed to be improved. The GHG emissions per ten thousand yuan showed fluctuation, and GHG emission of per unit area and emission index grew quickly, showing an average annual increase of 25.60%, 30.12% and 25.67% respectively. The GHG emission level has increased continually from a low level (Ⅰc) to a high level (Ⅲc) during 12years, which was an increase of seven sub-grades higher than the target (Ⅰb) set for the control of global warming. So the increasing trend in carbon emission couldn’t be ignored in Ordos, and GHG emission needed to be reduced.

t:greenhouse gas;greenhouse gas emission degree;climate change;ordos City

X51

:A

:1000-6923(2014)10-2706-08

魏民秀(1987-),女,山西呂梁人,陜西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生態評價與修復.

2014-01-10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4XKS019)

* 責任作者, 教授, zhaoxg@snnu.edu.cn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婷婷色在线视频| 性喷潮久久久久久久久|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成人午夜久久| 国产青青操|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午夜免费小视频|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欧美日韩福利| 91色在线观看| 高清乱码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亚洲天堂网2014|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国产精品|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无码国产伊人|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国语对白| 欧美高清日韩| 亚洲激情99|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国产视频 第一页|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在线看国产精品|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国产精鲁鲁网在线视频| 蜜臀AV在线播放|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91探花在线观看国产最新| 婷婷激情五月网|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极品av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费看|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亚洲精品视频网| 在线日韩一区二区|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欧美性久久久久| 色天堂无毒不卡|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国产在线| 久久人妻系列无码一区|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高清不卡|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操操操综合网|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a亚洲天堂| 一级片免费网站|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无码第一十页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浪潮Av| 日韩美毛片| 91网在线|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91色在线| 午夜毛片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