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周

鼎漢技術(300011)日前公布了8億元的并購計劃,公司以定增的方式收購海興電纜100%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交易總價為8.72億元。公告顯示,鼎漢技術擬以每股14.95元的價格,向阮壽國、阮仁義合計發行不超過5083.61萬股,用于支付購買海興電纜100%股權的對價,總計約7.6億元。此外,向8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749.16萬股,募集配套資金1.12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然而記者發現,鼎漢技術高溢價收購的資產并非如公告中所描繪的經營穩定、前景大好。同時,有投資者致電本刊,質疑高溢價收購不合常理。
標的資產溢價超300%
海興電纜是一家專門從事機車電纜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其產品主要應用于機車車輛的電力傳輸、電氣裝置控制及信號傳送。
財報顯示,截至2013年末,海興電纜總資產為3.92億元,凈資產為2.9億元,因此此次重組的評估溢價率高達3.25倍。另外,海興電纜2012年-2013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15億元、1.86億元,凈利潤為0.85億元、0.62億元,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呈現雙降趨勢。
此外,記者注意到,海興電纜2013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2250.60萬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2101.74萬元,與2012年財務數據相比,經營狀況每況愈下(2012年經營性現金流還是正值)。
無論是2013年海興電纜的營收及凈利潤的下降,還是公司現金流的狀況的惡化,都佐證了海興電纜經營的波動性。但在這樣的情況下,鼎漢技術給出了海興電纜100%股權作價的增值率約為325.14%,高溢價率背后,不僅令人生疑,鼎漢技術是否考慮到了相關風險因素?畢竟,給出過高的溢價,海興電纜的股東獲益巨大,而上市公司則承擔風險。
對此,本刊記者致電鼎漢技術,董事會一位姓吳的工作人員表示:“此次鼎漢技術并購一方面希望借此打開高鐵和地鐵車輛裝備市場,為未來其它產品進入這一市場積累渠道協同優勢;同時基于對行業未來發展的看好,他認為300%的溢價率并不算高。
但記者翻閱資料發現,海興電纜的股權變動歷史提示,2010年6月18日,股東駱翠與阮壽國簽署股權轉讓協議,駱翠將其持有的海興電纜30%股權以3900萬元轉讓給阮壽國。
假設這次交易是基于雙方客觀、公正、公開、公平的交易,那么由此可計算得出,2010年海興電纜的整體估值約為1.3億元。
本次定增公司給予海興電纜100%股權的預評值約為 7.61 億元。與3年前相比,估值卻增長接近6倍。值得提示的是,海興電纜在這3年并非連年業績增長,2013年甚至經營利潤下滑。
對此,鼎漢技術工作人員截止記者發稿,沒有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其僅以“企業在不同時期,不同歷史階段的價值都不一樣”作答,但僅短短三年時間,在標的資產經營下滑的情況下,身價卻激增6倍,著實令人費解。
利益傾向資產注入方
鼎漢技術在定增公告中提到,若標的公司海興電纜2014年、2015年、2016年度實現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7900萬元、8400萬元、9180萬元,鼎漢技術將履行定增方案中的《盈利補償協議》進行獎勵。
記者注意到,財務數據表明2012年海興電纜就已經實現凈利潤為8509萬元,只不過到2013年凈利潤迅速下降為6236萬元。那么,如果按目前的方案標準,海興電纜實際上2012年的凈利潤就已經超過了2015年的凈利潤預期標準。
從表面來看,上述利潤“達標方案”是較2013年度不斷增長,但事實上卻并不較2012年出現增長。這一“達標方案”的設定明顯過低。對此,有投資者質疑,為何此次定增,利益界定明顯偏向資產注入方?
相對于較低的業績標準,資產注入方如果不“達標”,其給出的補償方案力度較弱。
鼎漢技術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其方案依照證監會的規定設置的,市場內所有上市公司的重大重組都按照此規定進行設置。但投資者若對比以往其它公司的補償方案就不難發現,即使給出一定補償,海興電纜股東因為將資產實現上市流通,獲利仍然巨大。并且,如果能夠超過這一較低的補償標準,資產注入方還可以得到額外的獎勵。有分析人士指,這樣的方案設定,顯然將利益偏向了資產注入方海興電纜的股東,從而影響了鼎漢技術原有小股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