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會計審計是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支撐的新型審計模式,是信息化環境下會計審計發展的必然趨勢。現階段,在會計審計工作中普遍存在只重事后審計、審計風險防范意識差、審計軟件實用性不強等問題,為了妥善解決上述問題,推動會計審計事業健康持續發展,必須不斷提高現代會計審計技術水平,實現會計審計工作與信息網絡技術的高度融合,從而提升會計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本文對信息化環境下會計審計面臨的挑戰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對現代會計審計技術的發展路徑進行探討。
關鍵詞:信息化;會計審計技術;審計風險
一、信息化環境下會計審計面臨的挑戰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會計工作已經實現由手工操作向計算機操作的轉變,這就要求會計審計工作必須不斷提高審計技術水平,以適應信息化環境下的會計審計需求。然而,現階段會計審計發展明顯滯后于會計信息化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會計審計只重視事后審計,而忽視事前事中審計。在會計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往往僅對已生成的會計信息數據進行審查,沒有實時收集審計證據,掌握審計線索,進而導致會計審計工作的實時性不強,難以滿足外界和企業內部對審計信息的需求;其二,網絡信息化環境下的風險防范意識淡薄。受黑客入侵、網絡木馬病毒傳播、局域網信息數據泄露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會計信息系統面臨著諸多安全隱患,加之系統操作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較差,極易造成系統數據資料丟失或損壞,對會計審計工作帶來不利影響;其三,審計軟件的實用性不強。審計軟件開發缺乏通用性,難以與會計信息系統以及企業局域網實現無縫對接,從而阻礙了審計信息與數據的及時互通,嚴重影響審計技術水平的提高。
二、現代會計審計技術的發展路徑
(一)運用事中審計技術
隨著審計對象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審計關口必須從傳統的事后審計向事中事前審計轉移,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構建事中審計模式。當前,事中審計技術主要包括并行審計技術和持續審計技術。
1.并行審計技術。該審計技術是指在應用系統對業務進行處理的同時采集審計證據,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在應用系統或系統軟件中嵌入專門的審計模塊,用來采集、處理、打印審計證據;二是將采集的審計證據存儲在專門的審計文件中,便于審計人員審查。并行審計技術需要將信息網絡技術作為硬件環境的支持,借助于網絡環境以實現對交易的連續監控。隨著智能識別技術、傳感技術、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審計模塊嵌入應用系統帶來了可能性。同時,數據庫管理技術的應用,還能夠為采集的審計證據提供數據存儲空間,并通過數據倉庫為決策提供所需信息,實現對業務情況的智能化判斷和分析,將判斷和分析結果及時反饋給審計人員。
2.持續審計技術。該審計技術是指審計人員在審計事項發生的同時或發生后較短的時間內,對與事項相關的主題提供書面評價的審計方法。具體而言,持續審計技術需要依靠網絡信息技術,由審計人員對審計事項的連續財務信息與既定的審計標準進行對比,判斷二者的相符程度并出具審計報告的過程。持續審計技術融合了計算機審計、非現場審計、實時審計、聯網審計等方式,能夠實現被審計數據的及時傳輸,具備審計范圍廣、報告時隔短、風險控制強、實時追蹤事件等優點,有利于解決會計審計滯后的問題,強化審計風險控制。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外界與內部對審計實時性的需求日益增長,持續審計技術必將成為現代會計審計技術應用的重要趨勢之一。
(二)建立完善的聯網審計體系
為豐富現代會計審計的功能,應加快大型數據庫建設,構建完善的聯網審計體系。首先,將宏觀經濟數據、審計法規、審計檔案、審計專家經驗、審計統計資料、被審計單位資料等納入到數據庫中,保證數據庫內容及時更新,為審計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信息支持。其次,利用網絡環境采取多種形式組織資源,拓展審計人員的工作范圍,滿足審計工作對審計信息的需求,強化對被審計單位的監督。再次,實現審計網絡與被審計單位應用系統的對接,利用遠程聯網審計與現場審計相結合的方式,提升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
(三)強化計算機審計風險防范
由于會計信息系統中存在諸多不安全因素,所以現代會計審計必須強化對信息化環境下各種風險的防范與控制。首先,審計人員應審查硬件系統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從操作程序、使用記錄、防護系統等方面入手檢查系統是否存在運行風險,并審查會計信息系統操作人員的操作行為是否符合相關操作規范。其次,審計人員應檢測數據通道的安全性,確保數據傳輸安全和準確,同時還應當測試口令控制系統和密鑰管理系統的安全性。再次,審計人員要審查數據資源的控制情況,如審查數據系統是否有齊備的數據備份,是否存在個人擅自存取數據的情況等。最后,審計人員要重點審查軟件系統的安全性,如檢查系統中是否安裝了防毒殺毒軟件,是否存在病毒侵入情況等。現代會計審計技術的應用必須強化審計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以創建安全的審計網絡環境。
(四)加快審計軟件的開發與應用
審計軟件的開發與應用對提高現代會計審計技術水平有著重要意義。然而,由于當前會計信息系統的數據庫、使用方式均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致使審計軟件的開發難度較大。為此,相關部門和軟件開發商應當加大通用審計軟件的研發力度,統一財務軟件與審計軟件的接口標準,提高通用審計軟件的可操作性。同時,審計軟件開發要應當結合行業特色和企業特點,確保審計軟件的實用性。
結論:總而言之,現代會計審計技術必須依托于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不斷提高會計審計工作效率,強化會計審計職能的實現。與此同時,現代會計審計工作還應當建立完善的聯網審計體系,提高審計風險防范能力,重視事中審計技術和審計軟件的應用,從而推動現代會計審計事業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金希萍.丁潔文.淺論會計信息化對傳統審計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證券期貨.2012(4).
[2]陳國珍.趙婧.信息化環境下內部審計技術方法研究[J].會計之友.2013(8).
[3]張旭輝.信息化環境下的內部審計技術發展與內部審計管理[J].財會研究.2007(12).
作者簡介:李茂榮(1967.10-),男 ,湖北洪湖市人,講師,學士,現就職于咸寧職院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會計、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