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盈
南寧市華強路小學(以下簡稱華強路小學)是興寧區一所有著88年辦學歷史的老牌學校。近年來,該校在“文化立校”的辦學實踐中,將自己的校名巧妙嵌入“華蘊情智,至善至強”這八字校訓,并將校訓自覺融入對教學質量的改造、對教師的管理和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以情智管理、情智課堂、情智校園、情智實踐為抓手,努力做實學校文化,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該校校長李政認為,一個人的情商是大于智商的。她說,智商只能代表智力水平,而情商所能代表的內容就很寬泛,它是對一個人綜合能力的考察,包括為人處世的能力、心理素質的良好與否等。她希望通過對學生實施在校六年的綜合化培養,為學生的一生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在未來能夠成長為一個“有能力的好人”,以求“至善至強”。
情智校園:“春雨”潤物無聲
華強路小學座落在南寧市有名的日用百貨批零貿易商圈,校外不寬的街道兩側,店鋪琳瑯滿目,街上行人肩抗手提,電動車、小汽車、公交車、小貨車川流不息,一片市井的嘈雜。但是,當記者跨入華強路小學的校門,頓感一片寧靜。
華強路小學的校園不大,除了在有限的空間種植了一些花草樹木,讓校園保持著繽紛色彩、盎然生機之外,記者所能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種情智的趣味。宣傳欄里,張貼著學生們積極參加課內外情智教學活動的照片;專門劃定的學生作品展覽區內,既有學生們充滿了豐富想象力的科技小發明,也有學生們充滿了爛漫童趣的美術作品,還有一些初具韻味的書法作品……
大課間,小學生們像快樂的鳥兒一個個飛出教室,寧靜的校園頓時熱鬧起來。記者在操場上跟一群玩耍的小學生“搭訕”,他們仰著天真的臉龐告訴記者:“我們的校園很漂亮,而且還有華華和強強提醒我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在這樣的校園里學習非常舒服。”
“華華”和“強強”,是華強路小學卡通版的學生形象大使:“華華”代表善良純真的女孩,“強強”代表自強自立的男孩,它們生動活潑的形象出現在校園的許多地方,時刻提醒著學生“請有秩序地進入校園”“綠色的生命需要同學們的共同呵護”“走廊里不要嬉戲打鬧”等等。每天早上,當學生們從鬧市之中排著隊伍秩序井然地進入安靜的校園,嘈雜的外界環境便在那一刻被屏蔽了。
據記者觀察,華強路小學的校園環境建設講求從大處入手、在細節處布局:蔥翠靜謐的綠色校園,是保障學生安心學習的大環境;那具有卡通情趣的提示語、學生們自主創作的藝術作品以及學校的辦學理念宣傳角,則是充滿了人文情懷的小細節。據李政校長介紹,該校希望通過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巧妙融合,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在一種充滿情智趣味的環境中熱愛學習,健康成長。
情智管理:樹立“人本”理念
“以人為本、情智交融”是華強路小學開展情智管理的核心理念。李政校長認為,管理者要用自己的情感與智慧作用于被管理者,積極營造富有濃郁人情味的,和諧、高效的集體氛圍,以此激發被管理者的情智潛能,讓每一個人都得到最好的發展。
該校體育組有位男教師,原是出了名的“遲到大王”。鑒于其年屆不惑,對工作還算認真負責,校領導沒有對他生硬地執行考勤制度,而是從人文關懷入手:先是多次找他談心,讓他充分認識到經常遲到的不良影響,然后李政校長主動把他跟自己分到了同一個值日組。有一天早上,李政校長到校后沒看見“遲到大王”,便當著眾老師的面撥通了他的電話,半開玩笑地說:“老師你真夠大牌啊,專屬的校長Morning Call其他人可真的沒機會享用,你打算定制這樣的提醒服務嗎?服務費從你的工資里出怎么樣?”校長的“叫早”,讓“遲到大王”慚愧不已,并最終下定了“以后絕不遲到”的決心。事情的發展果然如其所愿,直到現在,他每周的值日從未遲到。學校的情智化管理使他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其他教師看到“遲到大王”都能進步,個個感觸良多。
為了進一步激發教師的工作潛能,華強路小學從本校的實際出發,通過“合作備課”“師徒結對”“傳經送寶”等情智管理手段,引領教師相互合作與交流,以此促進教師情智的開發和教學效率的提升。青年教師楊勇結感慨地說:“‘合作備課‘師徒結對和‘傳經送寶這樣的情智教學活動,讓我感覺每一天的工作都很快樂,有專門的‘師傅給我傳授教學經驗,還有一群可愛的同事和我一起相互研討,我們這些新教師都感覺進步很快。”
