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來賓:“三萬三進”推進扶貧開發攻堅
為進一步推動全市各級黨政機關和黨員干部深入基層、走進群眾、為民服務、轉變作風,全面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2014大年初八開始,廣西來賓市在全市開展了貫穿全年的以“轉變作風抓落實、服務群眾惠民生”為主題的“三萬三進”為民服務大行動。
“三萬三進”即萬名干部進村、萬名農民進城、萬名黨員進社區。通過組織萬名干部進村住農家、訪農友、問農事,在深入基層中轉作風、察民情、惠民生,直接服務群眾,推動扶貧攻堅;邀請萬戶農民進城學新知、提素質、促就業,在互動交流中密切干群關系,增強發展信心,促進社會和諧;組織萬名黨員進社區搭橋梁、結紐帶、送溫暖,在志愿服務中發揮自身優勢,解決居民難題,形成共建合力。
在開展“三萬三進”為民服務大行動中,來賓市重點抓“五個一”強力推進貧困村的扶貧開發工作,即:幫扶貧困村落實1個以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每個干部聯系幫扶1戶以上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幫扶貧困村培育形成1個以上增收產業;組織1次以上貧困農戶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每個單位資助1戶以上貧困家庭子女完成學業。同時要求貧困村的駐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和新農村建設指導員,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政策、思想、資金、物資、技術、信息等方面對貧困村進行全面幫扶,幫助貧困村盡快改變貧窮落后面貌。
(來賓市扶貧開發辦公室 武樹長)
甘肅專項基金救助農村“兩癌”貧困婦女
今年初,甘肅省婦聯爭取到全國婦聯和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貧困母親兩癌救助專項基金”201萬元,計劃向全省14個市州的201名農村“兩癌”貧困婦女提供每人1萬元的救助資金。
“兩癌”指的是乳腺癌和宮頸癌這兩大危害婦女健康的殺手,“兩癌”發病率高,且有不斷增高和年輕化趨勢,很多患病婦女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2011年以來,甘肅省政府及相關部門先后6次下發關于“兩癌”普查救助政策性文件,使“兩癌”普查率高達96.57%,全省14個市州基本實現了政府買單進行免費“兩癌”普查。截至2013年年底,累計救助“兩癌”貧困婦女8980人次,落實救助資金6448.6萬元。
甘肅省婦聯工作人員介紹,在“兩癌”貧困婦女救助工作中,甘肅省婦聯不斷創新救助模式,與甘肅省委組織部聯合舉辦了3期農村“兩癌”貧困婦女創業技能和康復能力培訓班,對全省133名農村“兩癌”貧困婦女進行了縫紉和絲網花技能培訓。這種救助模式有助于提升“兩癌”婦女的身心健康水平,緩解她們及其家庭的負擔。
云南將建立民族貧困地區人才招錄特別機制
為破解越到基層越缺人才問題、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推動“人才強省”戰略,云南計劃通過提高待遇、進修培養、降低門檻等措施強化基層導向,在建立高級專家延時退休制度、民族貧困地區人才招錄特別機制、科技成果轉化、實行聘任制公務員等方面進行十大體制機制創新,并印發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創新體制機制加強人才工作的意見》。
《意見》明確將建立民族貧困地區人才招錄特別機制。邊境民族貧困地區縣及縣以下機關在招錄公務員時,可放寬學歷要求,放寬基層工作經歷限制,鼓勵工人農民報考;可設置民族人才錄用門檻、定向招錄少數民族或懂少數民族語言人員;少數民族地區、艱苦貧困地區基層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具備中專及其以上文化程度可應聘管理和專業技術崗位。急需、緊缺崗位,可適當放寬開考比例和招聘條件。
吉林2014年將實現30萬貧困人口脫貧
2014年,吉林省扶貧開發工作總的目標任務是,將對200個貧困村實施整村推進,實現10萬農村貧困戶30萬貧困人口脫貧。
近年來,吉林省委、省政府始終把扶貧開發作為重大民生工程來抓。去年全省實現31.4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1個百分點。
為進一步增強扶貧開發的動力,今年吉林省將從建立扶貧開發全程精準工作機制、改進重點縣考核機制、改革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機制、健全干部駐村幫扶機制、創新社會參與機制和完善金融服務機制等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創新。
據了解,針對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瓶頸問題,今年吉林省將從8個方面開展重點工作。突出抓好東西兩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扶貧開發工作,在做好片區規劃實施的同時,加大對片區資源的投入力度,建立片區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加快貧困地區對外通道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在貧困地區產業發展上提供優先保障,幫助貧困地區的產業走上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之路。抓好貧困地區的基礎教育,尤其是抓好貧困家庭“兩后生”職業技能教育,帶動家庭脫貧致富。進一步健全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養制度、臨時救助制度,推進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統籌發展,促進扶貧開發政策與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銜接。
海南農民小額貸款將貼息1.46億元惠及7萬戶農民
2014年,農民小額貸款貼息工作被列入海南省委省政府十大民生實事之一。中央扶貧基金、省、市縣各級將安排共1.46億元貼息資金,其中省本級預算安排貼息資金5500萬元,中央扶貧資金2000萬元,各市縣擬安排約7100萬元,預計能撬動小額貸款42億元,惠及全省7萬戶農民。
2013年,海南省全年共安排農民小額貸款貼息及獎補貸金1.11億元,其中中央扶貧資金2000萬元,省本級安排資金3500萬元,各市縣安排資金5600萬元。全省當年撬動農民小額貸款41.2億元,完成年度計劃35億元的117.8%,惠及全省18市縣6.98萬戶農民,有效緩解了農民貸款難題,對農民脫貧、增收和致富起到催化劑作用。
2014年,海南省將進一步提升普惠覆蓋率,不斷完善貼息政策,積極創新工作機制和方法,做好跟蹤問效和考評工作,充分發揮貼息資金的使用效益。