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
上周市場有兩大看點:一個就是定向降準,另一個是第一季度的宏觀數據出爐,兩者都值得重點分析。
李總理表示對縣域銀行和合作銀行適當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將擴大稅務刺激,幫助就業。筆者認為這標志著寬貨幣政策正式啟動,印證了之前的判斷。以促三農,先定向降存準,是個試探信號,另外加上降稅等穩增長措施并進,目標就是穩經濟、保就業。可以看出“促改革、調結構、改善民生”是三大政策著力點,對穩增長持續發揮作用。但從17日定向存準披露后市場表現較弱這點看,筆者認為當前市場并沒有意識到定向降準的巨大意義。
年初的時候,筆者曾經撰文指出,2014年股市面臨包括IPO開閘在內的很多風險,但是最大的利好莫過于流動性釋放。依據就是借鑒美國70—80年代的股市表現特征,筆者推斷:面臨持續的流動性緊張,市場對資金利率上行開始有免疫力,抗壓力更大,敏感性趨弱,但是對流動性的釋放敏感性更強,一旦有流動性釋放的信號,市場就會趨于活躍,因此筆者大膽預期后期大盤上漲的概率較大。建議大家起碼把握這2個月以內的投資機會。
數據方面,從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4%,高于市場預期的7.3%,但是低于既定的7.5%。李總理在博鰲論壇上提到:無論經濟增速比7.5%高一點,或低一點,只要能夠保證比較充分的就業,不出現較大波動,都屬于在合理區間。因此關于經濟失速就無需過于擔憂,托底思維是宏觀調控的重要事項。從經濟三大馬車看,數據顯示消費還行,但是出口和投資都下降,另外M2創2001年以來新低,實質性需求不足。因此整體看,經濟仍處于弱復蘇。國務院近期印發了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其中就提到把投資作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強調保持固定資產投資合理增長,重點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業、重大水利、中西部鐵路、節能環保、社會事業等領域。因此可以看到周期性行業還是有機會的。
近期創業板指數雖然仍處于下行通道,但是略有表現。一是IPO開閘時間推后,另外一個原因是第三產業增長情況較好。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長7.3%;第三產業增長7.8%。整體看,第三產業增速較好,轉型步入良性發展,未來有機會。但IPO終究是要出來的,目前近60倍的創業板仍面臨承壓,機會或在下半年。
具體操作建議方面:可關注如銀行、券商、保險、地產、民營銀行等對利率敏感的板塊,上證50成分股仍是重點關注對象。同時,繼續關注畫地圖行情:如陸地和海上絲綢之路。南京國資改革路線圖預期在四月中下旬公布,相關個股值得關注。另外,五一節假日來臨,旅游酒店板塊重點關注。最后就是第一季度業績預增,以及送轉填權行情的個股也值得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