教師的進步,自然地帶動著學校的發展。近年來,“全國紅領巾示范學校”“全國雛鷹大隊”“全國綜合實踐活動先進單位”“自治區文明單位”“廣西校本教研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的獲得,充分說明了華強路小學在辦學過程中所取得的成績。
情智課堂:提升藝術素養
2008年10月24日,在第十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開幕式晚會上,國內著名的青春樂團——花兒樂隊獻唱了一曲《蟲蟲飛》,伴舞的是一群10來歲的孩子。他們身著鮮艷的民族服裝,手持艷麗的花環,臉上稚氣未脫,表情卻相當投入,動作相當嫻熟。孩子們那活潑的舞姿和天真、甜美的笑容引得臺下觀眾連聲叫好。這些孩子,便是來自華強路小學“華華”藝術團的小學生。
華強路小學將“琴棋書算”引入課堂教學,在數學課堂中引入口算,在室內體育課堂中引入象棋,在音樂課堂中引入器樂,還編寫了包括《口算》《書法》在內的諸多校本教材。專業教師將富有情趣的藝術教學內容巧妙地穿插在傳統的課堂教學當中,學生們跟隨教材內容饒有興趣地學習,不僅啟迪了心智,而且陶冶了情操。
“琴棋書算”進課堂的情智教學活動專注于用多彩的藝術形式來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并在這個過程中,巧妙地融入情感智慧,使學生的藝術品味和技能得到升華。在開展“器樂進課堂”活動過程中,該校成立了“華華”藝術團、“強強”樂隊。與其他情智課堂相應和的,還有“象棋、圍棋”興趣小組等。
為了提高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和智慧修養,該校開展了許多常規的才藝展示活動,如書法競賽、體育節、藝術節等。“華華”藝術團的小團員們,不僅個個能歌善舞,而且有機會學到很多器樂演奏的方法,如鋼琴、古箏、小號、提琴等。該校包括“華華”藝術團和“強強”樂隊在內的很多藝術社團,不僅能在校園內演出,而且時常走出校園,面向社會公眾演出,“華華”藝術團在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上與花兒樂隊同臺表演的節目便是一個經典的范例。
情智實踐:啟迪自醒能力
華強路小學還充分利用自己特殊的地理位置優勢,以“商貿文化”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的情智實踐活動,如“走進南寧市交易場商圈”“走進東盟”“校園跳蚤市場”等,借情智實踐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社會生活,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正如該校黨支部書記陶君儀所說:“以情智為主題的社會綜合實踐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直觀教育,因為孩子們不僅能親眼看到,也能親身感受到,這是一個深刻的自我醒悟過程,比起單純的語言說教,更有吸引力、感召力和穿透力。”
在走進南寧市交易場商圈的實踐活動中,學生們有的通過訪談等手段記錄市場信息,有的來到交通擁堵處協助交警指揮交通,有的在自家商鋪中當上一天的小老板……在實踐活動中負責調查交通狀況的黃睿同學,曾經非常仔細地觀察了自己每天都要經過的路口,記錄下了當天的交通狀況。他發現,很多司機開車的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會發生安全事故。他覺得自己以前沒有聽從父母、老師的教導,沒看清路況就著急過馬路的行為是非常危險的。他說:“這次實踐活動讓我非常深刻地認識到了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以后單獨外出的時候一定會小心,特別是在車流量大的地方,必須看清楚路況,按照紅綠燈的指示行走。我也會告訴我的小伙伴們,過馬路的時候要當心。”
華強路小學邊引導學生實踐,邊總結、開發《走進身邊的商圈》《綜合實踐活動研究》等校本教材。這些校本教材集中展現了師生們共同參與情智實踐活動的點點滴滴,包括實踐活動目標的制定、具體的實踐步驟、老師們對學生實踐活動的評價、學生們參與實踐活動的感悟等。校本教材中有大量的活動照片,真實地再現了學生們在情智實踐中點點滴滴的成長過程。
李政校長告訴記者:“一個人的健康成長更多時候依賴的是情商而非智商。環境上布局,管理中滲透,課堂上提高,實踐中落實,是我們開展情智教育的主要方針。經過幾年的努力,教師們的精神面貌變化明顯,備課、講課都是在一種愉悅的心情中完成,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學生也慢慢學會了初步的獨立思考,能夠比以往更加主動、快樂地學習。”
“含愛生情懷,有育人智慧。”這是著名教育家柳斌給當代教師的一句寄語。華強路小學的情智教育實踐,應該是一個不錯的回應。
(責編 白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